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義祝
摘 要:在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讓學生主動參與,不斷探索創新教學模式,切實改變初中思品課教學枯燥乏味的現象,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起,使學生愛上這門課,在掌握知識的同時,還能提高學生各方面的素質和能力。
關鍵詞:初中思想品德; 教學方法; 探索; 實踐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9-279-01
思想政治課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理論性強,比較枯燥抽象,教師要上好這門課很不容易,非下一番苦功不行。要不斷采用多種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在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上下功夫。在教學實踐中,筆者經過不斷探索,總結出以下幾點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
一、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動”起來
第一,讓學生腦動多思。對所學知識進行分析、比校、抽象、概括。教師可以用恰當的“問題”激起學生思維的浪花,使他們于“無疑”處生“疑難”,產生新奇感和探索感,使思維向新的廣度和深度發展。例如講到《法律常識》中“我國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權利”時,提出“共產黨員和共表團員是否允許信教”的問題;當講到“我國經濟建設遇到資金困難的問題”時,引出“能否靠多發行人民幣來解決”的疑問,學生在分析中有分歧,但教師進行引導,便可以得出正確的結論。
第二,讓學生口動多說”。對學習中的問題敢于陳述己見,展開討論,以開拓思路、活躍氣氛。如講到我國的公有制經濟時,聯系黨的精神,討論和領會“公有制經濟的實現形式可以多樣化”的理論含義;講到“公民權利和義務的關系”時,可進行“權利和義務是否可以放棄”的課堂討論等。這樣,既啟發了學生思維,又鍛煉了學生的表達能力。
第三,讓學生手動多做”。即鼓勵學生勤做學習筆記,寫預習提綱,編制試題,動手解答,以鞏固知識、加深理解。所謂“不動墨筆不讀書”。教師要在課前安排預習,課堂督促筆記,課后布置適當的練習,根據教材內容,要求學生自己編寫試題,促使學生主動學習。當然,調動學生主體的積極性的方法還很多,我的做法僅僅是拋磚引玉。
二、緊緊抓實學生自主學習
學生的自主學習通常是指主動,自覺,獨立的學習,是以調動學生主動性、積極性為出發點,使學生能夠主動學習、善于學習,通過問題情境的創設,使學生明確自主學習目標,激發學生對新知識學習的積極性的學習方式。因為學生自己發現的問題更貼近學生自己思維實際,也就更能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欲望。教學時,教師要盡可能多地為學生創造自主學習的機會。在梳理和細化知識點的基礎上,將是什么的問題交由學生在這一環節完成,在學法上引導學生從如下幾個步驟去做:(1)、走進課文:翻到新授課,閱讀課題、框題、目題,找到中心詞,了解新授課大意,初步認識課文;(2)、讀懂課文:逐字逐句反復閱讀課文,找出每一段話的中心大意和知識點,進一步熟悉課文;(3)、理解課文大意:聯系全篇課文,整體把握課文大意和相關知識點,并在課本上做好筆記;(4)走出課文:運用課文知識點和觀點回答自讀題,自主學習旨在教會學生如何自讀課文,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啟發學生思考問題,增強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習主動性。
三、讓學生在討論中獲取知識
初中學生雖然年齡小,但是他們往往不會人云亦云,而是對許多問題都有了粗淺的 但卻是自己的是非觀。在很多時候,他們對一些問題的看法會使得教師和家長出乎意料。通過討論的方式學習知識,一方面使學生更加全面展示他們的知識結構,另一方面還能 使學生在討論中得到成就感。這種討論式的學習方式需要注意以下幾點:1、討論問題的選擇一定要符合初中生的特點。比如:針對初中生中“追星”成風 的現象。教師在講授七年級上冊第五課第三框“我心中的理想形象”時,就可以設計 “追星有益還是有害”的討論。 2、在討論開始前,教師應適當點撥,啟發引導,鼓勵學生不拘泥于課本,敢于發 表自己的見解,充分展示思維的廣闊性、靈活性和創造性。3、討論時,教師可充當主持人,也可請思品課代表做主持人。討論切忌走過場,一定要像正規的辯論一樣,這樣同學們才會認真對待。4、討論結束時,教師應當對本次討論進行及時的總結。這是十分重要的一個環節, 也可以說是落實教學要求,完成教學任務的關鍵。在這一環節,教師應該針對正反兩方 的同學的表現,結合課本知識進行客觀且具有知識延伸性的評價。討論式課堂可以使學生在激烈的課堂氣氛中不僅掌握知識,拓寬了知識面,還增長了見識,培養了學生的邏輯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增強參與意識和“主體”意識。
四、精講少講,教師做好導學
在自學、互學的基礎上,教師加以點撥和歸納,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消化知識,讓知識自成體系,達到突出重點、解答難點的目的,如在人教版九年級思想品德第五課第二框《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教學設計中,我從這三個方面進行歸納:1、民族精神的內涵:解決是什么的問題。2、民族精神的地位和作用:解決為什么的問題。3、怎樣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解決怎么辦的問題。當然,在導學時,教師要注重聯系實際,運用新聞時事、社會熱點來加以輔助說明,這樣就更有說服力了,學生的興趣也自然被激發出來了。
五、精選測試題,做好課堂測評
這一環節主要是檢測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了解教學效果,對于其中產生的疑點和難點再加以解答和突破,以達到課堂的高效化。如在人教版九年級思想品德第五課第二框《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測評題設計中,我設計了這樣兩個選擇題:
1、關于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我們必須做到( )
(1)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2)反對一切外來文化(3)與弘揚時代精神相結合(4)正確對待外來文化
A.(1)(2)(3)(4) ;B.(1)(3)(4) ;C(2)(3)(4) ;D.(1)(2)(4)
2、下面能夠體現愛國主義的行動有( )
(1)建設祖國,繁榮祖國(2)反對侵略,保衛祖國(3)反對民族分裂,維護祖國統一(4)維護國家尊嚴,展現民族風采
A.(1)(2) ;B.(2)(3) ;C.(2)(3)(4); D.(1)(2)(3)(4)
兩個問題突出了教學重點和難點,對于檢測教學效果,應該是一目了然。
初中思想品德課的課堂教學,必須要講究教學藝術與教學方式方法,以學定教,學生主動參與、自主協作、探索創新的教學模式,切實改善初中思品課教學的枯燥乏味、效率低下,使學生愛上這門課,在掌握知識的同時,還能提高學生各方面的素質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