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濱杰
[摘要] 目的 探究糖尿病足的數字化X線直接成像(DR)的診斷情況,以供臨床參考以及研究。方法 該次研究對象從2014年12月—2016年2月于該院就診的糖尿病足患者中選取41例,針對其采用數字化X線直接成像(DR)診斷,探究其診斷結果以及診斷表現與手術病理診斷的差異性。 結果 通過該文研究結果中可以看出,在診斷結果以及診斷表現的比較中,數字化X線直接成像(DR)診斷與手術病理診斷情況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針對糖尿病足患者采用數字化X線直接成像(DR)進行診斷,其診斷檢出率較高,可以為臨床治療奠定診斷基礎,可應用以及推廣。
[關鍵詞] 糖尿病足;數字化X線直接成像(DR);診斷
[中圖分類號] R587.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6)12(a)-0114-02
糖尿病足是臨床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也是糖尿病中比較嚴重的并發癥之一,其主要是與患者的神經、血管病變具有一定的關系,并發機制一般為患者的下肢出現外周血管病變,從而引發患者足部出現感染現象,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以及工作,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臨床針對糖尿病足的診斷并不具有一定的準確性,因此,選擇一個較為有效的方法診斷糖尿病足已經迫在眉睫,該文研究中主要針對41例糖尿病足患者采用數字化X線直接成像(DR)診斷,將其診斷結果與手術病理診斷結果相比較,探究差異性,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該次研究對象從2014年12月—2016年2月于該院就診的糖尿病足患者中選取41例,41例糖尿病足患者均知情同意作為研究對象,且通過倫理委員會的批準,在41例糖尿病足患者中,男性與女性之比為29/12,年齡跨度在43~88歲之間,平均年齡值為(62.98±2.69)歲。通過手術病理診斷后,前來該院就診的41例糖尿病足患者均確診為此疾病,且軟組織發生改變,腫脹例數有27例,骨質疏松例數有33例,骨質破壞例數有17例,骨折例數有23例。
1.2 診斷方法
針對41例糖尿病足患者分別采用數字化X線直接成像(DR)診斷、手術病理診斷,其中,數字化X線直接成像(DR)診斷方法主要是采用數字化X線攝影機,之后將所有糖尿病足患者的足部進行正、側、斜位進行適當的攝片,然后將所有的圖像采用組織均衡技術進行適當的處理,最后經過臨床經驗較多的3名醫師進行閱片,將結果進行統計分析。
1.3 觀察指標
觀察41例糖尿病足患者采用數字化X線直接成像(DR)診斷后,將其診斷結果以及診斷表現與手術病例診斷結果以及診斷表象相比較,探究差異性。
1.4 統計方法
全文數據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計數資料分別采用t、χ2進行檢驗比較,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診斷結果
針對41例糖尿病足患者采用數字化X線直接成像(DR)診斷后,其診斷檢出例數有40例,占總例數的97.56%(40/41),針對41例糖尿病足患者采用手術病理診斷后,其診斷檢出例數有41l例,占總例數的100.00%(41/41),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2 診斷表現
41例糖尿病足患者采用數字化X線直接成像(DR)方法進行診斷后,其診斷表現與手術病理診斷表現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足部是糖尿病患者中比較重要的一個器官,其主要是由于周圍神經病變合并外周血管疾病所產生的一種機械壓力逐漸升高[1],從而在一定的程度上引發患者的足部軟組織以及骨關節系統產生了一定的破壞,最終導致患者出現足部問題,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中一種比較嚴重的并發癥,嚴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病情嚴重還會造成糖尿病患者出現死亡的威脅[2-3]。臨床早期診斷糖尿病足的診斷準確率并不是很高,會導致出現漏診的現象,因此,選擇一個較好的方法進行糖尿病足診斷已經迫在眉睫,該文研究中主要針對41例糖尿病足患者采用數字化X線直接成像(DR)診斷,將其診斷結果以及診斷表現與手術病理診斷結果以及診斷表現進行比較,探究其差異性。通過該文研究結果中可以看出,針對41例糖尿病足患者采用數字化X線直接成像(DR)進行診斷,其診斷檢出率與手術病理診斷檢出率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在診斷表現的比較中,數字化X線直接成像(DR)診斷表現結果與手術病理診斷表現結果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數據表示,針對糖尿病足患者采用數字化X線直接成像(DR)進行診斷,其檢出率較高,通過臨床診斷表現還能夠對患者的病情進行一定的分析,從而對后續臨床治療起到一定的指導作用[4-5],從而進一步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數字化X線直接成像(DR)診斷方法在臨床上運用較為廣泛,其不僅能夠通過攝影圖像清晰的顯示出患者的骨質異常現象,還能夠顯示患者的軟組織腫脹、骨質破壞情況等[6-7],從而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患者的診斷檢出率。相關資料曾經表明,軟組織改變一般會呈現出無痛性腫脹現象,其主要是因為細菌深部的侵襲從而導致患者的足部發生了感染現象,在臨床診斷過程中,會出現腫脹、積氣等情況,因此,在針對糖尿病足患者采用數字化X線直接成像(DR)診斷方法進行診斷的過程中,其主要是通過圖像中清晰的顯示出這種情況下,進而從診斷表現中判斷患者是否存在糖尿病足[8]。
相關資料還曾經表示,針對糖尿病足患者采用數字化X線直接成像(DR)方法進行診斷,其還需要根據患者的部分病情進行適當的鑒別診斷,如痛風性關節炎等,其一般是表現為比較明顯的局部疼痛等,其臨床癥狀與糖尿病足癥狀相似,但是經過數字化X線直接成像(DR)診斷即可診斷出來,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則是早期出現骨質疏松現象,與糖尿病足的臨床癥狀并不相似,但是診斷中的攝片圖像具有一定的相似性[9-10],因此,需要進行適當的診斷干預。同時,糖尿病足具有一定的特點,針對其早期進行診斷,能夠起到一個早期治療的作用,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提高患者對治療的效果,從而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同時,針對部分已經錯過了早期治療的糖尿病足患者,依舊需要進行適當的診斷,從而判斷后續的治療效果,還可以作為判斷患者足部解剖形態或功能恢復的一個比較重要的依據,從而給臨床治療奠定一定的診斷基礎,從而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提高患者的生活水平。針對糖尿病足患者采用數字化X線直接成像(DR)進行診斷,其在軟組織病變方面能夠十分清晰的表現出來,即軟組織逐漸增厚,軟組織出現少量積氣也能夠比較清晰的顯示出來,其能夠在一定的程度上對糖尿病足患者的情況進行適當的檢出,降低漏診以及誤診的現象。另外,針對糖尿病足患者采用數字化X線直接成像(DR)診斷方法進行診斷,其還能夠通過比較清晰的影像了解到患者下肢遠端的小血管是否發生病變的情況,從而通過圖像進一步的對其進行診斷,在臨床確診的過程中,需要以3名經驗豐富的診斷檢測人員進行閱片后的結果進行確定,其能夠在一定的程度上保障診斷的準確性,從而進一步為臨床治療提供診斷基礎。
綜上所述,針對糖尿病足患者采用數字化X線直接成像(DR)診斷方法進行診斷,能夠十分清晰的將病變組織進行一定的檢出,從而給臨床治療奠定一定的診斷基礎,從而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其具有較高的臨床診斷價值,值得臨床進一步應用以及推廣。
[參考文獻]
[1] 李永恒,何利平,王椿,等.糖尿病足危險因素分析[J].中華糖尿病雜志,2012,4(3):155-158.
[2] 楊香菊,何雙濤,史良鳳,等.糖尿病足相關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綜合臨床,2016,32(2):127-130.
[3] 鄭祥韜,曾瑞超,楊法鏡,等.老年人糖尿病足介入治療中引入血管區域概念的意義[J].中華老年醫學雜志,2016,35(3):278-283.
[4] 倪偉鋒,李霞.2型糖尿病患者并發糖尿病足危險因素的臨床研究[J].中國保健營養,2012,22(12下旬刊):4880-4881.
[5] 丁維.不同Wagner分級2型糖尿病足病患者腎損害的臨床研究[D].合肥:安徽醫科大學,2015.
[6] 劉凌霞,成景山,韋昭華,等.2型糖尿病患者并發糖尿病足的相關危險因素分析[J].內科,2015,10(4):498-500.
[7] 莫澤緯.202例糖尿病足潰瘍患者臨床特征及生存預后影響因素分析[D].石家莊:河北醫科大學,2013.
[8] 老桂紅,黎強,陳敬鋒,等.糖尿病足的X線、CT及低場MRI的影像對比及分析[J].遼寧醫學雜志,2016,30(2):63-65.
[9] 朱平,任萌,徐剛,等.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和血管病變對糖尿病足潰瘍的相互作用及相關性探討[J].中國糖尿病雜志,2013,21(12):1074-1077.
[10] 晉溶辰,楊玲鳳,黃金,等.個體化健康指導用于42例糖尿病足高危患者的效果評價[J].中華護理雜志,2011,46(6):563-566.
(收稿日期:2016-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