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
【摘 要】 隨著我國資本市場發展的日益完善,我國各個企業之間的收購活動也頻繁發生。杠桿收購以其創新、高效、實用等特點,在我國的企業收購活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并引起了廣泛關注??梢灶A見,杠桿收購將會在我國資本市場占領較為重要的地位。筆者將杠桿收購的理論基礎與實際運用相結合,詳細地闡述了杠桿收購在我國企業合并中的具體應用與其運作模式,并分析其潛在的不利因素,并針對這些不利因素提出了解決對策。
【關鍵詞】 杠桿收購 企業合并 運作模式 不利因素
解決對策
一、淺析杠桿收購的理論基礎
(一)杠桿收購的原理與基本原理概述
杠桿收購以其創新、高效、實用等特點,在我國的企業收購活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并引起了廣泛關注??梢灶A見,杠桿收購將會在我國資本市場占領較為重要的地位。杠桿收購(Leveraged Buyout,簡稱“LBO”),又稱為融資收購,是一種用于負債經營收購的企業金融手段。它是指企業或個體利用被收購目標的資產作為債務抵押給債權人,以獲得收購該目標企業的大量資金的策略手段。通俗而言,就是指收購者自身出很少的本錢作為收購基礎,然后從銀行等金融機構籌集、借貸足夠多的資金進行收購活動,收購后公司的收入(包括拍賣資產獲得的利益)剛好能夠支付因收購而產生的高額負債,這樣可以實現用很少的資金賺取數額較高的利潤的目的。
通常我們可以通過兩種方法來判斷一項收購行為是否屬于杠桿收購:其一,通過計算用于收購的資金占自身所投入的基礎資金的比重來判斷收購行為是否屬于杠桿收購,美國的相關研究表明,若并購后的企業的資本結構為:股本5%~20%,銀行貸款40%~80%,垃圾債券10%~40%,則該并購行為在美國就構成杠桿收購。其二是看并購活動完成后該目標企業的資產負債率。若目標企業的資產負債率高于80%,則可將該并購行為界定為杠桿收購。
杠桿收購充分地運用了財務杠桿的原理,能夠用較少的自有資金實現較大規模的收購計劃,因此在西方資本市場的企業合并中得以廣泛應用。
(二)分析杠桿收購的主要流程
杠桿收購的流程分為五個階段,包括尋找目標企業與仔細調查分析階段、談判協議階段、融資階段、執行收購階段和整合重組階段。
1、尋找目標企業與仔細調查分析階段
這是杠桿收購的初始階段。在此階段,實施杠桿收購的主體公司或專業投資者選擇符合自己標準的目標公司,這類目標公司最好是成熟的企業,資產結構良好、現金流充足、業績優良,但現階段缺少流動資金或是股市低迷的公司。而那些擁有可以處置的無用資產,且未來可以產生穩定的現金流的公司更是杠桿收購的重要目標。在具體地選擇目標公司時,光滿足以上幾點是遠遠不夠的,還要考慮到目標公司的戰略選擇與實施情況、企業文化、人才儲備和內部管理。一旦確定了可進行杠桿收購的公司,實施杠桿收購的主體公司就會聘請專業的財務顧問對目標公司出具詳細的調查清單,并進行全面細致地調查,從財務狀況、市場份額、技術水平、戰略實施、團隊合作等方面來判斷目標公司的價值,以及預估完成收購后能夠實現的協同作用的最大程度。
2、談判協議階段
該階段首先需要確定杠桿收購的發起對象,由發起對象設計合理的收購方案和具體的收購框架,進而確定用于收購的資本結構,確定杠桿比率。然后,發起對象與目標企業進行協議談判。
3、融資階段
在該階段,杠桿收購的發起人通過企業管理層籌集10%左右的收購資金,然后以被收購企業的資產作為抵押,向銀行等金融機構借入用于收購活動所需資金總額的50%~70%,剩余20%~40%的收購資金則通過向投資者發行垃圾債券籌得。
4、執行收購階段
在該階段,確定最終的收購價格至關重要,決定了杠桿收購過程中所能創造的價值高低。通常來說,杠桿收購的收購價格要高于目標公司現行股價的40%~50%。收購雙方談好收購價格后,再依照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進行信息披露,并審批相關流程。
5、整合重組階段
在該階段,執行杠桿收購的一方在獲得目標公司的實際控制權后,就開始對目標公司進行戰略整合,以使潛在的協同效應能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為公司創造有利價值。整合階段主要從三個方面展開:其一是團隊重組、人才整合,文化交融;其二是摒棄無用資產,實現協同經營,增加公司凈利潤并穩定現金流;其三是清償負債,降低負債風險。在整合階段,通過對這三個方面的整改,最終實現公司經營成果的優化提升,創造并實現企業價值。
二、淺析中國杠桿收購市場的發展現狀
杠桿收購在我國的本土化發展進程中呈現了別具一格的中國特色。自我國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經濟體制的不斷變革,企業的并購活動日益頻繁。
(一)中國杠桿收購的主要模式
中國杠桿收購的主要模式主要包括:1、由公司管理層發起的杠桿收購;2、由專業投資者發起的杠桿收購。
1、由公司管理層發起的杠桿收購
由公司管理層發起的杠桿收購是管理者收購模式。該模式即企業管理層使用大量外借資產和部分自有資產購買該企業的股權或是資產,獲得企業所有權,并對企業進行有效重組的一種收購方式。該收購模式的收購主體是被收購企業的管理層。
我國的管理者收購的操作模式是目標企業的管理層與其他投資者一同出資成立一家空殼公司作為杠桿收購的基礎,然后采取協議收購的形式,用資產抵押獲取貸款的方式籌集大部分資金。
2、由專業投資者發起的杠桿收購
這里的專業投資者一般是經濟實力強大的投資機構。該收購模式對于那些資本運作順利、經營管理方式優良的企業來說不失為一種好的選擇方式。當企業的資產的投資收益大于融資資本的平均值時,企業的收益凈值就會大額增加。
(二)中國杠桿收購的主要特點
雖然我國的杠桿收購還處于起步的初始階段,但杠桿收購在我國的發展過程中逐漸展現出了中國化的特色。中國杠桿收購的主要特點有:1、以產權改革為主要目標;2、以協議收購為主要方式;3、融資結構單一。
1、以產權改革為主要目標
我國用于企業收購的杠桿收購的主要目的是實現產權改革。政府為了鼓勵創業、獎勵為創業、創新做出積極貢獻的創業者以及提升各個企業持續經營的能力,將國有股權通過公司管理層發起的杠桿收購模式轉讓給公司管理層,使做出大量貢獻的企業管理者得到適宜的權益。以產權改革為主要目標的杠桿收購的交易雙方往往是政府和公司管理層,政府是主導者,而公司管理層是發起者。
2、以協議收購為主要方式
用于收購上市公司的杠桿收購可以分為要約收購和協議收購兩種方式。要約收購是指收購發起人向目標公司發出收購的公告,待被收購的目標公司確認后,方可實施收購的行為方式。要約收購是各國證券交易市場最主要的收購方式,通過向全體股東發出要約,以達到獲得目標公司控制權的目的,它是一種特殊的證券交易行為,其標的為上市公司的全部依法發行的股份。協議收購是一種收購方式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同被收購公司的股票持有人以協議方式進行股權轉讓的收購,其主要特點是私下協商。
3、融資結構單一
在我國,出于降低投資風險的目的,多數金融機構不愿出資參與杠桿收購的融資階段,這就造成了我國杠桿收購的融資結構較為單一。我國杠桿收購的融資結構以杠桿收購發起方的管理層自身籌集資金、信托融資以及資產抵押、質押為主。
(三)淺析不利于我國杠桿收購發展的因素和解決對策
雖然杠桿收購在我國具有良好的發展潛力,我國資本市場也迅速發展、企業并購活動日益頻繁,但是杠桿收購仍然未能被大眾接受并得到廣泛使用。我們有必要對導致這一現狀的原因加以分析、探討并謀求解決的辦法。本文提出如下解決對策:1、學習國外先進的經驗與理念,實現國內的思想變革;2、進一步加強法制建設;3、加深對于現有制度的理解,實現對現有制度的靈活運用。
1、淺析制約杠桿收購在我國發展的主要因素
其一是國人思想觀念的禁錮。因為杠桿收購的原理是運用財務杠桿以提升負債比例,從而使杠桿收購發起方用較少的資本投入就能融資獲得大量的資本,以實現對目標企業的收購和重新組合,這很容易以誠信為傳統美德的國人認為杠桿收購是一種“空手套白狼”的方式。這一思想觀念的禁錮,經常使得多數投資者不愿使用杠桿收購的方式進行企業并購。
其實,杠桿收購與“空手套白狼”有著本質的不同。企業并購中的“空手套白狼”可以歸屬于詐騙的范圍,但只要企業所有權轉讓方能夠在收購前期進行充分的調研活動,同時收購資本出資方能夠遵守行業準則和職業道德操守,這種現象是可以被杜絕的。
其二是我國現有法律制度的不健全。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各種問題層出不窮,這就需要頒布出臺相應的法律法規予以規范。對杠桿收購這一企業并購方式而言,現有法律法規對于杠桿收購的發展現狀而言較為滯后,這就使得銀行等金融機構的資金無法直接投入到杠桿收購中;標的企業未來收益無法通過法律法規得以保障,這就大大增加了杠桿收購的投資風險。
其三是資金投資退出機制尚未完善,為風險資本的投入設立了進入壁壘。杠桿收購中的收購資金投資方除了銀行之外,風險投資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近些年,風險投資在我國的經濟發展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風險資本一般委托專業的資本基金管理公司進行管理,然而由于我國與產業投資基金的設立及運作和監管的法律法規暫時空白,因此,目前參與國內產業投資的風險資本主要由境外資本構成。投資退出的最佳途徑是被投資主體上市目標實現后,利用二級市場以實現資產套現。目前,對于我國的外商投資商而言,無論是發行A股上市還是實施境外上市計劃都有可能遭遇滑鐵盧。這樣兩難的境地,最終制約了風險資本在我國杠桿收購發展過程中能起到的促進作用。
2、提出不利于我國杠桿收購發展因素的解決對策
首先,學習國外先進的經驗與理念,實現國內的思想變革。我國資本市場的發展程度相較于發達國家,在各個方面都存在著很大的差距,國內對于很多先進思想和金融工具從認知到應用都還要經歷漫長的過程。對于國外的思想和技術,我們應當秉承“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古訓,努力避免用老觀點去分析新問題這樣的錯誤。此外,隨著“引進來”與“走出去”兩個理念的發展日益成熟,我國也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企業走出去,例如中石化、聯想、華為等。在走出去的過程中,我國企業也會遇到資金缺口的瓶頸,早日熟悉使用國際資本市場的各種金融工具,對于想要走出去的國有企業而言是能夠成功走出去的關鍵因素。
其次,進一步加強法制建設。我國與資本市場相關的法制建設問題,實際上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無法可依,比如BOT/TOT項目未來的收益保障問題。此類問題的解決方式應當是不斷的完善相關法律法規的建設。另一類雖然在形式上有法可依,但實質上依然無法可依。比如,雖然國家頒布了《關于外國投資者并購境內企業的規定》,但由于缺少實際可行的實施細則以及無法及時進行組織機構的調整,導致在具體執行《關于外國投資者并購境內企業的規定》的過程中,企業既不知道該怎樣辦理也不知道誰能辦理。因此,國家應當在不斷完善法律法規體系建設的同時,制定與之相配套的實施細則,并且配置相關的機構人員,只有這樣才能夠避免新制定的法律法規成為空中樓閣,才能夠使現有法律法規的發揮充分的作用。
第三,加深對于現有制度的理解,實現對現有制度的靈活運用。杠桿收購在我國的發展雖然存在著諸多的不利因素,但在現有條件下,如果能夠對現有制度進行深刻的理解并靈活運用,杠桿收購在我國還是能得到有效實施的。
杠桿收購以其創新、高效、實用等特點,在我國的企業收購活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并引起了廣泛關注。杠桿收購在我國具有廣闊的應用范圍和良好的發展前景,其優點必將隨著我國金融體制改革的不斷推進和資本市場的不斷發展而逐步展現出來。隨著我國資本市場發展的日益完善,我國各個企業之間的收購活動也頻繁發生??梢灶A見,杠桿收購將會在我國資本市場占領較為重要的地位。
【參考文獻】
[1] 湯子健,湯子聰,詹學智.杠桿收購原理與案例分析[J].商場現代化,2011.
[2] 汪景福.我國企業杠桿收購問題探討[D].廈門大學,2008.
[3] 劉嵐.饒磊.杠桿收購應用前景研究[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