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興臣
【摘要】小學語文教學不僅僅是為了讓學生掌握語文知識,更重要的是,在這個階段可以為學生打下堅實的漢語語言基礎(chǔ)。本文主要從注重音韻的和諧、采用幽默風趣的語言、語言形象生動以及應使用規(guī)范的語言這幾個方面介紹了如何用語言藝術(shù)生動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方法策略。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 教學 語言 藝術(shù)生動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9-0089-01
一、應使用規(guī)范的語言
在小學語文授課過程中,教師使用規(guī)范的語言是教學的基本要求。這需要教師不僅需要利用語言藝術(shù)去生動課堂教學,同時還需要教師的普通話標準,達到二級甲等水平以上。在實際的教學時,教師要做到發(fā)音規(guī)范,吐字清晰,堅決不用含混不清的語言講解課堂,可以充分地解答小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困惑。與此同時,教師的教學語言要力求精簡,不能拖泥帶水,將課文內(nèi)容言簡意賅地講給學生,而不是滔滔不絕、口若懸河地為學生講解,這樣很容易讓小學生抓不住重點。語文課程不僅僅是一門工具性的課程,它還具有較強的人文性。所以,在具體的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懂得改變觀念,實現(xiàn)師生的平等交流。所以,教師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應盡可能地采用精簡的語言,一方面是不影響學生的學習熱情,另一方面要能夠充分地感染學生,讓學生也能夠養(yǎng)成良好的語言習慣。
二、語言形象生動
一節(jié)好的語文課堂要給人如同品茶的感覺,讓學生樂在其中。所以,小學語文教師的課堂應盡可能地選擇形象生動的語言,去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不能采用傳統(tǒng)的、灌輸式課堂的語言將課堂引入一個僵化的階段,而是將教學孕育在具體的情景之中,讓學生充分地感受這份優(yōu)美的韻味。
語言作為思維的表現(xiàn),思維是語言的內(nèi)在,在語文課堂中,教師要摒棄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不能再滔滔不絕地、以滿堂灌的方式進行授課,而是讓學生從被動轉(zhuǎn)為主動,積極為學生創(chuàng)建一個輕松愉快的交流氛圍,讓學生有更多討論的空間。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帶領(lǐng)學生展開合理的想想,針對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采用不同形式的語言描述,例如排比、擬人、比喻等修辭手法,將語文知識具化。在刻畫具體的任務(wù)過程中,要讓小學生有如見其人的感受。在講解有關(guān)的景色文章時,應讓他們有身臨其境的出洞。這一切都需要教師擁有形象、生動的語言藝術(shù)。除此之外,教師的語言月生動,也會給學生留下越深刻的印象,讓小學生的記憶更加持久,進一步提升學習的效率。
三、采用幽默風趣的語言
小學生的性格往往天真爛漫,對學習缺乏持久度。如果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講話始終都是一本正經(jīng),就會讓課堂顯得十分乏味,且具有強烈的機械感。所以,教師應該盡可能地采用幽默、風趣的語言,充分地調(diào)動學生思維的閃光點,為學生營造出一個輕松、歡快的學習環(huán)境,讓他們感覺到教師是平易近人的,消除對教師的避讓心理,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不僅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教師之間的交流程度,同時也會使得彼此在互動中增進感情,尤其是對不同課文的理解,這樣的情感匯聚起來,可以讓教師更好地了解學生的想法,讓學生更加的信任教師。這樣不僅可以有效地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guān)系,同時還能夠更好、更快地完成教學目標。在具體的課堂中,教師運用風趣、幽默的語言,應注重結(jié)合小學生的認知特點,不能一味地用成人的眼光要求小學生去理解。教師作為課堂的主導人物,需要不斷地對學生進行引導,同時也要更加具備傾聽意識,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謹慎與實踐能力,促進學生能力的全面提高和發(fā)展,為學生建立起良好的思維模式。
四、注重音韻的和諧
小學語文教學作為教學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漢語語言本身就具有強烈的音韻之美。所以,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多多利用真切的語言,采用平易近人的聲調(diào),突出音韻的和諧之美,在講課的過程中注重抑揚頓挫,帶給小學生生動的語文課堂,令課堂具有充足的語言魅力。通過這樣的教學,可以讓小雪語文更加具有趣味性,讓小學生更加深刻地體會到漢語語言的美妙,進一步陶冶學生的情操。例如,教師在為學生講授古詩《詠柳》時,要注重幫助小學生樹立有關(guān)的節(jié)奏,讓小學生更好地了解古詩的內(nèi)容。在講解一些具有抒情性質(zhì)的文章時,教師要融入一些真實情感,和作者表達的情感相融合,讓學生獲得更加豐富的審美體味。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也要注重音韻的靈活使用,讓學生更加享受課堂。
五、結(jié)語
綜上所述,當下的小學語文課堂,需要教師重視自身的語言作用,這對于教學的質(zhì)量和效果都會產(chǎn)生重要的影響。所以,教師在具體的教學實踐過程中應注重語言的魅力,增強課堂對于學生的吸引力。只有這樣能夠讓學生更加有效地理解和接受語文知識,更加全面地鍛煉學生的審美能力,實現(xiàn)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最終實現(xiàn)對學生的素質(zhì)教育。
參考文獻:
[1]趙園.小學語文教材童話選文的現(xiàn)狀分析[D].杭州師范大學,2016.
[2]梁慧花. 語言藝術(shù)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實踐研究[J]. 留學生,2016,06:221.
[3]田艷. 凸顯精彩的語言藝術(shù),打造小學語文高效課堂[J]. 中華少年,2016,24: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