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麗敏
【摘要】語文是初中教育體系當中的重要基礎學科,對于學生的理解能力、語言能力等都有重要的基礎性作用,因此必須注重初中語文教學方法中的創新與相關實踐。本文從初中語文教學方法中存在的問題著手開始闡述,并分析了相應的實踐創新方法,對于初中語文教學的創新發展有一定參考借鑒意義。
【關鍵詞】初中語文 教學方法 教學創新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6-0134-02
一、前言
初中是學生各方面能力迅速提升的時期,同時也是學生的思維處于比較叛逆的時期,因此這段期間是否能夠以更加創新的方法對學生進行語文教學直接影響著學生的語文學習質量和效率。從現在初中語文教學現狀來看仍然存在諸多缺陷和弊端,必須采取一定的創新實踐方法進行調整,不斷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與語言能力。
二、初中語文教學方法中存在的問題
雖然我國的新課程改革已經開展有一段時間,但是初中語文教學當中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課堂交流方向比較單一,課堂交流仍然主要集中在從教師向學生的單向交流,教師主要扮演知識的傳輸者,而學生主要擔任被動接受的角色,學生的學習過程缺乏充分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第二,課堂的教學過程中,大部分時間都是教師自主進行講解,而很多教師認為課時緊張而要講授的內容過多,因此留給學生的思考的時間和機會較少,而初中又是學生思維相對發散、創新能力培養的黃金時期,教師的這種課程安排大大削弱了其自主創新意識的培養和發展。此外,語文教學環節中的寫作練習也大大遏制了學生的自主創新意識,因為目前初中語文寫作練習題目較為局限,教師為了讓學生在考試過程中獲得更高的分數對于文章結構甚至都有嚴格的規范,文章的主題立意也中規中矩缺乏創新,這樣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寫作精神就被日益磨滅;第三,教師對語文教材中課文的引導理解也十分不充分,學生對于課文內容的語言、情感、層次理解不到位導致在個人寫作中也無法有效的、創新性的產生借鑒,無法真正提升個人的寫作能力、理解能力和語言能力。以上只是凸顯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較為矛盾的問題,根據不同學校教育水平的區別,語文教學的其他方面也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問題,都是亟待調整和解決的。
三、初中語文教學方法實踐創新方法
1.創新語文教材編排
從語文教材編排的現狀來看,其編寫仍然具有較為明顯的側重點,每個年級的教材都隨著學生的年齡增長和認知能力的提升而有不同的教學傾向,因此教師在教學計劃撰寫與課堂開展的過程中也應當根據學生不同階段展現出來的學習能力和心理特征以及教材不同的編排因地制宜的采用不同的教學模式。同時,教師還應當在課本課文的基礎上,結合自身教學的實踐對課堂教學作出一定的改革創新。除了課本知識方面的教學,教師還應當關注學生口語表達能力與交際能力的提升,因為語文作為一項基礎教學學科,其最終目標是為了更好的書面與口頭溝通交流而服務的,如果學生無法有效提升自己的交際能力,那么意味著語文教學沒有收獲其預定的目標,因此教師需要關注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在課堂環境中為學生提供更多的相應的鍛煉機會,并有意識的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關注他人的交際表達,不斷提高自己的表達能力。
2.培養學生語文學習熱情
初中生正處于較為叛逆的時期,其學習成績和學習興趣直接相關,并表現出十分明顯的正比例關系,即學生對某一科目越感興趣,所付出的努力以及預期獲得成績就可能越高,因此培養學生對于語文的學習熱情成為改革初中語文教學方法的重點舉措。培養學生對于語文的學習熱情的方法多種多樣,例如從課程形式著手進行改造,以學生更加喜聞樂見的形式進行課文教學,例如由學生分角色朗讀或者扮演,以此方式演繹文章內容,又比如多媒體工具在課堂中的引入和應用,以圖片、音頻、視頻等形式豐富課堂知識傳輸渠道,以多媒體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參與程度,從而不斷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熱情,只有這樣才能更好促進語文教學效率和質量水平的提高。
3.營造創新型課堂氛圍
創新能力對于學生的學習以及日后走上社會的工作崗位都是大有裨益的,而初中正是學生創造能力和創新意識迸發的階段,在這個時期內,教師必須重視學生自主創造的發展,而不能扼殺其創造的激情和想象能力。具體到初中語文的教學環節而言,教師應當在課堂中提出更多發散性的問題,并對學生創新性的回答給予鼓勵和認可,而不應該只是依照教學大綱上面的所謂標準答案來限制學生的思維發展,同時教師還可以布置一些具有創新性和思考價值的題目,讓學生自主發散寫作,不應該以考試評判作文優劣的標準來局限寫作思路的發散。
4.提高教師自身教學素養
教師是整個課堂的引導者和主導者,盡管新課改要求教師盡量轉變自身的角色,減少對于課堂的主導,而是給予學生更多的發揮空間,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教師仍然在課堂環境中占據不可替代的地位,因此改革初中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和步驟就在于教師自身修養的提升。教師應有能力利用自身的語言教學素養來激發學生的語文想象和學習主觀能動性,并從學生思維深處激發其探索求知的欲望。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前能夠進行較為充分的課堂準備,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態和學習能力因材施教的設計不同程度的問題,激發每個學習層次的學生共同思考,盡量以發散性的提問來代替直接講解,給予學生更多的思考空間,引導學生獲得更多啟發。
四、結論
初中語文是學生整個學生生涯中語文能力、理解能力和寫作能力重要的奠基階段,然而從目前的教育現狀來看,初中語文教學嚴重影響了學生自主思考能力與自主創新精神的培養和發展,對于其未來的職業發展和個人成長都是十分不利的。因此必須采取創新語文教材編排、培養學生語文學習熱情、營造創新型課堂氛圍以及提高教師自身教學素養等手段不斷提升初中語文教學效率與質量水平。
參考文獻:
[1]馬列鋒,張檸. 淺談初中語文教學對創新能力的培養[J]. 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中旬),2014,12:69-70.
[2]周崢剛. 初中語文教學創新的方法研究[J]. 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09:178.
[3]路靜. 淺析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創新方法[J]. 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07:100.
[4]梁雯雯. 芻議初中語文教學創新的若干方法[J]. 才智,2015,2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