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明++孫舒和
【摘要】隨著微信應用深入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人們閱讀、學習的方式也在悄然發生著變化。高校日語學習者的學習也不例外。改變學生的學習習慣,使微信成為高校日語學生學習的工具,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意識,才能培養出優秀的日語人才。
【關鍵詞】微信 日語學習 自主學習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9-0064-02
隨著中日兩國的交流與合作日益頻繁、深入,需要大量的日語人才。對于任何內容、任何形式的學習來說,學習熱情是產生良好學習效果的重要保證,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是教師應不懈探索的重要課題;是否具備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應用型人才的重要評判標準。然而,現實情況是大多數的教師仍然采用“重教輕學”的傳統教與學的方式,使得學生過分地依賴教師和課本,失去學習熱情,無法具備主動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改變這種學習模式,便成為日語人才培養的當務之急。對于當代大學生來說,網絡成為了他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聯網時間中微信的使用占據了相當大的比例。并且微信的資源非常豐富,獲取信息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非常適合現代人碎片化的學習方式,將其應用于日語學習也是十分方便快捷的。
一、本科階段日語教學現狀
本科階段日語教學中,教師普遍反映的一個問題就是,教學內容多與授課時間少之間的矛盾。為此,日語教師進行了不懈地鉆研和努力,首先,在自身建設上下功夫,通過不斷地豐富自身知識儲備,希望在課堂上每一個知識點都能做到“一語中的”,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以達到節省課堂時間的目的;其次,“情景教學法”、“任務教學法”的教學方法改革的方式,以求達到使學生身臨其境地理解教學內容和明確課堂任務地預習學習內容,使學生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時間理解、掌握知識。日語教師可謂是煞費苦心,但是往往事與愿違,通常收效甚微。最終,只能陷入“語法翻譯教學法”之中,雖然教學效率和教學進度得到了保證,但是其實質仍是以“灌輸式”和“填鴨式”的教學模式,詞匯、語法、翻譯等的考察模式完成教學任務。學生的學習始終處在被動地狀態,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微信在日語學習中應用的可行性
微信,自2011年1月21日走入人們的視野后逐漸變成了一種生活方式,以其可文字、可語音、可圖片、可視頻、可私信、可群聊、可發布狀態(文字、圖片、視頻)等功能,在我們的生活、工作、學習、溝通交流和娛樂等起到了相當大的作用。幾乎100%的學生和老師在使用微信,那么在微信和日語學習中建立起一種新的聯系,即學生與學生的聯系,學生與教師的聯系,使其應用在日語學習之中。學生日語知識的獲取,不再是僅僅通過日語教師的課堂授課方式得到,而是可以通過微信這種手段借助他人的幫助、利用必要的日語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獲得,寓“日語學習”于“微信”。因此,將微信應用于日語學習是可行的。
1.個別問題——私信
由于課堂時間有限,教師很難發現每一個學生的問題,不能及時進行解答。課后學生又不愿意或羞于向教師提問,久而久之造成了明知問題很多,卻不知從何問起的狀態。教師知道學生有問題又不知從何入手進行解決。慢慢地學生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和熱情。然而,私信就可以很好地解決這個難題。由于微信支持日語輸入法,學生可以將自己的詞匯、語法、文法問題以文字的形式發送給教師;學生還可以將朗讀內容發送給教師,或努力與教師進行日語溝通;將難以描述的情形通過圖片、視頻的方式與教師交流。這樣教師就可以以多種形式全方面地了解學生對于知識點的掌握情況,遣詞造句是否正確,語流語調是否規范,書面、口語表達是否地道,以及對于日本文化的理解是否到位等,可以進行具體、有針對性、深層次的指導。另外,良好的課后溝通可以拉近學生和教師的距離,也有利于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更有利于教師發現學生的專長,進行個性化培養。
當然,私信也可以是同學和同學之間就知識點的掌握、書面語和口語的表達,對文化的理解進行探討,從而達到互幫互助,共同進步的效果。
2.交流探討——微信群
由于微信群可以支持兩人以上的群組聊天,那么教師就可以依據班級、課程、任務等進行分類建立微信群,進行管理。一般微信群可以通過以下三種形式輔助日語學習。
第一,班級群。建立以班級為單位的群,教師可以組織全班同學進行問題討論。學生們可以各抒己見,暢所欲言。為了正確地對某些知識點和文化方面的問題進行回答,學生們會進行一些資料查找和搜集,促使學生進行自主學習。
第二,課程群。建立以課程為單位的群,學生可以將自己遇到的問題放到群里,進行討論,如N1、N2、專八的問題,在學生充分討論過后,教師可以幫助進行正確的引導和分析。
第三,任務群。建立以任務為單位的群,教師可以布置具體任務,學生可以反映完成情況。另外,教師還可以建立存在共性問題的學生的任務群,就某一個方面進行有針對性的任務布置,并及時檢查問題解決的情況。
3.自主學習——朋友圈、搜索功能
首先,教師的朋友圈的發布要經常介紹一些日語學習技巧、日文的讀物、經典的影視片段。并鼓勵學生廣泛地進行日語閱讀學習,將好的資源發布到朋友圈進行分享。盡可能鼓勵學生用日語寫日志、發表感想之類的小段落,將所想的內容通過所學知識表達出來,練習日語寫作技巧,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教師還應經常關注學生的朋友圈,進行點贊以示鼓勵,并對有爭議或錯誤的地方及時指出。從而培養學生利用朋友圈養成良好的閱讀和分享習慣,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日語的積極性,高效利用課余學習時間進行自主學習。
微信具有搜索功能,可以設定不同搜索范圍,搜索指定的內容,如:朋友圈、文章、公眾號。學生們可以有針對性地搜索自己感興趣的內容。通過公眾號熱文緊跟時事,了解熱門話題,使自己在討論和發表感想的時候掌握最新鮮的資訊,從而增強自己的“說”的欲望,進一步提高日語表達水平。
4.興趣創新——訂閱號
日語的訂閱號種類眾多,如“滬江日語”、“日語學習”、“JSST日語口語考試”和“日語單詞本”等等,學生們可以根據自己的不同需要進行關注。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點制定個性化的學習計劃,如,日語各等級模擬考試,名言300句,短對話40篇,小故事25個等,學生可以在學習的同時進行自我評價,激發學習熱情,樹立自主學習的信心。根據課程和技能進行相應的訂閱學習,如“基礎日語”、“日語閱讀”、“NHK”、“天聲人語”、“日語聲調”等。根據興趣進行訂閱,如,“日本動漫網”、“日語與音樂部屋”、“日本物語”、“赴日資訊”等等。訂閱號學習內容豐富,各個年級的學生都能找到適合自己學習的內容,作為課堂學習的有益補充。
學生還可以根據自身興趣,建立訂閱號,分享自己的學習心得、學習方法。這不僅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潛能,還有可能成為將來自主創業的基礎,積累工作經驗。
三、結語
當網絡越來越多的成為學生的主要信息來源,我們不能一味地強調它帶來的負面影響,正確的引導學生如何善加利用才是信息時代教師的職責所在。另外,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引導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真正做到“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也對教師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教師首先要跟上時代的步伐,更新教學觀念,思路開闊,自主學習終身學習才會被新時代的學生認同和接受,從而達到教學目的。
參考文獻:
[1]劉倩.利用微信對大學英語教學進行改革的構想[J].研究與探討,2014.2.
[2]白政文.網絡環境下大學生日語自主學習模式探索[J].才智,2016.12.
[3]張東亞.基于日語類微信公眾平臺的高校日語學習研究[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6.9.
作者簡介:
陳曉明(1982-),女,黑龍江省拜泉縣人,大慶師范學院講師,碩士研究生.
孫舒和(1980-),男,山東省東平縣人,大慶師范學院講師,碩士研究生.
基金:黑龍江省經濟社會發展重點研究課題(外語學科專項)“運用微信平臺輔助高校日語學生自主學習的應用研究”(WY2016089-C)的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