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盱眙縣明祖陵初級中學 陳 云
踐行行知理念,打造生活化英語課堂
江蘇省盱眙縣明祖陵初級中學 陳 云
“生活即教育”,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理念。新課程標準倡導創(chuàng)設生活化氛圍,就生活中的話題與他人交換信息、陳述自己的意見。這些理論和要求,為我們的英語教學改革明確了道路和方向——構建生活化的英語課堂。文章從實施生活化教學,凸顯英語教學的創(chuàng)新性、人文性、情境性、真實性、開放性等五個方面闡述踐行行知理念,打造生活化英語課堂的幾個實踐性策略。
初中英語;行知理念;英語教學;生活化;主要策略
杜威的“教育即生活”,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二人都把生活作為教育的起點,也是課堂教學的歸宿。引導學生把生活帶進課堂,在生活的基礎上,學習和構建新知識,再把所學的運用到生活實踐,突出知識的學習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這樣的英語課堂才不會與生活脫軌。為此,筆者認為,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優(yōu)化課堂結(jié)構應踐行行知理論,構建生活化教學。
生活化教學改變了傳統(tǒng)教學的弊端。傳統(tǒng)教學,教師講、學生聽,課堂氣氛沉悶,模式單調(diào),學生缺乏主動意識,教學時間費時、效果低下,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難以得到發(fā)展和提高。而生活化的教學改變了這些弊端,實現(xiàn)有效教學。如學習7上Unit 2 Reading時,傳統(tǒng)教學教讀單詞、講單詞、講讀課文、做練習,圍著教師轉(zhuǎn),圍著考試轉(zhuǎn),死記硬背知識點。而新課標下的生活化教學,則大相徑庭。教師在熱身環(huán)節(jié),呈現(xiàn)自己家的照片,為學生介紹自己家的前后左右鄰居,給學生營造了輕松的氛圍,再讓學生針對教師的問題Where do you live?How many buildings are there in your neighbourhood?What do you have around your neighbourhood?而自主交流,教師可以給出更加具體的問題,如Who is your neighbour? What does he/she do? Where does he/she work? What do you think of him/her?等,這些生活化的問題,引發(fā)學生對鄰居的談論,從而提高交際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打破了傳統(tǒng)的以本為本的套路,凸顯“學生為本”的宗旨,更凸顯英語教學的創(chuàng)新性。
英語是門語言,語言是人們交際和交流的符號,是交流的工具,英語具有工具性。交流和交際離不開日常生活。英語教學的終極目的是讓學生掌握在生活中運用英語正確交流的能力。從這個方面說,英語源于生活、生活體現(xiàn)文化,英語具有人文性。人文性和工具性,決定了英語課程與生活的息息相關。
在新課改的今天,高唱素質(zhì)教育之歌、高呼“以人為本”的口號,而實際教學中,背離生活化教學的理念,脫離生活化教學的軌道。而生活化課堂構建的同時,還要務必與教育教學相結(jié)合,與教學的培養(yǎng)目標相吻合,否則,生活化的教學也事與愿違。如對于Amazing things的教學時,教師借助于圖片、視頻等真實的生活情境,讓學生了解生活中的令人感到不可思議的人或事,如呈現(xiàn)姚明126cm、金魚睜著眼睡覺等,都足以引發(fā)學生的興趣,再引導學生談論,What amazing things do you know?而激發(fā)學生自主交流,學生們會有話想說,有話樂說。生活化情境的創(chuàng)設,注重情境的真實性、注重情境的趣味性、注重激發(fā)興趣和參與的欲望,從而彰顯“以人為本”的理念。
新版牛津譯林教材,涉及學生的日常話題,如This is me、My neighbour、Pet等,介紹自己、說說朋友、談談寵物,Seasons、Shopping、reading、Good manners、Internet、Films、Teenager problems等,季節(jié)、購物、文明禮儀、讀書習慣、上網(wǎng)、電影電視、青少年的困惑等,與學生絲絲相連;Accident、Natural disaster、National charities、Life on Mars等,也是生活中的活生生的素材,教學中,教師根據(jù)這些話題,選擇運用適當?shù)姆椒ǎ瑢⒔虒W內(nèi)容貼近生活,生活在課堂上再現(xiàn),在真實的生活情景中,激發(fā)學生參與的熱情。
如學習Travelling時,筆者將自己以前在北京長城、故宮等地游玩的圖片,呈現(xiàn)給學生,引導學生邊看照片,邊談論這些名勝,再以Do you like travelling? What places have you been to?這樣的提問,由教師曾經(jīng)到過的名勝,再到學生曾經(jīng)到過的地方的交流,師生自然和諧互動,師生間彼此了解,營造了愉悅的氣氛。每一單元的話題,都與學生的生活相關,教學中,教師巧妙設計各種生活化的活動,促使學生動起來。
生活情境化的創(chuàng)設,還應該從教室的布置、校園文化生活、班級文化等諸方面著手。如教室、班級、辦公室等采用標牌雙語化,如八(2)班的下面再用英語標注Class 2 Grade 8;校園標語雙語化,如閱覽室的“不要大聲喧嘩”再寫上Talk quietly等,營建生活化的校園環(huán)境和學習環(huán)境,為學生們交流和學習創(chuàng)設天然環(huán)境。
長期以來的英語課堂,脫離生活,學生學得乏味。而生活化的教學,給人真實感。生活化課堂的構建,幫助學生實現(xiàn)英語學習的真實性,實現(xiàn)英語教學的真實性。
如學習Natural disaster單元的Reading時,教師首先給出故事的背景——1999年臺灣發(fā)生了大地震,Timmy是這次大地震的幸存者,在重見太陽之前,也在漆黑的瓦礫中,呆了近一周的時間?!癏ow did he survive? What happened to him? What was he doing when the earthquake happened?”等問題,源源不斷被提出來,如此的教學,從情境入手,通過故事背景的簡介,學生們對Timmy是怎樣幸存的、經(jīng)歷了什么、地震發(fā)生時在做什么等問題感到好奇,這樣,培養(yǎng)了學生的質(zhì)疑意識和能力,也促使學生帶著這些好奇,主動投入閱讀中,實現(xiàn)想讀、悅讀之效。學習Shopping時,教師呈現(xiàn)給學生一家購物中心的情境,熟悉的shopping mall情境,在這個熟悉的情境中,bookshop、clothes shop等一目了然地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在這個情境中,自主談論買什么、到哪兒去買,學生主動性得到凸顯。
再如學習Teenage problems時,教師呈現(xiàn)作業(yè)如山的情境;呈現(xiàn)家中幾伙人在打麻將,學生沒法寫作業(yè)的視頻畫面;呈現(xiàn)一個學生試卷上赫然寫上38分的數(shù)學試卷,爸爸媽媽火冒三丈,體罰學生的圖片;呈現(xiàn)學生作業(yè)壓力大,深夜12點多孩子埋頭作業(yè)的圖片等,讓學生從這些生活化的畫面中產(chǎn)生身臨其境之感,“We don’t have much sleep”“Our parents are very strict with us”等,給學生產(chǎn)生真實感。
生活化情境的創(chuàng)設,可以給學生營造開放的學習環(huán)境。如每一節(jié)的free talk或者daily report,教師可以選擇學生感興趣的社會熱點或者最新資訊,引發(fā)學生的興趣,培養(yǎng)說英語、用英語的意識。如目前不論農(nóng)村還是城市,興起了養(yǎng)寵物的熱潮,根據(jù)這個實際,以及結(jié)合教材內(nèi)容My pet,讓學生采用最簡單的語言,如I have a pet dog. Its name is Xiaohei. He has two big eyes. He likes eating meat and playing with a ball. He never barks. He is friendly.等句子先談談自己的寵物,再引導學生談論一下養(yǎng)寵物的利與弊,針對這個問題,表達自己的觀點,這樣組織教學,不僅使學生掌握應該掌握的知識,也提高了學習效率。
生活化教學是時代的要求,是素質(zhì)教育的要求,將生活引進課堂,課堂上綻放生活之花,課后延伸生活,學生成為留意生活、熱愛學習的主人,學生的個性、潛能得到發(fā)展。生活化教學,讓英語教學更具吸引力,使英語課堂邁向高效,走得更遠。
黃愛珍. 2013. 關于初中英語教學生活化的思考[J]. 英語廣場(下旬刊)(4).
周國萍. 2012. 初中英語生活化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 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11).
諸云華. 2012. 新課標下初中英語生活化教學的探究[J]. 中學教學參考(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