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宗華
【摘要】為減輕學校辦學負擔,校方責任保險應運而生,全面推進校方責任保險,勢在必行。利用保險工具處理學校發生的安全責任事故,防范和化解校園安全事故責任風險,維護學校正常教育教學秩序,保障在校師生的權益,維護校園安全穩定。
【關鍵詞】推進 責任險 維護 安全
【中圖分類號】G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7-0194-01
校方責任保險是在校學生在校園內或者在學校組織的活動中發生意外事故時,以學校對學生依法應負的賠償責任為保險標的保險。學校對學生依法應負的賠償責任通常指:在學校活動中或由學校統一組織或安排的活動過程中,因校方疏忽或過失導致注冊學生的人身傷亡,依法應由學校承擔的全部或部分直接經濟損失賠償責任。
近年來,校園師生人身傷亡事故時有發生,不僅影響了學校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也給學校帶來各類法律糾紛,甚至影響校園穩定。意外傷害風險的沖擊,讓學校安全管理工作任務變得復雜艱巨。由此,為減輕學校辦學負擔,校方責任保險應運而生。利用保險工具處理學校發生的安全責任事故,有利于防范和化解校園安全事故責任風險,維護學校正常教育教學秩序,保障在校師生的權益,維護校園安全穩定。那么,校方責任險如此之重要,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應如何全面推進校方責任保險,積極維護校園安全穩定呢?
一、加強領導,提高認識
每年秋季開學前,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必須組織召開專題會議,要求各校充分認識校方責任險化解學校安全工作風險、有效維護學校利益的重要意義,加強對校方責任險工作的領導。并做到從上到下逐級成立校方責任險領導小組,教育局下設辦公室,各學校要指定一名領導負責分管校方責任險工作,并有專人負責,承擔起校方責任險的投保、報險和理賠等事宜,做好學生及家長、保險公司、主管科室的溝通與協調工作。
二、全面推進,加強落實
為積極有效地防范和妥善處理師生各類傷害事故,保護師生和學校的合法權益,根據《保險法》、《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教育部、財政部、中國保監會關于推行校方責任保險,完善校園傷害事故風險管理機制的通知》(教體藝[2008]2號)和《浙江省教育廳、中國保監會浙江監管局關于積極推進校(園)方責任保險工作的通知》(浙教裝[2006]147號)、浙江省教育廳《關于開展浙江省校(園)方責任保險工作的實施意見》(浙教裝[2006]33號)及浙教辦技[2012]130號《浙江省關于對校(園)方責任保險的保費和保額調整方案的通知》的文件精神。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要求所有下屬中小學、幼兒園學生必須確保100%參加校(園)方責任保險。同時,根據2007年出臺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要求校方責任險由政府埋單,《意見》規定:所有學校都要建立校園意外傷害事件的應急管理機制。建立和完善青少年意外傷害保險制度,推行由政府購買意外傷害校方責任險的辦法。校方責任險保費全額由財政支出,保障校方責任險保費的足額到位,減輕學校公用經費緊張的問題。
三、規范操作,確保穩定
政府為學校投保校方責任險后,一旦學生在校園內或學校統一組織的活動,包括體育課、課外活動、春游、夏令營和各類社會實踐活動等過程中發生保險責任事故,將由保險公司向受害學生提供賠償。這項為學校安全提供的責任保險,初衷是為了完善學校和校外活動的安全管理制度。學校與保險公司簽訂校方責任險合同后,要按保險合同要求規范操作,保證投保、報案、理賠等各項工作順利進行。一是出險后要及時報案。學生在校內或在由學校統一組織的校外活動中發生意外傷害,班主任必須及時向負責校責險工作的領導匯報,領導要安排具體負責人務于48小時之內向保險公司報案,不得擅自臆斷責任承擔情況,遲延或不報。報案后,要根據事態發展情況,按照《校(園)方責任險條款》中賠償處理章節中的要求與保險公司協商賠償事宜。二是做好學生變動信息的更變與上報。經與保險公司協商,在保險期間內學生無論哪所學校給參保,本市內流動均有效。外地學生轉入本市的,學校必須增加上報,否則該生如果出險,不能得到賠付。三是做好保險理賠協商事宜。學生在校出險后,與家長協商解決糾紛時,學校必須及時與保險公司理賠人員進行溝通,避免理賠糾紛。出現按保險合同保險公司應當受理和理賠而保險公司拒絕受理和理賠的情況時,要在規定時限內及時與教育局主管科室及經紀公司聯系。學校不按要求操作導致無法理賠由學校自行承擔責任。
綜上所述,全面推進校方責任保險,勢在必行。所有中小學、幼兒園都要高度重視,進一步做好校方責任險,積極維護校園安全穩定,確保學校教育教學秩序的正常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