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廷玉
【摘要】以往的初中歷史課堂,教師所采用的教學方式是以講解、概括為主的“注入式”教學方式,學生是處于被動學習狀態的聽眾,對教師所講解的教材內容進行傾聽之后進行死記硬背。這樣的教學方式使本應生動風趣的歷史課堂變得枯燥乏味,學生缺乏學習的興趣,感覺歷史學習是一種負擔,學習效率也是異常低下。因此,通過采取靈活生動的教學方式,促進趣味性歷史課堂的構建,培養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是當前廣大歷史教師所應重點關注和關心的話題。
【關鍵詞】初中歷史 學習興趣 現代多媒體手段 課堂疑問 課外實踐活動
【中圖分類號】G63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0-0049-02
興趣是學生展開一切學習行為活動的源頭和動機。有了興趣,學生才會精心投入,并體驗到學習的成功感和愉悅感。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可以讓學生覺得歷史學習是一件輕松愉悅的事情,學起來既輕松又趣味盎然,歷史學習效率也會達到高效化、令人滿意的效果。因此,作為初中歷史教師,我們要十分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讓學生可以興致勃勃、興趣盎然學習此門課程。
下面,筆者就結合自身多年的教學實踐,對初中歷史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途徑進行幾點個人意見和感悟的闡述。
一、結合現代多媒體手段,創設直觀教學情境
傳統的歷史課堂教學,教師都是直接用口頭講解的方式向學生傳授歷史教材中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意義等知識點,學生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被當作吸收知識的容器,這導致學生對歷史學科的學習興趣變得淡薄,對于某些具有抽象性和復雜性特點的歷史知識,也難以在短時間內有深刻的感知與認識。而現代信息技術,則可以打破傳統教學手段的弊端,它具有簡潔靈活、直觀直觀、動感性強的特點,將其運用到歷史課堂教學中,可以使歷史教材中紛繁復雜、深奧難懂的歷史知識變得簡單直觀、形象生動,有利于激發學生歷史學習興趣,調動學生興奮的學習情緒。因此,在歷史教學中,我們就可結合現代多媒體手段,在課堂教學中為學生創設直觀的教學情境,以此充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促進學生對歷史學科知識的深層次感悟和理解。
例如,以《甲骨文與青銅器》這一課為例,在講解這一課內容時,一上課,我首先給學生播放了由F4演唱的歌曲《流星雨》,從而營造出和諧溫馨的教學氣氛,舒緩學生情緒,接著順勢設疑“在人類文明不發達的遠古,人們如果遇到了流星雨這種他們無法解釋的自然現象會如何做呢?”由此引出話題“甲骨文的含義”。隨后,在對文本內容的講解過程中,我又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了甲骨文、青銅器的圖片,讓學生直觀觀看甲骨文、青銅器的相關資料。這樣,我通過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從影、音、像多角度地營造了直觀情境,使學生感覺如臨其境,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使學生對甲骨文和青銅器有了更為清晰、透徹的感知和了解,有利于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加強學生振興中華的歷史責任感。
二、巧妙設置課堂疑問,誘發學生的思考興趣
平鋪直敘的講解和陳述,既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難以讓學生準確把握課程重點內容。[2]而設計啟發性問題,則可以讓學生產生強烈探究問題答案的欲望,當學生通過自己思考或經教師點撥得出正確答案后,會有豁然開朗的學習感受和輕松解決問題的成就感,這無疑會有利于進一步激發學生進行主動學習的動機,使學生產生積極參與課堂學習活動的動力源泉。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我們要盡量避免反復平鋪直敘的講解的陳述,而是要巧妙設置課堂疑問,以此來誘發學生的思考興趣,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
例如,在對“蔡倫發明造紙術”這一知識點進行講解時,除了課本知識,我們還可結合這一知識點引申出下面問題:蔡倫發明造紙術的原因是什么?在造紙術發明之前,人們是靠什么來書寫的?如此,能極大地誘發學生的思考興趣,當對這兩個問題得出合理的答案之后,學生對于蔡倫發明造紙術這一知識點,了解和認識的程度會更深一步。課件,與平鋪直敘的講解式教學方式相比,這種設置疑問的方式更能激發學生的思考興趣,在學習效果上,也是優于傳統教學方式的。
三、開展豐富課外實踐活動,體現歷史課程開放性特征
課外實踐活動,即根據課堂教學內容,結合具體活動主題,選擇合適活動陣地,以學生為活動主體組織的課堂以為的實踐活動。[1]它具有開放性、實踐性、靈活性特征,方式新穎有趣,內容豐富多彩,既能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實踐機會,鍛煉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也能有效激發學生對歷史信息進行探索的興趣。因此,我們要積極利用好課外實踐活動這一形式,來充分激發學生對歷史課外活動的參與興趣,并以此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例如,以《社會歷史小調查》這一課為例,因為近代歷史距離現代學生的生活十分遙遠,于是,我組織學生開展了一項課外實踐活動,希望學生可以近距離感受身邊變化,讓學生親眼見證社會的進步。課外實踐活動的任務為:要求學生以組為單位,選擇一個與社區發展有關的調查對象,各自擬定一個調查名稱和調查提綱。調查活動主題有:不同歷史時期社區物業發展情況、不同歷史時期社區教育發展情況、不同歷史時期社區成員情況等等。這樣,我通過組織學生開展這一課外實踐活動,使學生的學習場地由封閉式的教室轉向了開放式的社區,充分激發了學生對歷史信息進行探索的興趣,而且,也能有效培養學生克服困難和團結互助的優良品質。
綜上所述,作為初中歷史教師,我們要高度重視學生學習興趣這一因素,并且積極探究各種行之有效的策略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學習歷史知識時,覺得十分輕松而且趣味盎然。
參考文獻:
[1]于盈盈《中學歷史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東北師范大學2010-05-01
[2]于秀蘭《情境教學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山東師范大學2013-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