劉玲
摘要:隨著舞蹈表演藝術領域的不斷發展,有諸多音樂形式介入其中,不同的音樂形式表達對舞蹈表演藝術有不同的作用。本文從舞蹈表演藝術與音樂具有的共性出發,闡述音樂與舞蹈表演藝術的作用及影響。
關鍵詞:音樂 舞蹈表演藝術 作用
在當代舞蹈表演藝術領域不斷發展與創新下,越來越多新鮮音樂血液融入到其中,形成獨具風格、特色鮮明的藝術形態。舞蹈表演藝術也在新音樂的發展背景下,通過改造音樂結構、音樂形象、音樂肢體等升級形成獨樹一幟的藝術表演形式。舞蹈表演藝術與音樂之間存在兩種關系,一是相輔相成互補關系,二是兩者之間舞臺配合擁有和諧之美。
一、舞蹈表演藝術的起源與發展
舞蹈表演藝術是一門綜合藝術形式,這門古老的藝術在誕生初期之初就與勞動、與音樂的關系是密不可分的。舞蹈是我國古代“樂”的重要組成部分。“歌抒其情感 舞塑其形象”,歌曲的傳達是一種抽象的藝術形式,而舞蹈是一種具體的、可觸的藝術表達。無論是戰爭、狩獵、勞動或是祭祀等群體活動都是通過舞蹈來進行,它更是上古時代人類交流思想與傳達感情的媒介。
在眾多藝術表達形式中,舞蹈表演是藝術創作與再創造的活動,是情景再現塑造人格形象的活動,亦或是編創者思想情感的活動。舞蹈區別于藝術體操和雜技,雖有高難度的技能技巧表演,但它主要表現在運用技能技巧來描繪意境、抒發情感、塑造形象上。將舞蹈動作作為主要手段,利用動作的組合表現文字及語言難以表現的人物內心情感變化也是舞蹈表演藝術區別于其他類型的人體動作藝術最主要的方面。
二、舞蹈表演藝術與音樂的關系
舞蹈表演藝術是一門綜合的藝術形式,原始的舞蹈表演基于狩獵成功的慶賀,亦或是與配偶之間的求愛等。現代舞蹈表演與古代舞蹈表演藝術有著繼承發揚的關系,一是舞蹈動作內容表達更加豐富,體現感性元素;二是改變傳統以人身體為載體,大膽創新,加入道具、語言等,以音樂、燈光、舞美、道具等為背景;三是演出作品與演員的完美統一,大力挖掘舞蹈演員的潛能,根據每人不同的身體機能條件來定演出角色。
隨著舞蹈表演藝術形式的深化及此類藝術形式的縱深演進,對以各類形式為背景的音樂素材有了新的要求。音樂作為藝術的最大門類有自己的發展規律與演進過程。從兩者本質而言,音樂與舞蹈的核心理念都是“創作與再創作”。音樂是將文字不能表達出的情感通過旋律符號演奏的另一種藝術加工形式;舞蹈是以人類軀體為工具表達各類不同情緒、不同內容等綜合藝術形式,兩者在藝術創作本質上是一致的,都體現以人類精神為主體創作的成果和智慧的結晶。
三、音樂對舞蹈表演藝術作用體現
音樂為舞蹈表演藝術提供藝術表達手段。傳統意義上的音樂主要通過語言表達技巧來進行信息的交流與互換、情感傳遞與表達、輿論干預與引導等,這種時空的線性傳播有效保證信息時效性與有效性。信息時代打破了傳統的傳播格局,超時空的傳播方式為音樂提供更加有聲、有形、有色和有序的傳遞舞臺。古話云“言有盡而意無窮”,具象的文字形式只有傳統線性觀念的表達與傳播,而抽象的表達才能刻畫出思維的真實,同時不同人物氣質迸發不同想象。
音樂同時為舞蹈表演藝術提供鮮活創作源泉。音樂與舞蹈就像“魚水”關系,兩者相互依托,相互作用與發展。舞蹈與音樂都屬于藝術創作和加工范疇,兩者的歸宿與目的是源于生活、還原生活本質、高于生活并服務生活,這就決定了它們在藝術上達到的高度是一致的。舞蹈表演藝術應是視覺藝術、聽覺藝術及審美藝術的結合體,如果失去音樂的輔助,那么舞蹈表演也會黯然失色。
音樂為舞蹈表演藝術提供實踐的主動性與創造性。目前國內外很多優秀歌舞劇作品由音樂劇作品改編,同時也有極多音樂作品被改編成舞臺劇在國內外舞臺中展演。音樂主題的呈現不止通過單純的器樂形式,而是通過舞蹈動作編排、劇本敘述、舞美配合,甚至聲樂演唱形式參與其中。通過背景音樂的播放加上舞蹈動作的表達,構建起舞臺與觀眾之間溝通交流的橋梁。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劇《天鵝湖》就是典型音樂與舞蹈表演藝術完美結合的范例。《天鵝湖》通過”愛情是貞潔不可背叛”這一主題,表達出愛情過程中的愛恨、善惡與生死。其中最著名的四小天鵝,歡快的音樂旋律,伴隨著天鵝湖畔的白天鵝步伐,輕巧而靈動的表現出來。芭蕾的舞蹈動作與音樂的節拍、旋律及明亮抒情的大調調性戲劇的表現出來。我們試想,如果白天鵝在湖面跳起舞來但沒有音樂的伴奏,是否會顯得蒼白與凄涼呢?所以,音樂本身為舞蹈表演藝術提供巨大審美空間與創作力量。
這是一種血濃于水的關系,音樂與舞蹈相互支撐、相互包容、相互貫穿始終,并最終走向創作巔峰。任何一種藝術形式都離不開相關門類的支持。音樂中的停頓、節奏、重音、語氣和呼吸等都為舞蹈表演藝術的深化提供寶貴借鑒,使音樂中的藝術語言成為一門終極的舞蹈表演藝術。
參考文獻:
[1]張薇.音樂表現手段對舞蹈作品創作的作用[D].中央民族大學,2013.
[2]朱紅.音樂與舞蹈的關系再思考[J].云南藝術學院學報,2007,(01).
[3]崔明姬.伴奏音樂對舞蹈教學的影響研究[D].延邊大學,2009.
[4]魏安石.中國民族音樂與民族舞蹈之間“魚水”關系的研究[J].大眾文藝,2009,(17).
[5]鴻昀.舞蹈本體意識的凸顯---新時期舞蹈與音樂關系論爭概觀[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03,(06).
(作者單位:湖南省婁底市湖南人文科技學院音樂舞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