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松
摘要:語言最大的價值體現于交際與實際的應用,而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由于缺乏良好的語言環境,致使學生英文應用水平及表達能力無法得以有效提高。因此,在英語課堂教學中,英語教師應以日常生活為背景,創建學生所熟知的良好學習氛圍,這樣不僅可提高學生對學習英語的興趣,而且提高其在讀、寫、聽、說各方面的水平。
關鍵詞:初中英語;生活化教學;策略
語言來源于生活,也服務于生活。英語教學生活化就是教師在教學英語的過程中要有意識地關注和聯系學生的生活體驗和實際生活的情況。在新課改已經實施的背景下,實施初中英語教學生活化是符合新課改的理念,同時有效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與英語教學質量的手段。
一、創設生活化英語教學環境
初中英語教材大多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只要教師善加利用就可以創設出符合學生實際的英語教學環境。
1.營造富有英語氛圍的學習環境。任何一門語言的學習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日積月累才能有所成。因此,初中英語教師要為學生精心創設英語學習環境,鼓勵學生在日常問候、課堂交流、課外活動中盡可能多地使用英語。
2.引導學生關注生活英語。只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生活中不難看到英語,如安全提示exit,be careful hiting,飲料瓶上的orange,milk,fruit,家用電器上的power,washing等。這些生活中的英文可以擴充學生的詞匯量,開闊學生視野,使學生感受到英語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激發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只要教師適時引導學生用英語談論生活,學以致用就不再是空話。
二、英語課堂教學生活化
課堂一般是初中生學習英語的主要場合和時間。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好課堂教學的時間,提高教學的效率。首先,在課堂教學中,要把學生看作學習的主體,課堂教學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讓學生學到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在這個目標的指導下,教師在英語教學課堂下就要努力聯系實際,做好英語課堂教學生活化的各種工作。具體來說有以下幾個方面:
1.創設輕松愉快與自主學習的教學氛圍。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一個嚴格拘束的教學氛圍是很難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的。要讓學生對所學知識有興趣,能積極地參與英語學習的活動中來,教師就必須創設一個輕松愉快、能讓學生自主學習的氛圍。這要求英語教師不僅要做到平易近人,同時讓課堂教學的內容與方式都符合學生的心理和興趣。
2.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多變靈活的教學方式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興趣與教學質量。英語教學聯系生活,可采取的教學方式也是多種多樣。例如組織切合學生生活經驗的活動、游戲,運用實物、簡筆畫、教具、圖片等巧設情境;模擬生活進行角色扮演等。教師可根據教學的內容與學生的情況靈活地選用恰當的教學方式。總之,要想實現初中英語生活化教學,必須敢于實現一些比較大膽而前衛的教學方式,開放課堂,打破傳統的教學方式,開展一些生動有趣的教學活動,將課堂教學融入學生的真實生活中,讓英語走入學生的生活。
3.課堂提問要生活化。提問是師生間互動的最好方式,也是引導學生思考的最好方法,如何讓課堂提問生活化也是提高英語教學生活化的有效手段。學生對課文的學習不是一開始就感興趣的,要想使你的提問激發起學生的興趣,教師應善于抓住契機,設置矛盾,當學生急于解開這些沖突時,也就意味著思維訓練的開始,這樣對課文重點、難點的理解自然也水到渠成。同時,在課堂提問時,要聯系好現實生活,兼顧學生情感,要問得適時、問得巧、問得趣、問得有價值,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點撥作用。
三、拓展生活化的英語活動空間
拓展生活化的英語活動空間,將教與學融為一體,把學生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有機結合起來,可以大大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英語,提升英語素養。因為學生的課堂學習時間是有限的,學生對課堂所學知識的鞏固與應用大多依靠課外時間。因此,教師需要最大限度地拓展學生英語學習的時間和空間,使學生意識到時時、處處皆可學英語、用英語。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起床道一聲Goodmoming,睡前說一聲Goodnight,課余時間堅持聽少兒英語廣播、英文歌曲,看英文電影,每天閱讀英語報刊,用英語表述見到的學習用品、生活用品等。與此同時,教師可以利用各種節日開展英語主題活動。例如,圣誕節前后,為了使學生了解圣誕節,感受圣誕節的氣氛,筆者先給學生介紹西方禮節、中西方的文化差異、西方人的生活習慣等,然后與學生一起尋找關于圣誕節的資料,用富有圣誕氣息的圖片布置教室。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不僅掌握了新知識,還能在多元文化氛圍下體會語言交流的作用。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經常舉辦一些小型的英語比賽,如朗讀比賽、英文歌比賽、演講比賽等富有競爭氣息的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學,活學活用,獲得成就感。
四、充分運用多媒體技術
現代多媒體技術的廣泛應用使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多了一個好幫手。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教學輔助工具擴大信息收集渠道,不管是教師還是學生都可以利用課余時間收集一些圖片、新聞作為學習資料,學生在收集與學習資料或圖片的過程中完成了從被動接受知識到主動探究的轉變。在英語課堂上,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及知識水平巧設生活情境,不僅能給學生提供形象、生動的教學氛圍,還能調動學生的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英語是一門工具性極強的學科,學習英語的最終目的就是能夠使用英語與他人進行交流溝通,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將語言融入于實際生活中可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因此,作為初中教師在提高自身英語基本功和文化素養的同時,以科學的教學方法引導初中生正確運用英語,讓初中生理論聯系實際,感受到英語交流的樂趣,從而實現一種更高效、更生活化的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