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醫用化學是一項專業基礎、文化教學課程,與臨床醫學實踐有著直接
化學是一門綜合性學科,而醫用化學是臨床醫學與化學的綜合,在醫學專業教學中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在醫用化學研究中還需要創新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方法,在醫用化學教學中傾向臨床醫學實踐,進而引導學生能夠將所學知識應用在實踐中,提升教學效率。
一、現階段醫用化學教學中的不足
(一)學生方面
據調查,多數學生都表示:化學是一門重要的知識學科,在教學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并且存在于我們生活之中,有著直接的聯系;但是想要學好化學,卻有一定的難度,尤其學習醫用化學這門課程。其實,學生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思想認知,主要還是因為他們缺少正確的學習方法與習慣、缺少自主性而使得醫用化學學習具有一定的困難。
(二)教學實踐安排
現階段,醫用化學教學時間普遍不足,以某校為例,該校使用教材根據72學時進行編排,但是由于教學時間緊張,進而將化學總學時縮短為32學時,這將直接造成教學學時的不足,此外,教學時間上將兩節并為一節,并且學生人數較多,由于教學時間的限制,使得教師無法兼顧每一名學生,這將直接造成教學效率的降低。
(三)教材安排
相對于傳統教材內容,雖然現代教材內容有所改變,在一定程度上與教學要求相符合,但其中仍然存在不足。主要表現在:第一,注重理論知識教學,一些概念知識依然教學復雜,抽象化。例如:“物質的量”與“摩爾”概念、碳碳雙鍵、π鍵等內容,就會讓學生產生疑惑,難以掌握,進而認為化學知識難懂;第二,教材內容在編排上需要進行調整。例如:在第一章內容安排中,需要從學生的興趣入手,將基礎簡單知識作為開章內容,讓學生更有信心學好后續內容。在第一章中安排:物質的量一課,該課知識點具有一定抽象性,沒有與教學實現銜接,學生掌握起來具有一定的難度。如果在第一課中學生就沒有較高的學習興趣,那么在后續教學中,教師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時間;第三,內容知識涉及范圍廣,但是并未與臨床知識相銜接,加之教學時間的限制,給教師教學帶來了較大的壓力,在整學期中,教師只顧化學知識點的教學,而沒有為醫用化學奠定基礎,將醫學聯系拋之腦后。
二、打破傳統教學理念,將醫用化學趨向于臨床醫學實踐
針對傳統教學中的問題,主要由于傳統教學影響嚴重,因此,教師需要打破傳統教學理念,將理論知識轉為實踐教學,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理論與實踐結合,將醫用化學轉向臨床醫學實踐。在教學中凸顯“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將臨床醫學與實際生活相融合。接下來,筆者根據多年實踐教學的經驗,就醫用化學趨向臨床醫學實踐方法分為幾點。
(一)激發學生的參與性,做好復習
盡管化學學時在教學時間上有限,但是教師在教學中也要抽出一定的時間復習,鞏固學生知識結構,激發學生的參與性。
在化學復習過程中,教師需要做好化學知識的連接。例如:化學方程式、有機物官能團、結構等。教師在掌握學生的知識結構條件下,有針對性的教學,知識點相互融合,分層復習模式,鞏固學生的知識結構。具體教學順序為:知識二次講解——深度——提升,對已經掌握的學生起到鞏固的效果,對之前沒有掌握的學生起到再次學習的作用。教學復習能夠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后續學習奠定基礎,進而提升教學效率,實現向臨床醫學實踐的轉化。
(二)引導學生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
古人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引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相對于教師每道題講解更有效,對學生學習具有幫助性效果。首先教師引導學生怎樣預習知識、而后怎樣記住知識、重點難點整理、應用等,讓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在課堂中需要做到眼睛看準、耳朵聽好、動手記好,根據教師本節課所講,自己學會總結,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例如:比較法、列表法等,將知識點進行有效的融合,學會將所學應用在實際問題中,達到學以致用的學習效果。
(三)提升學生實踐技能
針對以上問題,想要醫用化學傾向臨床醫學還需要與實踐相結合,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化學與醫學的聯系,打破傳統教學模式、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1.教材與學生實際相融合
教師需要全面了解教材內容,掌握教材中的重點難點、知識結構,科學合理的進行教學規劃,但是教師要注意時刻圍繞學生為核心,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展開教學,教材中與臨床醫學知識點沒有關聯的知識點可以選擇性忽略,以幫助學生降低學習壓力;此外,在講解臨床醫學知識點時,教師要與生活實際相連接,通過生活中的案例更方便學生理解。
2.與臨床醫學相結合
生活是人們最好的教師,生活化教學也是一種教師常用的教學模式,并且經過實踐證明,學生的參與性較高,有著濃厚的學習興趣。在醫用化學教學中,教師需要結合醫學實踐、社會熱點事件。通過實際案例展開化學教學,這樣一來,學生就會認識到化學與醫學的存在,同時激發學習興趣,提升教學效率。通過與臨床醫學相結合,也能夠讓學生明白生活中存在的化學現象,同時提高學習興趣,愿意將更多的時間投入到化學研究中,為后續學習奠定基礎,也為今后醫療行業發展奠定基礎。
3.注重實驗教學,提升操作技能
化學知識概念中會有一些知識點較為抽象化,學生理解起來較為困難,這時,教師就可以通過實驗教學進行概念解釋。另一方面,化學實驗中一些實驗現象能夠極大的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也對今后工作崗位實踐具有幫助性作用,通過實驗教學,能夠提升學生實踐動手操作能力,進而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兩全其美,由此可見,化學教學中注重實驗教學是有必要的。
實驗教學是化學教學中必不可少的教學環節,也是最為重要的知識內容,將抽象化的知識點變得更為具體化,打破了傳統教學中的不足,有效的將醫用化學傾向臨床醫學教學,凸顯了醫用化學在醫學教育中的理論課程、專業基礎的意義,實現教學效率的提升,確保教學質量,這也是傳統教學中所不能代替的,更好的為我國醫療衛生行業培養源源不斷的人才,推動醫療行業發展。
三、結語
總而言之,醫用化學傾向臨床醫學是教育教學發展的必然,將理論與實踐相融合,打破了傳統以理論知識為主的教學模式,充分體現出學以致用的教學理念,為學生今后工作發展奠定前提基礎,對學生起到幫助性作用。筆者分別從:現階段醫用化學教學中的不足、打破傳統教學理念,將醫用化學趨向于臨床醫學實踐,兩方面進行分析,希望對醫用化學實踐教學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羅正超,李玉晶,薛力荔,秦睿,張麗麗,王玲.高職高專《醫學化學》課堂教學探索[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5(03).
[2]王琦,許建新,朱莉靜,劉俊,李金生.高職高專醫學遺傳學課程建設探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4(35)
[3]韓雪,李佳佳,王寶君.高職醫用化學的教學現狀及對策探討[J].價值工程,2014(08).
[4]張文軍.開放教育中醫用基礎化學教學初探[J].科技信息,2013(02).
作者簡介:
張麗娜,女,漢族,天津人,職稱:助教,碩士研究生,單位:遵義醫藥高等專科學校, 研究方向:生物有機化學及有機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