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蓮鳳
“重要他人”是一個心理學名詞,意思是在一個人心理和人格形成的過程中,起過巨大的影響甚至是決定性作用的人物。“重要他人”可能是養育孩子的父母長輩,或者是情同手足的兄弟姐妹,也可能是肝膽相照的親密朋友,相知相愛的戀人夫妻,萍水相逢的路人,還可能是頂禮膜拜的權威人士,更有可能是傳授知識的人民教師。對學生而言,教師成為學生成長過程中的“重要他人”,將會影響學生的理想、信念,甚至改變學生的前途和命運。
一、教師的責任及對學生成長的影響
教師肩負著為國家培養人才的重任,教師要為每一個學生的身心健康奠定基礎,為學生終身學習奠定基礎,為學生走向社會奠定基礎?,F代教師還肩負著實施素質教育的重任,培養學生具有“十個一”的素質:一流好品德,一股好精神,一種好能力,一副好口才,一門好才藝,一生好體魄,一手好書法,一方好人氣,一身好習慣。
美國洛杉磯的霍伯特小學教師雷夫·艾斯奎斯,從教25年,《紐約時報》把他尊稱為天才和圣徒,《華盛頓郵報》稱他為人類最好的老師。美國總統授予他“國家藝術獎”,英國女王也給他頒發了帝國勛章,媒體天后奧普拉授予他“善待生命獎”。在56號教室里,品格得到培養,努力得到尊重,謙遜得以發揚。雷夫借用了教育學家勞倫斯的道德成長路線圖:第1檔,我不想惹麻煩——靠懲罰起作用;第2檔,我想要獎賞——靠賄賂起作用;第3檔,我想取悅于某人——靠魅力起作用;第4檔,我要遵守規則——靠自律起作用;第5檔,我能體貼人——靠仁愛之心起作用;第6檔,我奉行既定的準則——靠境界起作用。雷夫26年如一日,和小學生打交道,敢于堅持自己的教育理想,成為56號教室里的學生的“重要他人”。雷夫的執著和理想值得廣大教師借鑒。
二、教師的壓力及心理健康問題
教師作為社會的人群,承載著巨大的壓力,也出現了一系列的心理問題。如果解決不好這些問題,教師就不能成為學生成長的正面的積極的“重要他人”。
1. 教師的壓力來自各方面。社會對教師的職業期望有:蠟燭的犧牲精神,春蠶的奉獻意識,園丁的工作作風。教師“要給學生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顆草去?!薄叭紵俗约?,照亮了別人?!苯處煶3B牭綄<覍W者說“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薄皼]有差生,只有差異”。“每一個學生都能教好,每一個學生都能合格?!薄皩W高為師,身正為范。”教育行家對教師的角色期待也增添了教師的壓力。教師的正規角色有:組織者、交流者、激發者、管理者、示范者、教研者。教師的非正規角色有:文化先知、道德圣人、家長密探、學生保姆、替罪羊。
教師前八位的壓力源有:(1)學生學習態度差;(2)應付學校和教育部門的各種檢查、評比;(3)缺少必需的教學資料和資源;(4)花很多時間準備公開課;(5)學生學習動機不強;(6)素質教育與入學選拔制度之間的矛盾;(7)非教學性的會議、事務性工作太多;(8)班級學生學習能力差別太大。這些高標準和現實情況給教師增添了很大的壓力。
2. 教師常常出現心理健康問題。2013年,上海受訪教師的心理健康問題檢出率為48%,其中12%有明顯的心理癥狀,2%較為嚴重,其余有輕度的心理癥狀。2000年,遼寧受訪的51.23%的教師存在心理問題,其中 32.18%的教師屬于輕度心理障礙,16. 56%的教師屬于中度心理障礙,2.49%的教師心理問題已構成心理疾病。2015年,廣州受訪的31.51%的教師有輕度心理障礙,12.37%的教師有中度心理障礙,21%的教師的心理問題已構成心理疾病,69%的教師感到壓力大,并有較高的嫉妒情緒、焦慮情緒??v觀這些數據,需要全社會都來關注這個育人群體,教師心理健康了,才能教出健康的學生。
三、教師引導教育學生,影響學生,成為學生的“重要他人”
1. 研磨學生,為每個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教師要對所教的學生逐個研磨,分析學生的個體差異,為每個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方法,讓學生處在“最近發展區”?!白罱l展區”對智力發展和成功的進程,比現有水平有更直接的意義。教學不應該指望于學生的昨天,而應指望于學生的明天。只有走在發展前面的教學,才是好的教學,因為它使學生的潛在發展水平不斷提高。教師根據每個學生的智力水平確定每個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即是適合學生的教育目標。
2. 教師要為學生提供心理輔導。由于學生的學習生活環境較過去有了很大的變化,不少學生存在各種心理問題,成為問題學生,這就需要教師給學生提供心理輔導,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當然,教師必須有充足的心理咨詢的知識。在這個過程,要研究和分析中肯的信息,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在專家的支持下,利用學校和社會資源促使學生健康成長。
責任編輯 魏文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