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恩敏
【摘要】數學是一門邏輯性非常強,非常抽象的學科,而小學生的無意注意占優勢,注意力不穩定,邏輯思維能力并不強,學習數學對他們來說必定是件艱巨的事情。課堂又是學生獲得知識的重要場所,作為教師的我們應如何把課堂教學設計得趣味性,讓學生感到在課堂上是一個樂園,從“要我學”真正轉入到“我要學”的學習氛圍。這是我們目前所面臨的亟待解決的課題之一。筆者結合多年教學經驗,從實際出發,就趣味化教學活動如何實踐提出了幾點合理性建議。
【關鍵詞】小學數學 趣味化教學 價值 意義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9-0151-02
一直以來數學教學都被一種枯燥的公式或數字所籠罩,一提起數學,大家想起的往往是或黑或白頭發的數學老師和那一講臺的粉筆灰,數學總給很多人一種枯燥和單調的感覺,這也往往造就了很多孩子不大喜歡數學,而更加喜歡趣味性和故事性更強的語文等。最近筆者對數學教學內容和方法進行了深入研究和思考,發現了幾個簡單提高數學教學趣味性的方法。
一、數學教學趣味化能夠彰顯數學文化價值
當前,縱觀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現象,我們可以發現,在大多數的小學數學課堂上,數學教師會過分強調數學的工具作用,弱化數學的文化價值,忽視數學對其他學科的影響。這非常不利于學生視野的拓展與數學素養的提高。因此,新數學課程的核心理念是關注“人的發展”。
可喜的是,進入新課程改革以來,數學文化的研究不斷深入,一個重要的標志是數學文化走進中小學課堂,滲入實際數學教學,努力使學生在學習數學過程中真正受到文化感染,產生文化共鳴,體會數學的文化品位,體察社會文化和數學文化之間的互動。在現行的高中數學課程標準中,數學文化是一個單獨的板塊,給予了特別的重視,關于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數學文化研究也正在悄然興起。 二、數學趣味活動課——彰顯數學文化價值的有效途徑之一 。
基于對數學文化的粗淺認識,自新課程實施以來,我校在體現數學文化的形態方面作了積極的探索,數學趣味活動課成為我校校本課程之一。它以學生的生活和現實問題為載體和背景,突出數學文化,讓學生感受豐富多彩的數學,著眼于促進學生個性自主和諧地發展。
在教學實踐中,我們以“思維訓練”為核心,引導同學們開展了一系列“好玩的數學游戲”“數學實踐活動”“有趣的數學故事”“生活中的數學”等活動,例如《有趣的一筆畫》、《數字與編碼》、《奇妙的七巧板》、《數學故事創編》、《游戲中的數學策略》、《色彩中的數學——四色原理》把學生們帶入一種合作與競爭的愉悅數學世界,在游戲與活動中體驗數學的無窮魅力。學生們積極思考,大膽質疑,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智慧與能力,常常讓人驚嘆不已!數學趣味活動課,深受同學們的喜歡。
二、實現趣味化教學的具體方法
1.利用數學背景知識,激發學生探究欲望
古希臘學者亞里士多德曾經說過:“思維自疑問和驚奇開始。”教學中,結合教學內容,有意識地穿插相關的歷史故事,數學背景知識等,定能激發學生思維,引發學生的探究欲望。
在數學活動課《數學游戲中的取勝策略》中,首先用我國古代運用對策論思想解決問題的一個范例《田忌賽馬》的故事使學生認識到:有效的策略可以改變事物發展的結果。然后設置懸念:“聰明的同學,你們能不能從中受到啟發,找到一種只贏不輸的游戲策略呢?”學生的求知欲望被極大的調動起來。然后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讓學生分組進行輪流拿卡片、輪流報數等游戲,(結果有的同學勝多輸少,有的同學卻屢戰屢敗。)出于一種強烈的取勝動機,學生努力探究著取勝的策略,課堂氣氛異常活躍卻又緊張,教師真正成了一個組織者與合作者。學生在動態的過程中感悟規律,從而在這些過程中獲得積極的體驗,學會思考。這節課,充分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動機,讓我們感悟了數學更為深沉的文化力量,數學原來可以超越知識本身,找尋到更為豐富,也更為動人的
2.開展數學游戲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數學知識是抽象的,數學源于生活,生活處處有數學,數學教學讓學生置身于問題情境,喚起學生的探究欲望,品嘗用數學知識解釋生活現象的樂趣,愛玩是小學生的天性,游戲活動能夠放松學生的身心,發展創新思維,小學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依據學生的特點,結合學生的愛好興趣,將趣味化的游戲活動引入課堂教學,使學生通過活動學習數學知識,用學到的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例如,“元、角、分”的教學,教師可以創設“小超市”游戲,將一些面值不同的人民幣放在課堂上,把幾種玩具標上價格,讓學生扮演顧客和售貨員,通過購買活動,選擇不同面值的人民幣,加深對貨幣的認識和理解,讓學生參與實踐活動,調動多種感官參與學習,充分感知數學知識,儲存提取信息,培養學生應用知識的實踐能力,體驗成功的樂趣,增添學習興趣,游戲活動生動活潑、富有個性,能夠激起學生的探究欲,保持持久的好奇心,從而提升數學素養。
3.多媒體展示,增加教學直觀性
多媒體技術融入小學數學教學,增加課堂教學容量,引導學生掌握觀察方法,發展學生智力。數學知識具有抽象性,利用多媒體直觀教學,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幫助學生理解問題,獲得無窮樂趣。生動形象的多媒體課件,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學生積極參與教學過程,感受數學課堂的魅力,利用多媒體實施趣味化教學,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路人,教師鼓勵學生積極思考,發現數學問題,縮短師生間的距離,例如,“正方形和長方形”的教學,通過多媒體課件展示生活中的各種正方形和長方形的圖形,學生一目了然,發展了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培養了空間想像能力,通過化靜為動的畫面展示,加深了學生對數學概念理解。
綜合以上所述,學生最喜歡有趣的課堂,我們可以通過多種方法和手段增強我們課堂教學的趣味性。但是,我們在倡導趣味性教學的同時,還應該注意到上述方法、手段的應用,不單有趣更要有益。同時,針對學生好奇心強的特點,小學數學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創設妙趣橫生的問題情境,喚起學生的求知欲,幫助學生從多個角度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培養數學結合思想,學生主動參與討論,由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轉化成知識的主動探索者。
參考文獻:
[1]王秋麗.試論小學數學趣味化教學[J].教育教學論壇,2014,7.
[2] 史金花.論小學數學的趣味設計[J].科教導刊,2013,22.
[3]鄭金宏.在數學中探尋奇妙——小學數學趣味化教學策略探析[J].教育觀察(下旬),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