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亦弛
【關鍵詞】 班主任工作;真誠;以身作則;常規管理; 目標;因材施教;尊重
【中圖分類號】 G63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24—0047—01
班主任是一個班級的靈魂,是一個班級的教育者和組織者。班主任工作不但直接影響班級里的個別學生,而且影響著整個班集體;班主任工作不僅是學校德育工作的基礎,也是學校實施教育教學計劃的橋梁。班主任的道德品質、人格乃至精神情緒都直接影響著班里的每一個學生。下面,筆者結合工作實踐就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一、真誠坦率
每接一個新班后,我總是盡可能做好三件事:一是開好和學生的見面會。會上,我開誠布公地把自己的姓名、經歷、興趣和愛好介紹給學生,使學生了解自己,加深感情;二是和學生談心,一個個地了解他們的家庭生活、周圍環境、個人交往和興趣、愛好等情況,熟悉學生;三是仔細留心觀察,逐個了解他們的思想、學習情況和心理、性格特點,對每個學生的情況盡可能做到全面了解,心中有數。這樣,在較短的時間里,我就對學生有了一個基本的了解,學生也消除了對我的陌生感和害怕的心理。
二、以身作則
俗話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學生的成長中,接觸得最多的就是班主任,同時,學生特別是小學生一般都比較崇拜、信任老師,班主任自然是學生最直接最易模仿的榜樣。因此,班主任除了做好教學工作,認真向學生授課、傳授知識外,還要注意言行舉止對學生的影響。對于學生們來說,班主任就是榜樣,就是權威,我們必須樹立自己的威信,必須有“身正為師”的責任感。班主任要把自己容入到班集體中去,用各種規章制度來嚴格要求自己,使自己成為學生的楷模。
三、常規管理
小學生自制力較差,新學期一開始,我就狠抓常規訓練,加強對他們進行學習、文明、紀律、安全、衛生教育,直觀形象地將《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等規章制度貫穿于具體活動中,不斷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使班上秩序井然。 班內成員都要明確自己在建設班集體中的工作職責,對班里的事,分工明確,事事有人做;對班級的人,全員參與,人人有事做。如,對班委會,我制訂出了班委工作職責,明確了學生干部輪換制度、值日班長制度、科代表工作要求等,通過落實工作職責和制度在學生中實施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完善。
四、奮斗目標
明確的奮斗目標,能將人的需要變成動機,從而推動行為,給人以力量去克服,排除障礙,一步一步地奔向目標。一個共同的奮斗目標,能對群體的行為產生凝聚作用,增加集體的向心力。開學初,我從班級實際情況出發,統一全班同學認識,提出把“文明、勤學、團結、奮進,爭創文明班”作為班級奮斗目標。在此基礎上,為使奮斗目標深入人心,我抓住每周的思想品德課,對全班學生進行教育,講清為什么確定這個目標,講清每個學生在實現目標中的責任,應做些什么、如何努力,引導大家增強集體榮譽感,自覺為總目標的實現團結奮斗。
五、因材施教
寸有所長,尺有所短。每個學生的內在潛力都不相同,班主任應針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如果至始至終都用同一種模式進行管理,把同一種方法全部加在每個人的身上,那將是一種適得其反的教育,班級的管理也就沒能達到預期的效果。但若能針對學生內在潛力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和管理方法,既能發揮學生的最大潛力,在班級管理上又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尊重信任
一般來講,兒童和青少年都有較強的自尊心和上進心,都希望得到家長和老師的尊重、信任與鼓勵,教師尊重他們的自尊心,發揚他們身上積極的美好東西,就能使他們更好地體會到教師對他們的愛,更加容易接受教師的教育,并且自覺地去克服自身的缺點。尊重學生,加強并發展學生的自尊心,能使每個學生都抬起頭來走路。 一生中不犯錯誤的人是很難找的,特別是人生觀和道德面貌正在形成中的學生時代,犯這樣或那樣錯誤的可能性更大,而且兒童或年齡小的學生的錯誤是不能與成年人的類似行為相提并論的,因此,要充分地理解他們,信任他們,引導他們改正錯誤。信任他們也是一種教育力量,它可以鼓勵人們上進,甚至可以促進后進的或者犯錯誤學生的轉變。
編輯: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