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高等職業院校的教育規模越來越大,高等職業院校中生源的文化水平和知識結構呈現出多元化的特點,高等職業院校通過分類招生和分層教學的方式,旨在為企業培養多方面技能型人才。本文針對高等教育職業院校的教師理念和教學策略進行研究和分析,促進高等職業教育院校的可持續發展道路,培養出高技能型優秀人才。
關鍵詞:高等教育 職業院校 教師理念 教學策略
高等教育職業院校的辦學宗旨是為了培養高素質專業技能型人才,為企業的相關崗位輸送人才,因此高等教育職業院校的教師在教學中應始終以企業人才的需求及學生的未來發展需求為目的,對教育理念即教學策略進行不斷創新與完善,在進行相關專業的教學時,應首先明確工作崗位及工作流程內容,根據崗位中的要求進行教學,對教學體系進行改革,設計科學的課程體系。總體來說,高等教育職業院校的教師理念主要貫徹于面向未來,引領和諧和教職合一的教育理念,以發展的眼光來看待社會發展及企業發展,讓高職院校的學生能適應于崗位的技術要求,全面提高高職教育職業院校的教學質量與辦學規模,適應社會發展,滿足國家對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一、高等教育職業院校的教師理念分析
(一)面向未來的教育理念
高等教育職業院校的教師理念包括面向未來的教育理念,即在教學中不能只注重現在,而更應該是著眼于未來,適應未來職業教育的發展需求。高等教育職業院校旨在為企業培養多方面技能型人才,滿足企業需要和學生的發展需求。因此,在高等教育職業院校中,更應該是著眼于未來的企業發展需求,才能更好的對學生進行培養和教育,提高學生多方面的專業技能與專業素養。鄧小平同志曾經針對教育事業的發展問題提出需要“面向未來”,在高等職業院校教學中需要將這一方針政策貫徹落實,適應我國發展和建設全面小康型社會的國情需要,適應于教育事業迅速發展的需要,用發展的眼光去看待世界,教師才能對教育理念進行不斷改革創新,才能更好的滿足于學生的發展需求。
(二)引領和諧的教育理念
高等教育職業院校教師在教學中要樹立引領和諧的理念,這是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發展要求,全面提高國民素質與道德素養,這也是素質教育環境下必然的發展趨勢。引領和諧的教育理念主要是指高等教育職業院校的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和諧關系,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的和諧,整體素質與綜合能力的和諧及教師之間的和諧,建設和諧的校園環境和校園氛圍。引領和諧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師要具有一定的超前意識,只有實現量的積累,才能產生質的飛躍,樹立超前意識有利于在高等職業教育中實現職業定向發展,引領職業教育與企業合作的和諧關系,更好的為企業培養專業化技能型人才,提高教學質量與辦學規模效益。
(三)教職合一的教育理念
教職合一的教育理念是教學與職業技能進行融合的教學方式,即通過教學的方式對學生進行職業技能培訓,為學生在今后的職業道路中順利發展,滿足企業中相關職能部門的發展需要,適應人才培養模式的需要。樹立教職合一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師要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基礎和工作經驗,高等職業院校可以安排專業教師到相關單位或企業中進行實踐,豐富教師自身的工作經驗,提高教師實踐能力與專業技能,除此之外,還可以通過聘請專業的優秀人才及具有相關專業工作經驗人員擔任兼職教師,提高兼職教師的比例,對中青年教師的教育與培養工作予以重視,全面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與綜合素質。
二、高等教育職業院校的教學策略研究
(一)課程體系進行科學設計
為了提高高等教育職業院校的教學質量與學生的就業率,教師在教學中需要始終貫徹技術型人才培養的教學方針,進行科學的課程設計,教學方法與教材組織需要根據本專業的學生職業發展需要進行合理安排。高等教育職業院校的人才培養主要是培養專業技能型人才,需要對某職業崗位的理論知識與技能實踐進行學習和掌握,打破傳統的課程學習模式,根據崗位的要求及工作內容進行職業教育,構建專業的課程體系。因此高等教育職業院校在教學中首先需要明確就業崗位,對職業能力進行分析,再進行課程體系的設計,提高職業教學的有效性。
(二)加強建設“雙師型”教師隊伍
高職教育以雙教能力為特征,打造高職院校的核心競爭力,有效培養專業技能型人才。教師在教學中需要對學科的內在規律進行嚴格把握,實行科學教學,研究學生的學習心理,針對學生的學習情感態度及學習認知能力對授課計劃及教學內容,教學進度進行調整,實行因材施教的教學策略。雙師型的教師隊伍主要是以社會和企業作為支撐,明確高校教師的專業實踐技能及工作經驗,兵器傳統高職院校中以學術論文作為教師的考核標準,提升師資力量的專業性與技術性,提高教師的任職資格和門檻。
三、結語
總而言之,高等教育職業院校在教學中應始終貫徹專業技能型人才培養的理念,教師在教學中需要樹立面向未來、引領和諧及教職合一的教育理念,才能適應于不斷發展的時代潮流和企業對專業人才的要求,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及未來崗位中的發展需求。高等教育職業院校的教學策略需要對課程體系進行科學的設計,院校應不斷加強“雙師型”的教師隊伍建設,實行因材施教的教學策略,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及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及專業拓展能力,拓寬學生未來的職業發展道路,提高高等教育職業院校的辦學質量。
參考文獻:
[1]侯松,宋卉.高等職業院校教育國際化的實施策略與路徑——以廣東食品藥品職業學院為例[J]. 南寧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01).
[2]王莉紅,王聚賢.中國高等教育版圖重構背景下,職業院校校企合作問題及發展策略研究[J].高教學刊,2015,(12).
[3]冷麗敏.關于高等學校外語教育理念的研究與探索——以《高等院校日語專業基礎階段教學大綱》為對象[J].日語學習與研究,2011,(02).
[4]陳紅君,羅大貴,劉天斌.高等教育宏觀調控背景下地方普通師范院校中等職業教育與成人高等教育一體化培養模式探析[J].改革與開放,2009,(11).
(作者簡介:王詩涵,本科學歷,廣州東華職業學院建筑工程系,輔導員,研究方向:建筑管理教育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