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佳瑩
一、美國職業教育體系
美國的職業教育體系創于100多年前,全國范圍內的職業教育系統于20世紀60年代大體形成,之后的二十年又有了穩健的發展。其現狀可以總結為以下四個方面:管理體制分級管、課程設置重應用、經費來源多渠道、教師資格看實踐。
1. 在課程設置上,保留了課程應用性強且靈活多樣的特點
美國的職業技術學校面向大眾需求,根據社會意識形態設置課程,并與時俱進調整專業門類。其課程設置主要有副學士學位、職業培訓證書課、學徒培訓三大類。
2.在經費來源上,自個人到政府主要是學生個人學費、當地財產稅、州政府撥款和聯邦政府資助四個方面
美國十三年的義務教育中并不含職業技術教育,雖然職業技術教育不屬于義務教育,但仍然不以盈利為目的,而是以當地的財產稅作為學校收入的大頭,約占45%,而學生學費只占8%~10%左右。
3. 教師的資格上,重視教師實踐能力
職業技術教育有別于傳統的高等教育,學校對聘任教師實踐能力的考量優先于學術能力的考量,對有直接工作經驗者也會優先考慮,同時要求上崗人員學過教育學的相關課程。之后,受聘者需要在受聘用期間,按照既定模式學習教學方法、教育學原理、教育心理學等六門必修課程。
二、美國職業教育的四個走向
1.職業教育貫穿整個教育的始終
1970年之后,由“職業教育”“普通教育”和“大學預備教育”相結合的三項舉措在美國全國推行實施,稱為“職業前途教育”,這個舉措的實施有效縮短了普通教育和職業教育之間的差距。三年后,職業前途教育在全國得到推廣,專用的經費高達六千萬美元。此時“職業分段教育”概念得到廣泛應用,即針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實施不同的職業教育。從小學到初中一共是十二年,第一到六年是“職業了解階段”,第七到十年是 “職業探索階段”,第十一到十二年是“職業選擇階段”。
2.升學預備性教育與就業預備性教育統籌
20世紀80年代的美國中等教育遇到了如何協調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的問題。美國中等教育協會調查指出,高中生的輟學率高達25%,未輟學的32.5%的學生即使完成了學業,實際能力也很差。為了提高中學教育的教學質量,“平衡的多樣性的教育”概念被重新提出來。縮小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之間的距離,使二者相互滲透并朝綜合化方向發展,將是美國中等教育發展的基本趨勢。
3.學術性課程與職業性課程結合
時代的進步、分工的細化,使得社會對專業對口型人才的需求量節節攀升,這就要求學校將符合社會需求的職業性教育與傳統的學術性教育統一起來,開設針對傳統式文化教育與職業教育相結合的綜合性課程,并規定學習年限為兩年。其運作方式為學生在學校學習半天的科學文化知識,在就近的職業技術中心學習半天的專門課程,在該職業技術中心學習的課程也算入學分,與科學文化知識的得分一起,算為總成績。此舉得到企業和學生的一致好評。
4.義務教育期間的普通國民教育與社會接軌的企業內部實習相結合
在美國,學校與工商企業界合作,共同對學生進行職業教育的形式稱為“合作職業教育”,亦稱“工讀課程計劃”。學生一半時間接受義務教育階段的普通國民教育,另一半的時間則在工業企業中做實際性的工作,工作與學習相交替進行。
三、美國職業教育對我國職業教育的啟發
重視職業技術教育有益于促進經濟發展。擴大職業技術教育在經濟發展中的促進作用是美國既定的職業技術教育的一大目標。追蹤畢業生就業信息調查,把教育與就業、再就業緊密聯系在一起。重視學校與工商企業的合作。
參考文獻:
[1]上海輕工赴美職業教育考察團.美國的職業教育[J].上海輕工業,1998(1).
[2] 蔡 燕.中美職業教育師資培訓模式的比較研究[D].武漢:湖北工業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