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芳
【摘要】隨著現代教育發展中人們對于藝術發展的重視,舞蹈作為一種高雅的藝術,通過身體的表現力和感染力傳遞出其所特有的魅力。舞蹈通過形態肢體的傳遞表達舞蹈者內心的情感世界。本文通過對舞蹈教學中情感表現力的概念闡述的基礎上,重點分析了舞蹈教學中情感表現力的培養方法,總結了其現實意義,對于相關人員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舞蹈教學 情感表現力 教學方法 培養分析
【中圖分類號】G633.9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7-0218-01
一、舞蹈教學中情感表現力的培養闡述
隨著我國舞蹈教學的發展和進步,情感表現在舞蹈教學中起著更加重要的作用。舞蹈不僅通過舞臺上肢體的表現力渲染舞蹈的藝術魅力,更傳遞著舞蹈的情感力。情感表現力作為舞蹈教學中關鍵的部分,對于學生的形體訓練起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只有不斷重視舞蹈教學中情感表現力的培養才能不斷提升舞蹈藝術教學效果,為國家文化事業的發展進一步添磚加瓦。
二、關于加強舞蹈教學中情感表現力的培養方法探析
1.加強舞蹈者對于舞蹈作品的理解
在舞蹈教學中,必須加強舞蹈者對于舞蹈作品的顯示理解力。在實際教學中,仔細揣摩每一個動作所代表的情感,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不斷挖掘舞蹈動作中所蘊含的實際情感。在探索舞蹈作品的情感表達力的基礎上,研究舞蹈動作的歷史背景、發展過程等等人文內涵,才能深化對于舞蹈的理解力,從而在實際的教學中更加得心應手,進一步提升自身的欣賞審美水平。
2.注重培養學生的審美藝術能力
在舞蹈教學中,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藝術審美能力。每一個舞蹈作品都蘊含著十分深厚的人文情感和內涵,優美流暢高雅的舞蹈動作能進一步提升學生對于作品的欣賞水平和理解水平。通過培養學生的藝術審美能力,在音樂氛圍的影響和陶冶下,進一步升華學生內心的情感世界。使得學生在作品欣賞過程中,全身心的投入到作品中,用心去感受和理解。在欣賞過程中盡情的發揮自身的想象力,潛移默化的提升學生自身的藝術審美能力。
3.開展學生的藝術社會實踐活動
通過開展日常的美術展覽活動和學生日常的社會實踐藝術活動,增強學生的藝術審美能力和社會實踐經驗,豐富學生對于舞蹈作品的理解。通過定期組織學生參觀藝術展、畫展或者是話劇等等活動,豐富學生業余生活的同時,增強學生對于藝術作品的理解,提升自身的人文素養和藝術審美活動。
4.提升舞蹈教師的專業素養和技能
舞蹈教學中的中心環節是舞蹈教師的教學,加強舞蹈教師的專業素養和專業技能,不僅有助于教師更快的理解舞蹈作品,同時,也有利于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舞蹈作品所表達的情感內涵。只有教師深度掌握和理解舞蹈作品,才能提升舞蹈教學水平和質量,為學生在舞蹈學習中樹立良好的學習榜樣,真正將培養學生的情感表現力落到實處。
5.加強學生舞蹈理論知識的學習培養
舞蹈教學不僅是一門藝術教學,更包含著專業理論知識的學習。只有加強學生的專業理論知識的學習才能為日后更好的開展教學奠定基礎。優秀的專業文化理論知識的學習是學生增強對于舞蹈技能和舞蹈動作理解的重要環節。特別是對于一些情感表現力復雜的舞蹈藝術作品,只有學好理論專業知識,才能理解作品所要表達的內涵,更好的詮釋舞蹈作品。初除此之外,教師還應該重視增強學生對于舞蹈作品的理論知識的學習興趣,提升專業理論素養。
6.培養學生的藝術創新能力和思維
在舞蹈教學中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新思維。通過對于舞蹈作品的理解,結合自身的認識、成長和生活環境以及教育文化程度等等詮釋不同的舞蹈作品。通過在舞蹈教學中,鼓勵學生大膽想象和創造屬于自身特色的文化內容和舞蹈作品,充分表達自身的見解和舞蹈情感。增強對于日常生活的觀察和理解,藝術創作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必須真實把握,發揮學生自身的創新能力和創新思維,通過肢體語言詮釋舞蹈情感表現力。
三、探析舞蹈教學中情感表現力培養方法的現實意義
舞蹈教學是一個凝聚情感的過程,是通過肢體表達呈現藝術情感的過程。在舞蹈教學中注重對于學生情感的表達培養,不僅是舞蹈表演藝術的發展需要,更是舞蹈教學的現實需要。舞蹈情感教學作為藝術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目前評價舞蹈表演重要的標準。有情感力和感染力的舞蹈作品才能真正的打動人心,凝聚人氣,得到觀眾的喜愛和支持。同時,也是舞蹈教學中培養全面發展的素質人才的要求。
參考文獻:
[1]崔妍;淺談幼兒舞蹈教學中情感表現力的培養[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3年01期
[2]徐東琴;舞蹈教學中情感表現力的培養方法探討[J];大眾文藝;2015年10期
[3]文暢;淺析舞蹈教學中情感表現力的培養[J];音樂時空;2016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