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鈺
【摘要】隨著教育的不斷發展,小學音樂教育不應當只限于教會學生歌唱和簡單的音樂知識為目標,更應當通過音樂教育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健全、良好的人格。本文針對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在小學音樂課堂中的實踐展開了分析,簡單介紹了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的定義,并提出促進奧爾夫教學法在小學音樂教育中的對策建議,以進一步提高小學音樂教學水平,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關鍵詞】奧爾夫教學法 小學 音樂課堂
【中圖分類號】G623.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9-0208-02
隨著新課程改革步伐的加快與素質教育的深入,我國小學音樂教學也出現了新的變化,教學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小學音樂教師要對教學內容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用新穎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與教學實現更加緊密的結合,改變學生被動學習、消極學習的心態,以更加積極主動的心態參與到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奧爾夫音樂教學法作為一種全新的、富有創造力的音樂教學方法,應用在小學音樂教育中,可以充分激發學生的主體性、主動性以及創造性等,培養學生對音樂節奏的敏感度和興趣,加強學生對音樂的欣賞與感受。本文就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在小學音樂課堂中的實踐進行分析,指出要如何更好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上實踐好奧爾夫教學法,以期能夠不斷提高小學音樂教學的水平與質量,為學生今后的全面發展創造有利條件。
一、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的定義
奧爾夫音樂教學法是德國著名的音樂家卡爾·奧爾夫所創建的。是一種獨創的音樂教育體系,并且打破了傳統的音樂教育觀念。奧爾夫認為:兒童應該接受原本性的音樂教育,這樣可以使他們按照本來的天性成長,按照成長的客觀規律發展自我。而這里的原本性,并非單純的將音樂作為單獨的教育要素,而是將音樂與語言、舞蹈、動作等方面同步聯系在一起,形成一個完整性的音樂課堂教學。學生既是設計者,更是主要體驗者[1]。腦力、智力、體力、能力、動力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與運用,收獲情感、態度、價值觀念的升華。
愉悅身心、學習藝 術,二者相得益彰。這正是奧爾夫教學法的重要特點之一。關于“奧爾夫教學法”,相關學者認為,在課堂教學中,應該以問題為出發點,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學生通過主體探討,達到相互促進和發展的目的。這種教學方法非常注重“導”強調問題的重要性,問題可以由教師設定,也可以由學生提出。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奧爾夫教學法”是在創設問題情境的前提下,學生一步步跟著教師的引導融入課堂,自主思考分析或小組合作探究,最后實現知識和能力的統一[2]。
二、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在小學音樂課堂中的運用分析
1.營造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教師在進行音樂教學時,應將教學內容與現實生活整合起來,突出音樂教學的趣味性和親和力。 因此,小學音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結合音樂作品營造相應地教學情境,引導學生進行表演活動,鼓勵學生在角色扮演中掌握基本的音樂知識,同時,也能確保音樂課程魅力得到展示。例如:在教學《漁夫和金魚的故事》時,為了活躍課堂氣氛,也為了改變音樂課的簡單“唱”的模式,更為了提高學生的課堂投入度,在本節課的教學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分別扮演“漁夫”“金魚”等角色,然后,按照實現設定好的場景進行表演,以確保學生在自主的環境中真正成為音樂課堂的主人,同時,也為學生個性的發展以及綜合能力水平的提高做出相應的貢獻[3]。
2.融入游戲,點撥學生創造思維
在傳統的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選擇的基本是以歌唱、教學樂理知識為主的教學模式,學生課堂上要做的就是隨著教師唱或者是在教師灌輸式的樂理教學中死記硬背的掌握基本的音樂知識。但是,這樣的教學過程忽視了學生對音樂的情感激發和體驗,忽視了學生在音樂學習中的主體作用。所以,為了改變這一現象,也為了更好地落實奧爾夫教學模式的基本理念,在小學音樂教學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游戲活動,意思就是要將音樂教學與恰當的游戲融合在一起,以確保音樂課程價值最大化實現[4]。例如:在教學《好朋友》時,為了有效的應用奧爾夫教學法,也為了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也為了讓學生在課堂“動”起來,在本節課的教學時,教師可組織學生進行了“找朋友”的游戲,引導學生按照歌曲“找啊找朋友”(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個好朋友,敬個禮呀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進行游戲,目的就是讓學生在蹦蹦跳跳的找朋友中能夠快速的融入到本節課的學習之中。之后,在學生都“找到朋友”后,順勢引導學生學習本節課的歌曲。樣的游戲活動不僅能夠快速的將學生帶入到音樂課堂之中,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也能讓學生在游戲中,在唱跳中找到學習音樂的興趣,進而,為奧爾夫教學思想的落實做好基礎性工作。
3.音樂美術相互結合,調動學生實踐情緒
一直以來,各個學科之間的學習都是獨立,很少有教師將某一學科與其他學科進行整合,導致學生都是單一的發展,而且,這在某種程度上也影響了學科價值的最大化實現。所以,為了構建具有創造性的音樂課堂,也為了有效的將奧爾夫教學模式與音樂教學模式結合起來,在教學時,教師要有效的將音樂教學與美術教學結合在一起,以為學生綜合素養的全面提升做好基礎性工作。例如:在教學《老爺爺趕鵝》時,為了落實奧爾夫教學模式中提出的“愉悅身心、學習藝術,二者相得益彰”的思想,也為了促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展,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可以將音樂與美術結合在一起,引導學生在“讀”“唱”“畫”的過程中提升藝術素養。首先組織學生對歌詞進行閱讀,即:有個老爺爺,進城趕群鵝,聽到有人喊,要趕一對鵝。爺爺回答說,我的老大哥,給我跳個舞,送你一對鵝[5]。引導學生展開想象力和創造力,自主將閱讀歌詞和演唱歌曲后出現在腦海中的第一個畫面用筆畫出來,這樣的過程不僅能夠讓學生在高效的音樂課堂中素質水平獲得大幅度提高,而且,對學生藝術素養的提升也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曾崢.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在小學音樂課堂中的實踐運用[J].音樂時空,2014,(21):183.
[2]潘鷗.試論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在小學課堂中的運用[J].教育界,2015,(20):208.
[3]羅蘭莎.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在小學音樂課堂中的運用[J].戲劇之家,2016,(7):222.
[4]宋潔,蘇麗麗.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在小學音樂課堂的應用研究[J].戲劇之家,2016,(2):86.
[5]葛云峰.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J].戲劇之家,2016,(6):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