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麗祥
(江蘇省姜堰區實驗初級中學,江蘇 泰州 225500)
初中數學生活化教學策略探究
嚴麗祥
(江蘇省姜堰區實驗初級中學,江蘇 泰州 225500)
隨著教育的不斷改革,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觀念深入人心,初中數學生活化教學越來越被教師所提倡.教師對于生活化教學的良好開展,有利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進行知識的學習,從而在對知識點有更輕松的理解的同時,可以將所學知識用到現實生活中去,對學生的成長有好處.
初中數學;生活化教學;教學策略
學生在初中階段學習的數學知識是小學階段的進階,教師對學生進行教學的目的在于教授學生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學生可以在不斷的知識學習與思維培養過程中將所學知識不斷運用到生活中去,并用之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對學生的日常生活也有所幫助,因此生活化的教學方式有助于學生對知識有更好的學習和使用,從而提高初中階段數學教學的質量.
初中階段教師講授的知識對于學生而言,大多都是需要系統化記憶的,對其的應用僅限于做題,而要真正實現生活化的教學模式,第一步應在教學的同時,鼓勵學生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例如在教學《隨機事件與概率》一課時,在對課本知識進行講解的同時,教師應鼓勵學生去想生活中有哪些事物和概率有關,從而引導學生說出商場的大轉盤、買彩票等等事件,再通過學生說的這些生活中的事物為學生引入這節課的內容.
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應用題是對基礎知識的綜合應用,學生能否對其良好的解答與學生的思維能力也有很大關系,因此要使學生各方面能力綜合發展,應用題的教學十分關鍵.而教師在教學中若是將應用題的解答與生活情景相結合,不僅會使學生對應用題理解更加輕松,更有助于學生將所學知識與生活情景完美結合,因此教師在為學生指導應用題解答思路時,也應適當將其與生活情景相結合.
例如在教學追擊相遇問題時,教師為學生出一道題目:”操場一圈長400米,小明的速度比小紅速度快1.2米每秒,第一次相遇時小紅已經跑了三圈,求兩人第二次相遇時兩人分別跑了幾圈.”
對于這道題目的解答,教師就應指導學生與生活相結合,假設兩名學生一起去跑步,然后其中一名學生的速度比另一名學生的速度快1.2米每秒,再將接下來的各個條件相互對應,使學生求解這個問題,從而使學生產生一種代入感,而讓學生將題目與生活實際相結合,也有利于學生發現題目中的隱含條件,如兩人的起跑位置不一定相同等,從而在引導學生解題時將題目與生活相結合,使學生深入思考題目中所給條件并聯系生活實際去思考,不僅有利于學生對于題目更好的解答,也有利于學生在生活中碰到類似問題時可以更快更好的解決.
數學的知識點往往具有抽象性,而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而言,其對事物的認知與理解能力仍處于上升階段,因此過于抽象化的知識對于學生而言很難理解,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將抽象的知識點與具體形象的生活中的事物相結合,使學生對其理解的難度不斷降低.
生活化的教學模式,有利于學生將所學知識不斷應用到生活中去,從而使知識真正發揮作用,為學生做出貢獻,因此這種教學模式越來越受人們推崇.本文聯系現階段初中數學教學實際情況,并聯系生活化教學的定義和特點,從鼓勵學生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在解答應用題時與生活情景相結合以及將知識點與生活結合促進學生理解三個方面展開論述,旨在提高初中數學教學質量.
[1]杓進周. 探究初中數學生活化教學策略[J]. 未來英才, 2016(23).
[2]焦讓前. 初中數學教學中的生活化教學策略簡談[J]. 新課程·上旬, 2013(9):138-138.
[責任編輯:李克柏]
G632
A
1008-0333(2017)26-0038-01
2017-07-01
嚴麗祥(1983.8.8-),男,江蘇省泰州人,大學本科,中學二級,從事數學學科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