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斕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小微企業的發展也日益蓬勃,更是成為了當代中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發展區域經濟和社會穩定產生了重要的影響。所以對于小微企業問題的研究和探索,不該只停留在經濟領域,而更應注重對精神層面的探索,特別是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為主線的與小微企業自身實際情況相結合的探索,要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放到整個小微企業的生產發展中,促進小微企業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小微企業;思想政治教育;問題;對策
一、小微企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1、小微企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小微企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組織薄弱
小微企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隊伍建設難度很大。在湖州市吳興區的小微企業中能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人員是廣大黨員,但是相對于社會團體、大中型企業來說,湖州市吳興區小微企業中的黨員人數比較少,即使是黨員,但大多數人都是抱著多掙錢的目的,不愿意公開自己的黨員身份,不愿意轉組織關系。他們平時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論知識的學習不夠扎實充分,理論的掌握程度也不高,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也不會靈活運用這些理論知識來指導工作,導致黨員隊伍建設難度增大,黨建工作開展困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不順利。
(2)小微企業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和方式落后
“在不同的所有制形式上,在生存的社會條件上,聳立著由多種不同情感、幻想、思想方式以及世界觀構成的整個上層建筑。”①社會、經濟斗爭不斷的發展和進步中,而社會、經濟的這些發展勢必會引起上層建筑特別是意識形態領域思想觀念的變化,相反的人們的思想觀念的變化也會對社會、經濟造成一定的反作用,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其是小微企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內容、方式、方法等都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而有所發展。但是目前社會、經濟在不斷的發展中,但是在整個湖州市吳興區經濟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對小微企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沒有跟上經濟發展的腳步,特別是在內容和方式上比較落后。
2、小微企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產生問題的原因
(1)小微企業中的工作人員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認識不足。在社會經濟發展中,黨會對宏觀的經濟建設做出引導,但是對微觀下的經濟發展,特別是小微企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管理和指導不夠,使得企業將更多的思想和精力放在了對經濟利益和效益的追求上,從而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出現了許多的問題。同時,企業的管理者在企業中沒有歸屬感,合作意識淡薄,工作上出現問題就會相互推諉,各部門之間也沒有團結協作,信息交流不順暢。許多的小微企業都存在著家族式經營模式,所以企業主的親戚也就成為了企業管理者的最好人選。而“富二代”們在企業中任職、工作也成為了現代小微企業中的普遍現象。所以對這些特殊群體如何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采取何種合適的方法,也成為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個難題。
(2)小微企業中缺乏完善的工作機制和相應的企業文化
工作機制是指能夠使工作正常進行的組織機構。小微企業屬于一種新型的經濟組織,一些工作機制尚不完善,尤其是作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的機制,比如說激勵機制、監督機制、約束機制等等。機制的不健全,嚴重影響了小微企業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組織力量。而小微企業黨員數量少,也很少開展黨建工作,一些企業主將自己的個人行為代替為企業的行為,對自己的企業進行獨裁式的管理,工作決策隨意、盲目,使企業管理僵化,沒有改革創新,也沒有制度化、規范化的管理,因此基層黨組織的作用發揮不大。
二、加強小微企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對策
1、針對小微企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建設難度大,建設不完善的問題,湖州市吳興區采取了著眼有效覆蓋,推進兩新組織黨建標準化建設,著眼增量提質,強化兩新組織黨建隊伍力量的措施。
(1)建好用好“標準化”制度體系,全面開展“星級評估、動態管理”活動,實行分層分類爭創、動態精細管理。
一是以區域化黨建深化動態覆蓋。在深化“天天排摸”、“月月核對”、“季季督查”動態覆蓋機制的基礎上,在城鄉結合部、街區、產業區等重點區域、重點領域加大區域性黨組織組建力度,發揮區域化黨建的兜底作用,實現小微企業兩新組織的動態全覆蓋。同時,實行“三納入”:即把在兩新組織注冊登記時,黨建工作納入前置程序;在兩新組織年檢年報時,黨建情況納入年檢內容;在評選評優時,黨建工作納入考核范圍。二是實施黨建標準。推進兩新組織黨建標準化認證,實行“星級評估、動態管理”,以“一員、一冊、一庫、一證、一陣地”為抓手,培育100家小微企業和20家新社會組織黨建標準化體系樣板。三是組織增量提質。采取黨員推薦、群團組織推薦、部門推薦以及黨組織選優的“三推一選”辦法,進一步加大在一線職工、專業技術骨干及經營管理人員中發展黨員的力度。依托商會黨組織、園區黨組織、協會黨組織等,通過內育黨員、外引黨員、下派黨員等方式,孵化培育一批兩新黨組織,提高兩新黨組織單建率。規范聯合支部黨建工作,制定工作流程,
(2)按照“社會化運作、專業化培訓、規范化管理、制度化激勵”目標,圍繞選任、培育、待遇抓活兩新黨組織書記隊伍建設。
一是外引與內培并舉。繼續深化選派各級黨員領導干部聯系兩新組織,鼓勵機關退二線黨員領導干部擔任黨建指導員,公開招聘兩新組織黨務工作者,積極拓展源頭引入優秀黨務人才。依托兩新組織黨務工作者協會,通過開設論壇、內部交流、外出學習等措施,加強兩新組織黨務工作者培養力度,建立兩新組織黨務工作者人才庫,推進專職化建設。二是短班與長班并行。加強兩新黨務工作者教育培訓,依托湖州市吳興區兩新組織黨務培訓學院,圍繞學習貫徹十八大精神、黨建實務、經營生產、企業管理等主要內容,對全區兩新黨務工作者、兩新黨組織書記進行新一輪培訓,確保每名兩新黨組織書記和黨務工作者都參加一次培訓,輪訓時間不少于3天。舉辦“雙強”先進兩新黨組織書記培訓示范班,推薦優秀兩新黨組織負責人參加上級舉辦的相關黨建培訓,提升兩新組織黨務工作專業化水平。三是動力與壓力并傳。政治上,開展評選“優秀黨務工作者”活動,積極推薦優秀黨務工作者擔任各級“兩代表一委員”,探索兩新黨組織書記兼任區、鄉鎮街道兩新黨工委委員,增強政治地位。經濟上,探索“書記補貼”工程。將兩新組織黨建工作開展情況作為黨組織書記黨建工作述職的重要內容,對工作落實不到位或成效不明顯的,黨建工作述職和考核視為“不達標”。
2、針對小微企業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和方式落后的問題,湖州市吳興區采取了積極探索創新黨建載體,夯實兩新組織黨建基礎的措施。
(1)以“業主員工同心、工作目標同向、黨建發展同抓”“三同”為主題,創新活動載體,讓黨組織的凝心聚力帶動兩新組織生產經營的發展。
一是開展助企服務專項活動。組織黨員和員工廣泛開展“發展要轉型、我們做什么”、“我為發展獻一計”等活動,為加快轉型升級建言獻策。結合吳興區織里鎮童裝產業轉型升級,組織開展童裝設計比賽、縫紉技術比賽等業務系列競賽。二是開展構建特色品牌文化活動。以黨建工作引領先進文化建設,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學習宣傳活動,組織開展“文化周”、“文體節”等形式多樣的文體活動,重點培育一批創業創新、和諧企業、社會責任、企業黨建、提振精神等文化品牌,引導兩新組織總結、提煉和培育先進企業精神。三是推動區域抱團發展。加強資源整合和規劃設計,按照“一區域一中心”要求,配套新建設青山工業園、愛山商圈、妙新線等一批區域性公共服務中心或黨群服務中心,探索開放式組織生活,統籌開展黨的活動,積極打造 “十分鐘組織生活圈”。依托城北工業園、八里店南片農業試驗區等區域性黨組織,通過生產資源共用、政策信息共享、人才資源互通等,促進區域產業抱團發展。四是開展“先鋒引路”活動。著力開展“黨建龍頭”培育,選擇前區規模、效益前20位左右的非公企業,采取包干負責、結對幫帶等措施,打造一批標準高、特色亮、載體新、作用顯、示范好的大企業黨建示范點。推行“創新項目”申報制,圍繞創新黨員管理服務、作用發揮載體、服務陣地建設等內容,打造大企業、城北工業園區、產業帶、商務樓宇、街區等五大黨建示范群,使典型的局部效應提升為整體效應。
(2)圍繞非公企業黨建工作組建規范、科學運行、經費保障,建立健全三大動力機制。
一是實行“創新項目”申報。圍繞創新黨員管理服務、作用發揮載體、服務陣地建設等內容,由鄉鎮街道年初自主申報創新項目,年中進行創新項目答辯篩選,年終兩新工委成員單位進行驗收。打造6個重點創新項目,落實20萬資金保障。二是開展“黨員人才工程”。全面推行“黨員示范崗”、“黨員責任區”,深入開展“五比五看”、“四先”、“三有三無”、“黨員幫帶工程”等系列活動,激發黨員職工活力。依托兩新組織黨建公共服務平臺,通過建立黨員職工宣講團、開設企業職工學校等措施,積極培育兩新組織專業型、綜合型黨員人才。三是建立防癱預警機制。結合兩新組織黨建標準化建設,通過對兩新黨組織工作基礎、作用發揮等情況進行定性、定量評估,采取百分制界定,以60分為臨界點、警戒線,對處于警戒線的兩新黨組織,采取問題剖析、分類整改等措施,防止出現“邊建邊癱”現象。把那些企業倒閉的,黨建工作處于癱瘓的黨組織中黨員的組織關系,及時轉到其他黨組織。四是強化業主黨建意識。從政策激勵上教育引導,建立激勵機制,把黨團組織是否健全作為評定區級重點企業、明星企業等的一個必要條件;對已組建黨組織的企業業主,在評定、推薦勞動模范等方面予以優先考慮。從示范典型上教育引導。通過舉辦“黨建工作經驗交流會”、“企業家座談會”、 “黨員企業家”沙龍等活動,組織業主到示范典型企業學習黨建工作的好做法、好經驗,實地感受黨建工作給非公有制企業帶來的變化和成果。
[注釋]
① 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8卷,第629頁。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年.
[2]姚澤金.《論如何消除企業員工思想政治冷淡心理》[J],企業家天地,2009年.
(作者單位:延邊大學,吉林 延吉 13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