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美琴
摘要:閱讀教學一直以來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一個重點,甚至可以肯定地說,小學語文的教學皆是以一篇又一篇的閱讀課文為基礎,讓學生在閱讀中學習語音知識、基礎漢語知識、句法語法知識、行為規范知識。本文結合筆者自身的教學經驗談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相關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
一、閱讀教學中要設置明確具體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有效教學的第一步,它對整個教學活動有指向作用,是教師選擇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重要參考,也是教師檢驗教學效果的重要標準。在設定教學目標前,要首先明確一點:設定教學目標,不是要描述教學內容、也不是要描述教師的教學過程或學生的學習過程,而是要表述在學習結束后,學生要做出怎樣的表現來證明其所學。這就意味著教學目標的制定,至少要有兩個方面的標準:明確,要明確的表述出學生的“所學”,即學生在教學后,所要掌握的技能和知識;具體,為學生要做出怎樣的表現進行具體可觀察的表述。小學階段的語文閱讀學習,主要是對語文基本字詞音的學習和語文學習能力的培養,而這種語文能力的培養是貫穿整個小學語文閱讀學習的始終的,是一種循環漸進的過程。如對默讀的學習,在語文新課標中整個小學階段都有標出,但仔細研讀課標,就會發現,它實際上對每個階段的要求是不同的:1~2年級的要求是“學會默讀”,3~4年級是“初步學會默讀,做到不出聲”,5~6年級的要求是“默讀有一定速度,默讀一般讀物每分鐘不少于300字”。小學語文教師要清楚現階段的關于默讀教學目標,就不能簡單的表述成“學習默讀”,必須要用明確具體的此舉表述教學目標,以更好的指導閱讀教學,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二、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
俗話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閱讀教學的根本目標在于教會學生閱讀的方法,培養學生自主閱讀的能力。作為語文教師,首先應從具體抓起,指導學生學會各種形式的讀。尤其強調朗讀和默讀。朗讀和默讀訓練的方法不一。指導學朗讀訓練的方法:首先,指導學生讀正確;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既要嚴格要求,又要做具體的指導。其次,朗讀訓練應始終貫穿于閱讀教學的全過程;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多給學生創造朗讀時機,將對文本的理解與朗讀訓練連接起來,使二者相互促進、相互提高。閱讀教學中指導朗讀的方式多樣靈活,主要有以下幾種:范讀、領讀、齊讀、個人讀、分角色朗讀等。范讀即示范性的朗讀,可以由老師范讀,也可由朗讀水平較高的學生范讀,或借助磁帶、多媒體音頻來代替。小學生的模仿性比較強,范讀有利于學生模仿。領讀即帶著學生讀,當學生的朗讀水平比較低或閱讀內容較難時,需要教師一句句地領讀。領讀一般旨在幫助學生讀正確、讀流利。齊讀,就是全班同學或一組同學一起讀。齊讀可以使更多的同學有朗讀機會,但也存在許多不足,如容易出現唱讀,不利于邊讀邊思考。個人讀包括指名讀和自由讀。自由讀時每位同學都能參與,便于邊讀邊思考。指名讀能使老師注意到每位同學朗讀時存在的問題,可以進行個別指導。分角色朗讀即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同學分別扮演不同的角色來朗讀課文;這種朗讀方式深受學生的喜歡,也有利于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培養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三、實施和開展“探究性閱讀”
探究式閱讀是指在教師的啟發誘導下,學生以探究的方式自主、合作地進行閱讀,主動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最終獲取知識,形成能力的一種教學形式。在探究性學習中,學生要有強烈的問題意識,問題是探究性學習的核心,探究性學習關注的是學習的過程而非結果。探究性閱讀立足于三個維度:開放性、自主陛、挑戰性。首先,“探究性閱讀”是一種開放性閱讀,閱讀渠道寬,不僅源于課堂,也延伸于課外。他所追求的目標是在閱讀中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維目標的達成,注重學習的整體目標;其次,“探究性閱讀”是一種自主性閱讀,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自主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或是以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共同探究問題;最后,“探究性閱讀”是一種挑戰性閱讀,學生探究的過程源于解決問題,之所謂探究說明存在一定未知性,說明存在一定的難度,對學生的各種能力都是一種挑戰,尤其是想象力和創造力。有些教師會認為小學生的認知能力、理解能力尚且薄弱,并不具備探究能力,其實不然,作為教師應當深刻意識到探究能力對一個人發展的重要意義,應當從小學就開始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和探究能力,學生一旦掌握了這種能力,必然受用終身,那么閱讀水平的提高更是水到渠成。此外,在引導學生讀書時必須注意指導學生閱讀方法:學習精讀、泛讀、瀏覽、速讀四種常用的閱讀方法;學會使用工具書;指導學生如何集中注意力,提高學生閱讀速度;培養學生邊讀邊思考邊記錄的習慣,學會做讀書筆記等。
四、注重學生的個性化閱讀體驗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閱讀時學生的個l生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培養學生個性。這就要求教師在語文教學中,不能讓學生形成千篇一律的學習體驗,要大膽地為學生提高個性化的發展平臺,鼓勵學生對文章提出不同的看法,引導學生獨立思考,這樣來培養學生的個陛化閱讀,提高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在閱讀課文中,要通過設計問題,讓學生對文章進行精讀后,思考問題答案,指導學生用自己的理解閱讀和學習課文,并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表達出內心真實的情感,教師在課堂上從主體變成輔導,讓學生的個性得到張揚,對課文提出一些創造性的見解,這樣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還能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增強自身的語文素養。
綜上所述,在大力推行新課改理念的今天,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更顯重要,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深刻體會這一理念,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原則,結合上述建議實施科學合理的閱讀教學策略,定能激發學生對閱讀的興趣,進而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