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彩治
摘 要:夸美紐斯說:“興趣是創造一個歡樂和光明的教育環境的主要途徑之一?!蔽恼峦ㄟ^巧設游戲活動、以動手操作入手、創設問題情境、創設生活情境等幾種新課導入方式,闡述了巧設新課導入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導入;興趣;情境;生活化
一、在游戲活動中導入新課
游戲是學生酷愛的一種活動,如果在課堂教學的伊始,巧設兒童喜歡的游戲活動,能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內心潛能,省時高效地完成學習任務。
例如,教學“三角形的分類”時,我為學生準備了“比比誰猜得準”的游戲:老師在這個袋子里準備了很多三角形,當三角形只露出一個角時,你能猜出它是什么三角形嗎?
第一次露出一個鈍角,學生很快猜出是鈍角三角形。
第二次露出一個直角,學生又很快猜出是直角三角形。
第三次露出一個銳角,很多學生很快地說“是銳角三角形”。
顯然,第三次的判斷結果不一定正確,學生在經歷了幾次錯誤的判斷之后,產生了疑問:為什么前面兩種情況總是能正確判斷,露出銳角時,卻經常出錯呢?這時再結合“三角形內角和=180°”的特點分析講解,幫助學生解決疑難。通過游戲活動讓學生獲取經驗教訓,不僅激發了學生的興趣,而且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在動手操作中導入新課
學生天性活潑好動,在學習新課時,教師應努力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動手操作的機會,讓學生在動手中觀察、思考,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學生積極參與、主動探索,不僅獲取了知識,而且充分體驗了像數學家一樣進行研究、分析、總結,從而享受到成功的喜悅。
三、在問題情境中導入新課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毙抡n導入時,創設適量、真實、有效的問題情境,可以觸發學生產生弄清問題的迫切心情,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
例如,教學分數的基本性質時,我沒有直接出示例題,而是在黑板上寫出1、10、100,提問:“它們相等嗎?你能想辦法使它們相等嗎?”此時學生露出詫異的表情,沉湎于思索中,一會兒有學生回答:1元=10角=100分。其他學生受到啟發,紛紛舉起手來,有的說:“1米=10分米=100厘米?!庇械恼f:“1分米=10厘米=100毫米?!苯處熖釂枺骸罢l能把1分米=10厘米=100毫米改寫成用米做單位的等式?”學生說出“0.1米=0.10米=0.100米”后,接著追問:“看到等式中的三個小數,你有什么發現,想提出怎樣的問題?看誰提的數學問題最有價值。”我就此引入新課,學生帶著強烈的求知欲進入新課的學習,接下去整堂課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原因很簡單,那就是所設的問題情境能激起學生的興趣,學生主動地觀察、比較、討論,再歸納出小數的性質,就易如反掌了。
如果我們能把新知識隱含在教師創設的問題情境中,通過問題情境使學生對新知識產生求知欲望,讓學生的注意力處于高度集中、活躍的狀態,學生將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既能使學生快捷地獲取知識,又培養了學生的探究意識。
四、在生活情境中導入新課
數學教學不應該只是一些刻板的知識的傳授,而應該遵循數學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教師在教學中應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組織教學,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獲得主動探究數學的快樂,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例如,教學“周長”時,我創設了這樣的情境,課件出示一個相框,說:“老師買了一個相框,后來覺得這個相框太簡單了,不好看。有個朋友給我提建議‘如果在這個相框周圍加一圈彩帶做裝飾,會好看一些,可是該買多長的彩帶呢?”這是一個活生生的生活實例,一個問題就把學生的思緒從現實生活引向課堂。由彩帶的長,引出周長,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活動中主動探索。
數學源于生活,很多數學問題本身就是人們在實踐中發現和提煉出來的。數學教師要創設更多的機會,使學生從周圍熟悉的事物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
新課的導入還可以引用故事,創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還可以設疑問難,讓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推理、交流……不管設計怎樣的導入方式,都應遵循學生的心理發展規律,結合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靈活處理教材,使新課導入目的明確、內容準確、形式多樣、時間可控,既為新課教學做好鋪墊,又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提高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12.
[2]周慶元,歐陽芬.新課程課堂教學問題探究與解決叢書[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
(作者單位:福建省廈門市翔安區桂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