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摘 要:“互聯網+”時代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深入推進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本文在闡述“互聯網+”時代下內部審計的發展現狀,分析企業“互聯網+”時代內部審計應用存在的困難,并對內部審計在“互聯網+”時代下的發展趨勢進行了思考與展望。
關鍵詞:互聯網+ 內部審計 審計方法
一、“互聯網+”時代下內部審計發展現狀
內部審計依托于經濟社會改革的發展,已進入信息化建設浪潮。審計信息化建設和運用已經融入到內部審計的方方面面。《國務院關于加強審計工作的意見》中提出:“加快推進審計信息化。推進有關部門、金融機構和國有企事業單位等與審計機關實現信息共享,加大數據集中力度,構建國家審計數據系統。”目前,內部審計在“互聯網+”時代下,運用計算機信息技術作為工具助力內部審計工作,進行內部審計管理信息平臺的創建,審計模式也由傳統模式向信息化模式進行革新。審計人員通過運用大數據處理技術、云計算技術,對大量數據進行關聯、分析和篩選,發現審計問題疑點和重點,針對疑點和重點再進一步深入審查已成常態。
二、“互聯網+”在內部審計應用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一)審計資料的數字化、審計方法的智能化,導致復合型人才的缺失
“互聯網+”時代下,部分內部審計人員對審計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性和前瞻性認識不足,思想排斥,行動不積極,導致審計信息化的推進受到一定阻礙。計算機人才由于缺乏審計實務經驗、技巧,難以形成明確、規范的審計思路;審計人員由于缺乏計算機使用技巧,難以通過使用計算機助力內部審計工作方式和效率,造成審計時間、審計成本、審計效率不配比,難以滿足開展實際工作的需要。
(二)信息化建設資金投入不足
信息化建設成為內部審計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信息化建設資金投入明顯不足,如硬件設施的投入和持續更新,計算機軟件的研發、采購和升級,內審專業人員的培訓等。現代內部審計發展所需投入到信息化建設的資金不平衡,已成為其發展滯后的瓶頸。
(三)審計領域未實現全覆蓋
在“互聯網+”背景下,審計信息系統本身存在一定的風險性,對于如何規避和防范審計系統風險,審計人員需對被審單位信息系統安全性、所產生數據的真實可靠性、以及信息系統建設的經濟性的進行審計,而信息系統審計在目前部分單位內部審計領域中處于空白狀態。
(四)在“互聯網+”背景下,互聯網技術的利用率還不高,利用的效果和質量也并不理想,審計信息公開程度不夠
由于審計信息系統建設不完善以及一些部門以擔心數據泄密等原因,導致網絡管理和服務滯后,部門間的數據共享不夠充分,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審計信息的公開及充分利用。
三、“互聯網+”在內部審計中的應用及發展趨勢探討
(一)“互聯網+”下,需不斷提升審計人員綜合素質,拓寬并完善內部審計領域
計算機審計通過將計算機技術與審計人員思路的結合,搭建審計信息管理平臺,把審計人員的經驗、技巧,通過信息化技術轉化到計算機中,以對審計過程進行規范化管理。計算機審計的有效實施,需要審計人員強化計算機功底,加大對龐大的數據處理能力,拓寬內部審計工作領域,審計人員需及時更新知識,加強培訓,以更好地適應“互聯網+”時代下內部審計的未來發展趨勢。
(二)“ 互聯網+”下,革新硬件設備,不斷提高審計服務水平
現階段“互聯網+”審計工作模式的有效推進,不僅要求審計單位取得相關審計軟件和系統,同時要求有配套的硬件和程序。“互聯網+”審計模式的推行需不斷革新基礎設施建設,基礎設施的完善,為提高審計工作效率、保證審計服務水平提供了基礎,使得審計人員不是僅僅局限于過去的財務報表審計,可以圍繞被審計單位的風險、內部控制、公司治理、企業價值增值等目標。
(三)“ 互聯網+”下,不斷拓寬審計方法,不斷提高審計效率
審計人員意識到現行的對樣本進行抽樣審計方法,也具有不全面性,難以實現審計全覆蓋以及對被審計單位財務報表及內控進行準確的判斷和評價。在“互聯網+”時代,大數據處理能力顯現,管理方法與方式的變革將更加深刻,審計人員運用計算機進行大數據分析,可以從海量復雜的數據中快捷有效的挖掘有價值的信息。通過對業務數據和財務數據、內部數據和外部數據進行綜合分析,建立并運用各類審計模型,從而實現審計咨詢的信息化、智能化,做到提高審計工作效率,得出更加全面和具有建設性的結論,增強了審計的實效性。
(四)建立網絡審計平臺,使審計資源得到充分優化利用
“互聯網+”時代,企業通過信息流、資金流、業務流的系統化建設,使得企業信息化的建設模式也向更高層次發展,即建立“互聯網+”審計工作管理信息平臺。互聯網審計平臺具體包括:財務數據、業務數據、歷史信息等,并將這些大量的數據和信息及時錄入更新,通過“互聯網+”審計管理平臺,把審計數據進行分類、整理、加工、上傳,建立審計項目數據庫,從中找出有價值的管理信息,實現各類審計信息的共享。通過審計信息管理工作平臺使得審計資源得到充分優化利用,為其他提供借鑒和咨詢,為公眾提供監督和服務平臺,不斷加強審計結果的公示公開,并將審計結果充分利用到領導決策及干部考核之中。
四、小結
“互聯網+”已經推動經濟、文化等發生著巨大改變,為內部審計也帶來了機遇和挑戰。內部審計作為企業監督體系重要組成部分,應當快速的適應新形勢的發展,進行內部審計行業的改革。同時,改革需要配套的法律法規作為指引、需要較高素質的內部審計人員、需要不斷加強對數據安全的保護。“互聯網+”時代下,改革勢在必行,審計機構和審計人員只有充分利用好“互聯網+”平臺,才能使審計工作變得更加準確、快捷、高效,才能使的審計的功能發揮到極致。
參考文獻:
[1] 胡靖互聯網時代企業內部審計轉型發展的思考[J].中國內部審計,2016, 3.
[2]薄建奎,劉昀.“互聯網+”對會計信息化的影響[J].商業會計,20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