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挺
【摘要】自新教改全面實施后,人們對于職高教育的關注度持續增高,尤其是在計算機技術區及后,人們對于職高教育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并且對于職高學生而言,他們需要掌握良好的計算機應用技能,因為只有這樣才更契合社會發展需求。而文章主要是研究怎樣對職高計算機網絡化教學進行優化。
【關鍵詞】職高計算機 網絡化教學 優化措施 研究分析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1-0152-02
一、存在計算機網絡化教學中的問題分析
一是職高學生整體的學習意識不夠強烈,這主要是因為大多數就讀職高的學生都是高中或者初中畢業生,無論是知識面,還是基礎知識都不夠全面,對于學習始終提不起興趣,甚至有的學生在思想認識上產生偏見,認為學習是可恥、對未來沒有任何用處的事情;加之某些農村來的學生,在這之前并沒有對計算機有多少認識,也不愿意主動學習計算機知識,這便增大了計算機課程的教學難度。
二是教師教學的模式陳舊保守,缺乏創新,教師以黑板講授的形式將相關知識點灌輸到學生頭腦中,此中卻并未對學生實際的學習能力和認知水平進行考慮,使得學生同教師之間的知識傳輸難以維持在同一水平線上,加之計算機內容十分枯燥,便會有學生產生厭學心理。
二、有效的優化措施分析
(一)科學制定學習計劃
計算機網絡教學作為十分復雜的一門課程,其中所涉及到的教學內容不僅繁多且復雜,因而要求計算機教師在課程教學前,應當圍繞著學生實際的學習水平,科學的擬定由簡至繁的教學計劃,只有在學生對課程知識內容有一定了解的基礎上,開展教學工作才能夠給予學生知識吸收的緩沖時間,這樣便不會在知識講授時有突兀或生疏的情況出現。諸如:在課程教學中,我們在正式開始課程講授前會要求學生自行查閱相關資料,如計算機網絡體系的形成和發展等,當學生對于計算機的網絡體系有一個大概認識時,我們再適當的穿插一些資料在課本知識中,并介紹相關的概念,這樣一來便為學生后續的學習和思考指明了方向。我們發現,當學生對于計算機網絡教學有一定認識后,教師再適時的引申一些內容,學生在頭腦中便會將基本的一個計算機網絡結構模型構建出來,而對于這樣一種教學方式,其主要的優勢是由淺至深的幫助學生學習教材內容,通過課外資料的自主查詢,學生能夠對網絡教學產生一定的興趣,在不知不覺中便能夠掌握更多的課本知識,從而達到較好的計算機網絡課程學習效果。
(二)合理利用實驗資源
對于計算機網絡教學而言,課堂教學應當與實驗教學緊密聯系起來,這是因為職高學生所有的學習內容都是為了日后面對社會和市場做準備,因而能夠熟練地對課堂所學內容進行運用,是他們順利適應社會環境的前提。并且從課堂知識傳授的角度來看,只有以實踐為基礎的教學,才能夠最大化的將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出來,因而對于計算機教師來講,必須充分的對學校網絡教學資源以及實驗設備進行利用,提供學生更多的實踐機會,諸如:在教授《網絡拓撲結構》這一章節內容時,我們首先會在講臺上詳述網絡連接操作的基本要求以及要領,隨后安排學生自由進行網絡鏈接操作,因為只有理論加實踐的結合,才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知識內容,隨后安排學生自由進行網絡鏈接操作,因為只有理論加實踐的結合,才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知識內容,每一次動手實踐學生都能夠從中體會到一些東西,或進行一些知識內容的思考,并且一旦有操作失誤的情況出現在實踐操作中,我們能夠幫助學生找出失誤的地方,并分析為何會出現這樣的失誤,此過程有助于學生減少同類型失誤概率。通過一定的實踐動手操作,不僅能夠讓學生更直觀的感受到計算機學習的樂趣,在一定程度上還能給對他們的學習內容和知識體系進行深化,以此為日后不如社會做好實踐方面的準備。
三、總結
綜上所述,時代不斷的發展,社會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待我國新課程改革的全面實施后,為了適應社會經濟發展對全能型人才的需求,在職高的計算機網絡化教學中,我們結合自身經驗不斷對現有的教學模式以及內容進行優化。在職高的計算機網絡化教學中,由于受到技術的影響,難免會有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存在,阻礙學生的學習以及教學工作的順利進行,對于計算機教師而言,需要從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出發,圍繞著社會發展需求,將一些有效的、科學的優化措施制定出來,以便學生能夠有效掌握知識內容,為后續步入社會打下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楊建平.如何實現對職高計算機網絡教學的優化[J].考試周刊,2015,A2:128.
[2]何再蓮.芻議職高計算機教學中如何合理利用網絡資源[J]. 教師,2016,21:70.
[3]張建兄.職高《計算機網絡》教學的優化[J]. 考試周刊,2010,51: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