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秀利 徐峰 楊俊
【摘要】專科大學英語教學中,學生兩級分化現象十分嚴重,分層次教學能夠克服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受到廣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視和認可。本文依據梅德明課堂提問層次劃分理論,探索大學英語班內分層次教學的幾個途徑和具體實踐措施,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在課堂中均有相應的收獲,為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鑒。
【關鍵詞】大學英語 分層次教學 探索與實踐
一、引言
在專科大學英語教學中,學生兩級分化的現象十分嚴重,教師往往難以兼顧全體學生。要克服這一難點,課堂有效教學、因材施教顯得尤為必要。而分層次教學,則尊重了學生之間的差異,重視了學生之間的差異,使各層次學生都能夠在各自原有基礎上得到發展。本文依據課堂提問層次劃分理論對大學英語班內分層次教學實施途徑進行探討。在大學英課堂中實施“班內分層次教學”,可將班內學生分成 A、B、C 三個層次,讓不同層次的學生接受與之相適應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能夠收到預期的效果。
二、課堂提問層次劃分理論
依據梅德明課堂提問層次劃分理論,按語言表達功能,可把課堂提問分為七個層次,包括回憶層:回憶、識別所學的內容;轉換層:轉化所學內容的表達方式;解意層:解釋所學內容的實意;應用層:應用所學內容于實例;分析層:分析所學內容的性質、類別和等級;綜合層:綜合所學內容的各類材料,處理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以求解決新的問題;評價層:評價所學內容,以自己的觀點、立場和是非標準來判定和評價其正誤或優劣。
三、實施班內分層次教學的幾個途徑
依據課堂提問層次劃分理論,結合專科學生英語學習基礎和能力,在班內實施分層次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嘗試以下幾個途徑。
1.預習任務分層:教師在充分了解班內學生英語學習基礎和學習態度的基礎上有意識地把本班學生歸于三個層次,并編擬三類不同層次的任務,布置課前預習任務。為低層次學生布置回憶層任務,為中層次學生布置轉換層任務,高層次學生則布置解意層任務。這樣使三個不同層次學生均在課前做好學習準備工作,并在這個過程中各有收獲。
例如:在布置英語課的預習任務時,安排低層次學生預習5-7個單詞,牢記每個單詞的1-2個含義。安排中層次學生牢記5-8個典型的單詞例句和具體用法。安排高層次學生預習課文,劃分課文結構并總結各部分主要內容。
2.課堂提問分層。
(1)課文導入部分的提問分層。以目前本校使用的大學英語教材《新時代大學英語》課本第三冊第五單元“Travelling Around the World ” 為例,由于本課主題是旅游,在進入本單元學習之初,教師可以展示一些自己旅行的照片,隨后提問:
“Do you like travelling? ”
這是一個簡單的Yes/No的問題,可以交給低層次的學生來回答,并進一步幫助他們完善答案,如:Yes,I like it./ No,I dont like it. 或者簡單的Wh問題“What kind of travel means do you know?/Where have you been to?”交給低層次的學生來回答。中層次的學生,則引導他們用2到3句話描述自己去過的景點。高層次的同學,則要求他們談論旅游的好處,此類陳述個人觀點的話題。這樣保證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參與到討論中,并可以在參與過程中激發對英語學習及本單元學習的興趣。
(2)課文精讀部分的提問分層。課文精讀部分,教師可在課前編擬三個不同層次問題進行課堂提問。第一層,語言基礎性問題(教師就句子或段落中的詞匯、短語或重要結構提出的問題)留給低層次的學生;第二層,綜合理解性問題(要求學生在理解全句意義的基礎上,用自己的話轉述原句)則留給中層次的學生,第三層,交際性問題(要求學生討論該語句或該語段的確切含義、目的、情感、及在上下文中的作用或賞析用詞,結構特點等)則留給高層次學生。這樣三個不同層次學生都能夠有機會參與到課堂中,在不同層面上有所收獲或得到鍛煉。
3.作業分層。在給學生布置作業時避免統齊劃一,而是把作業分為三類。低層次學生的作業為牢記8到10個單詞,以此促進學生詞匯量的提高,并克服低層次學生英語學習的懶惰性。中層次學生的作業為重點詞匯的應用,如詞匯選擇題或句子翻譯題。高層次學生則要求他們背誦經典段落,仿寫經典句型。另外,可以分配小組合作任務,使低,中,高三個層次的學生配合合作完成任務,如完成某一話題的Presentation,或者是Role-play 展示。
四、班內分層次教學需要注意的兩個問題
高職高專的大學英語班內分層次教學有很多的優越性,但仍需注意兩點問題:1.班內分層次教學的基礎是準確劃分學生的層次。教師在實施班內分層教學前,應充分了解學生的英語學習基礎和學習態度。因此,需要教師應采用多元手段,多方面了解學生才可進行學生層次劃分。2.應充分照顧學生的自尊心。學生的歸屬層次,教師應做好記錄,但不可在班內公開,以免打擊學生的自尊心和學習積極性。
總之,大學英語實施班內分層次教學,可以保證教學面向全體學生,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充分調動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覺性,不斷提高他們的英語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常欣.大學公共英語分層教學的理論與實踐[J].海南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4).
[2]梅德明.課堂提問句的層次[J].《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學院學報),1986(6):73-74.
[3]孫長順,張云富.試論英語教學的層次提問[J].吉林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1(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