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玉彤+王君君+田甘霖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國家對生態文明建設引起足夠的重視,逐漸加大了自然生態系統維護以及環境保護力度政策。如此一來,環境設計人員需要對環境保護引起足夠的重視。因此,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環境保護意識,從而在高校環境設計教學過程中,深入貫徹生態設計理念,同時加強學生生態設計能力的培養,促使生態環境保護得到有效的保障。本文對生態設計理念在高校環境設計教學中的現狀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對生態設計理念在環境設計教學中的培養途徑進行深入探究,以期為環境保護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具有參考價值的建議。
關鍵詞:生態設計理念;高校環境設計;教學;現狀
中圖分類號:TU984.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09-0211-01
在高校環境設計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僅需要對學生的環境設計知識的講解引起足夠的重視,還需要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向學生灌輸生態環境設計理念,從而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生態環境保護觀。如此一來,有助于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如何在高校環境設計教學中,促使學生的生態設計理念認識得到有效的提高。鑒于此,本文對“生態設計理念在高校環境設計教學中的培養”進行深入探究意義重大。
一、生態設計理念在高校環境設計教育中的現狀
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得到迅速發展,與此同時我國的科學技術同樣呈現高速發展趨勢,有效推動了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促使人們逐漸對藝術環境活動引起了足夠的興趣。現階段,我國的生態文明逐漸深入人心,可持續發展同樣得到大家的一致認可。在高校環境設計是一門新興的課程,其主要是將藝術、科學以及工程技術相融合的一門學科。對于環境設計其主要具有以下幾環節,分別是策劃、規劃、設計以及管理①。
現階段,在我國高等院校中,大多數都開展了環境設計課程。其主要由通識課、學科基礎課、專業核心課以及專業實踐課組成。教師在進行環境設計教學時,主要針對環境設計理論知識講解,以實踐教學為輔助,同時教師在教學理論知識時,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促使學生分階段完成設計專項研究,同時使得學生能夠熟練使用多媒體將自己的環境設計創意進行表達。
此外,我國高校環境設計發展并不均衡②。為使高校建立起真正意義的環境生態設計教學體系,需要在環境設計教學過程中,結合所處環境,不斷加入生態設計理念進行教學。
二、生態設計理念在環境設計教學中的培養措施
在上述分析中,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促使人們對藝術環境活動引起了足夠的關注,因此有必要在環境設計教學中引入生態設計理念。具體融合措施如下。
(一)開設生態設計課程
高校在進行環境設計教學時,為使生態設計理念得到有效的體現,首先需要開設生態設計理念課程,將生態設計人才培養引起足夠的重視,并不是在環境設計教學中唱唱口號而已,而是需要將生態設計理念在環境設計教學中得到有效的落實。如此一來,在高校開設生態設計課程顯得十分重要。此外,教師在進行生態設計教學時,需要明確自身的地位,首先需要提升自己的環境保護意識。如此一來,在進行教學時,才能將生態設計理念通過一定的方式傳授至學生。但是在生態設計教學時,需要不斷組織學生參與實踐活動,如此一來,學生才能真正的提高生態意識。
(二)樹立生態設計意識
在進行環境設計教學時,教師幫助學生樹立生態設計意識,能夠使得學生形成一種良好的生態設計習慣,如此一來,就能夠積極感知生態環境。教師在進行環境設計教學時,需要不斷將生態設計理念的重要性傳授至學生,促使學生明確構建人與自然和諧關系的重要性。
在課堂上,給予學生一項生態設計操作,學生需要對環境中的建筑物、道路以及人群等帶來的效果③。不僅僅對環境進行生態設計,還需要遵守生態的角度看待事物。如此一來,學生就能夠在實踐生態設計中提升自己的生態設計意識。
(三)關注設計生命周期
在傳統的環境設計教學中,教師只是對環境的外在形象、功能特點以及藝術感的訓練引起了足夠的重視,對相關的實踐設計訓練相對來說較少,促使學生對環境設計知識難以有效的掌握。現階段的環境設計需要對設計生命周期引起足夠的重視。
一般情況下,在進行環境設計時,需要減少能源以及物質的消耗,應該對自然資源的利用加以重視,促使資源利用率得到有效的提升。
三、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人們逐漸重視起生態環境保護。因此在高校環境設計教學過程中,需要將生態設計理念貫徹在教學的每一環節中,促使學生對生態設計理念具有一個更深的理解。
注釋:
①杜文超,盧媛.環境設計課程教學改革——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生態理念和生態設計能力[J].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學報,2015(06)181-183.
②馬軍.用色彩構成啟發空間創意設計思維——淺談環境藝術設計專業《色彩構成》課程教學藝術[J].藝術與設計(理論),2012(08):151-152
③葉菁.跨專業平臺課教學模式下《表現技法》課程研究——以文華學院環境設計,規劃,建筑學課程教學為例[J].藝術科技,2015(09):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