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初中階段教學期間,政治教學的最終目的就是提升學生的政治思想以及道德素質。對于思想道德品質而言,也是人文精神的核心以及實質。初中生由于缺乏一定的閱歷,同時還處于心理、生理發育階段,所以對于政治思想、道德觀念還未形成良好認知。因此,在進行政治教學中,采取積極舉措培養學生全面發展良好的個人習慣、道德行為以及思想品質至關重要。基于此,本文針對初中政治教學期間有關的人文精神培育內容進行探究。
關鍵詞:初中政治 人文精神 培育 分析及探究
學生在初中階段時,為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世界觀形成的重要初始階段。在這一時期,對于學生進行良好的人文精神培養,有助于提升其思想道德素養。同時,對于初中政治教學而言,其主要的目標就是引導學生培養人文精神,進而推動其全面發展。因此,在初中政治教學中,以學生實際情況作為依據,充分發揮出教學的功效至關重要。
一、在初中政治教學期間培育學生人文精神的重要性
伴隨社會經濟的發展以及時代的不斷進步,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不僅從專業技能方面進行考慮,同時更需要德才兼具的專業技能人員,只有具有高素質的學生,才能夠在未來的社會實踐發展中立于優勢之地。基于此,在初中教學階段的政治教學,需要通過將人文精神引入,在適應新課改要求的情況下,將學生綜合素養水平進行不斷的提升。
此外,現代教學對于初中政治教學也在不斷提出新的高要求標準,其中一項即為充分結合政治教學內容及人文精神,加強兩者之間的關系度。在不僅僅是傳統教學思想和模式的升華,而且也是實現素質教學的重要途徑以及必經之路。通過加強人文精神培育,摒棄以往只重視成績而忽略學生思想的情況,是當前教育體制改革中必須全面推進的重要方案。
二、現下人文精神培育中的問題剖析
在當前初中政治教學期間的人文精神培育工作依然存在諸多的弊端問題需要改進,如果不能夠積極采取有效舉措實施解決和完善,則不利于學生全面素養的提升,以及切實實現素質教育這一重要目標。下面將存在于當前主要的政治教學中人文精神培育問題總結如下所示:
首先,在制定教學方案或者教學任務期間,教師通常未能夠充分對學生實際情況進行充分結合,導致未能夠尊重學生個體差異性,所以教學模式千篇一律。在這種情況下,定會產生一部分學生能力獲得提升然而另一部分學生則相對未見顯著成效的結果,不利于整體教學質量的提升;其次,當前多數初中政治教師的教學理念尚未擺脫傳統觀念,受到傳統教學模式影響,雖然對于新課標中提出的新要求標準具有一定的認知和了解,但是通常只是流于表面形式,并未做到貫徹落實。而且在教學期間,也為做到將學生作為服務主體,所以學生的學習狀態也較為被動,缺乏積極性和熱情度;最后,教學模式陳舊,教學方法單一。教學期間,教師往往會忽略掉學生的想法以及體驗,教師只是根據自己的想法進行教學工作,課堂氣氛沉重、教學枯燥無味,學習內容按部就班,所以很難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基于以上的幾項存在問題,均在不同程度上阻影響并阻礙人文精神培育的有效性。
三、在初中政治教學期間提升人文精神培育有效性的科學策略
(一)積極營造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
對于初中生而言,其知識的獲取以及消化,會對于外部環境的影響構成一定的聯系,所以具備良好教學氛圍是有限展開人文精神教育的前提基礎。傳統教學理念,過多的看中最終考試成績,不利于實現全面素養的提升,同時也更加深了能力兩極分化現象,給學生的心理上構成一定的壓力。所以,教師需要努力打造輕松的學習氛圍,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和聯系,消除隔閡,同學生成為朋友,以自身人格魅力對學生展開良好的感化。在這種學習環境下,將政治這一嚴肅的學科在輕松的氛圍中傳授給學生,并良好灌輸人文精神,將學生反叛和抵觸心理排除,讓其在不知不覺間接受人文精神的熏陶。
(二)充分做到以人為本、立足于實際
作為教育工作的主體,教師應該充分將學生作為服務對象,明確其主人翁地位。傳統政治教學缺乏人文精神的關注度,和對于教學模式的積極探索以及創新,只是采取照本宣科的方式進行教學,導致學生對于理論知識的掌握只是為應對考試,學習主動性以及熱情度不高。基于此種狀態,教師應該做到立足于實際,充分做到以學生為本。初中學習階段,學生對于理論的內容缺乏興趣度、理解不深刻是重要的特征表現。所以,教學期間,教師應該聯系起實際,將理論聯系于實際轉變為學生能夠看到的生活中的現象。例如實施講解有關于消費者知識期間,通過舉例學生周邊事情的方式,幫助學生理解什么是消費者以及消費者的權利等等,以對法制觀念的認知上升為人文精神層面,加強思想道德觀念,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充分展示出政治教學中的人文精神培育效果。
(三)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初中生處于好奇心重、新鮮感強烈的心理階段,在教學期間,教師可以充分的利用學生這種心理特點,于政治教學課堂上實施寓教于景的模式。可以針對課本教學內容設計場景,通過展現有趣、好玩的課堂情景,把課本理論知識內容實施具現化,以立體形式的情景教學舉措展示給學生。例如,在學習同朋友交往原則一項內容時,讓學生進行扮演不同角色,通過表演的形式,對于課本理論內容進行講解,并且以人文精神角度對待不同角色的表演內容,進而提升明辨是非的能力以及推動深刻的感知人文精神,建立起正確的人生觀以及價值觀,培養積極的學習熱情。
四、結語
人文精神培育是當前初中政治教育中需要實現的重要內容,也是新課改對于當下素質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標準。培育人文精神的有效性,不僅對于學生價值取向以及思想品德等方面產生一定的影響,而且也是評價政治教育質量的重要指標。所以,于初中政治教學中,教師需要重視起人文精神培育的重要性,通過不斷的革新教學理念、教學手段,將學生全面素養進行提升。
參考文獻:
[1]張向林.在初中政治教學中培育學生的人文精神[J].學周刊,2015,(09).
[2]黃猛芳.初中政治教學中人文精神的培育相關問題初探[J].赤子(上中旬),2014,(10).
[3]李麗萍.初中政治教學中人文精神培育的相關問題初探[J].時代教育,2015,(24).
[4]陳云芳.初中政治教學中人文精神培育的相關問題初探[J].新課程(中學),2016,(06).
(作者簡介:喬建平,山西省蒲縣太林鄉太林中心學校高閣小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