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伯虎
(江蘇省沭陽縣外國語實驗學校 223600)
初中數學知識體系復雜,知識點之間縱橫連接,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大多數學生不能對數學知識點有效掌握,如在教學中會發現,很多學生都將知識概念背熟了,但是在考試中卻不能有效發揮,這就表示學生并沒有對知識完全消化理解.為此今后的教學中,若是想要保障高效教學,教師還需不斷對初中數學若干知識點強化研究.
“有理數”是學生在初中階段學習的一個重要知識點,在教材中,學生正式學習的第一個章節知識就是“有理數”,由此可以看出,有理數知識是初中階段數學教學的基礎,因此強化這一知識點研究十分重要.首先在進行有理數知識教學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從具體形象中認識理解概念,這是因為對于剛入學的初中生而言,對定義、感念的理解是存在一定困難的,因此只有聯系實際,運用實例,才能保障學生容易接受、透徹理解.如在講解“正負數”概念時,多數學生對于這種具有相反意義的量難以理解,此時教師就可以為學生舉一些生活中常見的例子,如溫度表中零上4℃和零下4℃,這就是具有相反意義的相量,表示為+4℃和-4℃,從而為學生建立全新的有理數認識.其次是引導學生自主發現、歸納運算法則和運算定律,通常情況下,在學生對有理數概念有一定基礎認識后,教師就可以為學生講解有理數運算法則和運算定律知識,而在這個過程中,若是直接為學生講解,讓學生生搬硬套,學生是無法從本質上理解知識的,因此在進行運算法則和運算定律教學時,教師要舍得花時間,讓學生自己總結、自己發現,從而讓學生明確“同號兩數相加,取相同符號,并把絕對值相加,異號兩數相加,取絕對值較大的加數的符號,并用絕對值較大的減去絕對值較小的”的有理數加減法知識概念本質含義.
“方程”也是學生在初中階段學習的一個重要知識點,在教材中,學生整個初一階段幾乎都在學習方程知識,這其中包括“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在進行方程知識教學中,要明確兩個方面的教學目標,第一是理解“消元”和“化歸”,兩種基本方程解題方法.第二根據實際情況針對性解題,體會方程魅力的同時,培養學生轉化思想及舉一反三的能力.針對于方程知識教學,筆者提出兩種教學方式,首先是“問題解決”式教學,也就是指在教學過程中將學生引入到某個教學情境中,從而充分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學習“二元一次方程”知識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提出一個雞兔同籠問題,從而多維度的引導學生思考問題,挖掘學生的潛力,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方程知識.其次是“溫故知新”式教學,在教學過程中,為了幫助學生消除新知識學習的陌生感,教師可以采用“以新代舊”的教學方式,從學生以往知識掌握基礎出發,運用舊的知識引出新的知識.如在學習“二元一次方程”解法知識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對“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進行回顧,在此之上引入“消元”思維方式,這樣往往可以實現更好的教學效果.因此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不斷地對這些知識點進行研究,從而找到共通,從而采用科學的教學方法,推動學生學習.
“函數”同樣是學生在初中階段學習的一個重要知識點,代數式、不等式、方程、數列、排列組合等知識點都與函數知識有一定的關系,因此在教材中,學生進入初二階段就開始學習函數.在進行函數知識教學時,教師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首先是將函數知識與生活相結合,如在教師進行備課時,可以結合函數知識點,引入一些與生活相關的事例,從而讓學生由淺入深的學習數學知識,如在學習“用反比例函數解決問題”知識時,反比例函數是刻畫現實問題中數量關系的一種數學模型,因此在為學生設計反比例函數問題時,教師可以從學生的生活出發,如購物、行車等,從而幫助學生建立函數知識與現實生活之間的聯系.其次加強函數與相關內容之間的聯系,在初中數學學習中,函數知識是貫穿在這個教學階段的,因此若是想要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函數知識,教師就應該通過知識點的研究,從而幫助學生建立函數知識與其他知識內容之間的聯系,如在解代數式時,可以通過變形的方式轉化為函數式;在或者在進行數列問題研究時,也可以使用函數式表示;在解圖形題時,也可以結合函數分析、求解,這樣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將知識點有效地連接在一起,有利于突破教學難點.
數學是學生在初中階段學習的一門基礎性學科,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由于初中教學知識體系復雜,對于學生而言存在一定學習困難,因此教師必須要將落實知識點作為一項艱巨的任務,秉持嚴謹的教學態度,加深知識點研究,從而為高質量的教學提供保障.
[1]楊春霞. 淺談初中數學教學重視學生直覺思維能力的培養[J]. 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2):67.
[2]陳子強. 創新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途徑與方法淺探[J]. 學周刊,2017(36):48-49.
[3]張春金. 淺析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 學周刊,2017(36):59-60.
[4]曲盈. 探究新時代下的初中數學信息化教學方案[J]. 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4(1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