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芳
【摘要】閱讀教學近幾年來引起教育界的關注和重視,特別是在中考中,閱讀的分值占了很大比重,這也就要求我們的教師在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上下功夫。要通過閱讀教學,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首先,要明確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目標,其次,是調查分析學生閱讀現狀與難點,最后,努力探索突破難點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新課程 語文 閱讀教學 現狀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6-0082-02
一、閱讀教學的現狀與難點分析
閱讀是一個人生存的必備本領,是人們生活、學習、工作必不可少的基本能力之一,閱讀能力的培養不僅在課內,而且要緊密結合課外閱讀,閱讀教學不僅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認知能力、理解能力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活動能力,要在閱讀中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這些理論有的是在實踐中得到有效的利用,有些也只是理論上達成共識。但是目前閱讀教學的現狀并不樂觀,普遍存在著四個誤區。
1.理念錯誤
我們的閱讀有一個理念,希望通過對少數經典范文反復咀嚼,讓學生做到舉一反三,讀懂天下所有文章。然而,實踐告訴我們,這是根本不可能的,對大多數學生來說不是舉一反三,二是舉一反一,沒有相當大的閱讀量,要經驗沒有經驗,要積累沒有積累,什么也談不上,閱讀教學不應該只是“深挖洞”,更要“廣積糧”。
2.主體地位缺失
學生應該是閱讀教學中的主人,教師是組織者、參與者和協調者,但是,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總是扮演高高在上的統治者和終結判官的角色,答案的唯一性和權威性仿佛就是法律條文規定的,容不得學生的絲毫更改,正因為如此,我們的閱讀教學缺少寬松的氣氛,很少有學生享受到探索發現的愉快,課堂上老師講得吐沫飛濺,口干舌燥,學生卻聽的疲憊不堪。
3.程序不科學
閱讀教學本應是課前緊張特后愉悅,課前學充分預習,質疑生問難,課上師生合作釋疑,其樂融融,課后根本不需要大量做練習,反復機械的操作。然而,現在卻顛倒了,課前輕松,預習名存實亡,課上緊張拼命做筆記,一頭冷汗,課后痛苦,不得不面對大量的習題。
4.自讀環節落空
學生課業負擔過重,使得閱讀這種創造性的思維被機械、繁瑣的練習所取代,又加之學生很少或根本不看課外書,長此以往,自讀環節的缺失使得學生的自讀能力無從實現。
二、閱讀教學的難點突破
1.轉變教育觀念,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轉變觀念是每個語文教師必須具備的意識,教師要營造平等民主的學習環境,打破師道尊嚴的教學專制,實現教學的民主化。
首先,提倡平等地參與課堂的雙邊活動,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有師生之分,無尊卑之別,特別是在文學作品的評析中,“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發言,不求成熟與完善,使其平等參與到教學中來。
其次,在教室內創造一種平等的民主氛圍,對置身其中的學生的主體意識具有潛在的內化作用,教師可以在教室張貼著一些條幅,諸如“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先做教師的論敵,再做他的朋友”……教師講課時,除了必須板書時在講臺上,其余時間可以靈活地在學生中間講課,給學生一種平等的感覺。
再次,讓學生平等參與評價,教學相長,學生對教師的教法最有評價權,教師把評價的權利下放給學生,接受反饋信息,及時調整教學。
2.優化閱讀教學方法
教學有法,但教無定法。教法的優劣主要是看這是否有利于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發展學生的潛能,要使學生主動學習,教師在課堂中采用的教法一定要生動、形象、靈活多樣。如啟發談話法、對比閱讀法、自讀答問法、游戲活動法等等,針對學生實際依據教學內容特點,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通過新意的刺激來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致,創設愉悅的氛圍,喚起求知欲,望強化學習的動機。
3.留給學生主動閱讀的時間
為了更好地進行教學,教師課前要留給學生預習的時間,讓學生利用手中的工具書和資料自學,如果學生沒有養成預習的習慣,就要舍得利用課堂時間培養預習的習慣。預習前,教師要向學生提出具體目標,要引導學生在讀上下功夫。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只有多讀才能如其意,預習做扎實了對整個閱讀教學具有磨刀不誤砍柴工的功效,為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課堂上也要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思考,孔子說過:“學而不思則罔”,只有給學生充足的時間,才可以理解質疑,進一步評析鑒賞,最終達到以書為我用的目的。要培養學生真正的閱讀能力,還要把課內和課外的閱讀有機結合,重視課外閱讀,利用課外時間開設閱讀課、做讀書筆記、輪流演講、百科知識競賽等活動,也可以在假期間開展假期讀書比賽等活動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讓課外閱讀與課內閱讀相得益彰,共同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
另外,語文教師還要善于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如投影錄像,多媒體等,這些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不僅有生肖,還有動畫效果,把一些枯燥的閱讀教學內容演化成有聲有色,有像的生動形象,東西,從而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同時還可以激發學生的創造能力。
自語文新課程標準實施以來,很多老師還沒有完全適應,這導致語文閱讀教學的效果很不理想。因此,要想提高語文閱讀教學的效率,必須轉變傳統的閱讀教學觀念,注重對學生創新力、想象力的培養;改變以往的教學模式,豐富閱讀教學方式,增強閱讀教學的生動性與互動性,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豐富學生的閱讀內容,激發學生對閱讀的渴望,從多方面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虎二偉,孟福利.新課程背景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研究之我見[J].讀寫算,2012.
[2]李占國.新課程理念下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研究[J].快樂閱讀,2011.
[3]賴喬輝.拓展閱讀教學三維目標的空間——對新課程背景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思考[J].現代語文,2012.
[4]張鳳軍.新課改背景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新課程,2011.
[5]涂艷.新課程背景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方法的探討[J].時代教育,2012.
[6]張沖.新課改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學實踐研究[J].新課程學習,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