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剛
【摘要】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與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演化,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的信息化教育不斷沖擊著傳統的基礎教學模式。在當今的教育發展過程中,信息技術如何更好地適應時代的發展,融入到現代化的教學模式中是我們面臨的一個必然教育建設趨勢,也是提高學生信息化技能,培養學生綜合品質的重要發展手段。高中是學生學習體系養成和能力提升的關鍵階段,高中教師在具體的教學實施中肩負了重要的發展責任,是教學的引領者也是信息技術與教學實踐合理融合的開拓者。因此,研究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是一個先進的時代命題。
【關鍵詞】信息技術 高中教學 應用實踐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6-0146-02
一、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主要理論研究
1.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所謂建構主義就是指學習者學習的知識不是單純的通過教師的傳授獲得的,而是在教師教授的基礎上,學習者在一定的學習背景下,通過教師、同學或家人的幫助,借助一定的學習工具和學習資料,主動獲取知識、積極思考的學習過程。它強調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新性,強調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
建構主義主張學習者以自身的經驗為基礎建構學習情境,因為每個人對待客觀事物的觀點不同、經驗不同,因此,他們更容易產生不同的學習經驗,從而創設出不同的學習情景。建構主義認為教師應該成為學生的引導者、幫助者和促進者,而不再是權威的教授者,要幫助學生養成獨立學習的習慣。
2.認知主義學習理論
認知主義學習理論有兩大主要觀點,一種是通過柯勒的頓悟實驗總結出的,學習是頓悟的過程,不是犯錯誤的過程。另外一種是布魯納的學習發現論,主要強調學生的內在動機和主動探索精神,強調學習過程,而不是學習的結果,強調學生的直覺思維。因此,要想將信息技術有效的應用于教學實驗中,必須充分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直覺思維和創造性思維,為遷移而教,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例如,充分運用教學視頻,教學課件輔助學生們學習,把教師的教案變成學生的學案,進行學生的意義學習,注意新舊知識的合理銜接。
二、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策略研究
1.巧設情境,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對于大多數高中生而言,學習的興趣性與自主性是學生學習成績提高的關鍵所在。利用信息技術教學必然要用到多媒體工具,當進入教室時如果學生的心情是愉悅的,學習熱情是高漲的,這時教師要充分把學生的這種學習熱情帶入到課堂的整體教學中,通過教師的指導,引出課堂的學習情境,進行合理的學習導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那么整個課堂便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在進行“函數性質”講解時,由于本節課知識點重要且教學內容復雜,圖形較多并且不易理解,因此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可以結合教學課件輔助學生進行充分的理解。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制作函數圖像的動態變化視頻,幫助學生形象生動的理解函數圖像變化與函數性質之間的有機聯系。
2.注重過程教學,激發學生的創造思維
激發學生的創造思維和創新精神是信息技術應用于教學實踐的主要目標之一,其主要的實施策略便是在教學的過程中獨立思考、有效引入,讓學生在原有的學習基礎上,主動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例如在進行“含有未知數的等差數列求和”時,除了按照等差數列的性質將帶有未知數的公式列示出來,還可以賦予未知數一個特殊的值,這個值一般為“1”或者是“0”,通過特殊值求出特殊的結果,最后進行整個公式的代入求值。從而讓學生發現教學過程的整體特點,激發學生的創造思維,讓學生及時掌握全新的學習方法。
3.動態學習,做到更好地掌握與突破
利用計算機技術進行教學實驗,顯著的優點便是可以使抽象的學習概形象、具體、直觀的展示出來,改變傳統的板書教學模式,利用電腦技術繪制動態圖形、制作教學視頻,將聲、形、字、畫有機的結合起來,加強學生的整體印象,從而更有利于學生掌握學習重點和突破學習難點。
比如在進行“立體幾何圖形證明”授課時,圖形的位置關系,復雜圖形中的角角關系,線線關系,角與線之間的結合關系都可以通過多媒體進行動態的展示,方便直線的增加或刪減。這樣不但避免了圖像標注時的雜亂無章,也容易讓同學們得出教學結論,充分掌握立體幾何圖形的證明方法,讓同學們可以更加直觀的接受新知識,理解新內容。
4.巧設問題,引導學生積極探究
在傳統的學校教學中一般很注重教師的主體地位,學生的參與性不夠,學習積極性不高是突出的發展問題。因此,在現代化的教學模式下,我們要借助信息技術為學生們營造良好輕松地學習環境,創設豐富的學習情境,巧設教學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和學習積極性,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積極探索,實現主動性教學新模式。
例如在學習“等差、等比數列”的概念時,可以借助多媒體展示等差、等比的概念推斷過程,給學生留出充足的思考和想象空間,讓學生通過多媒體展示進入學習情境,提出學習問題,并且通過探究解決新問題,獲取新知識。
三、結語
本文利用資料分析、理論研究等方法對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做出了具體的闡述和分析。在現有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基礎之上,重點研究教學實踐過程,以教師和學生為導向,從課程理念、課程實踐等具體的實踐過程出發,對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具體的分析和設計。但是要想實現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合理應用,必須做到舉一反三,辯證對待,這樣才能提高教學質量,推動現代化教學方法的不斷創新與發展,從而提高整體教學效率與教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