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吉元
摘 要:課文插圖是小學語文課文中的有機組成部分,是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充分運用好課文插圖,就能使小學生尤其是一、二年級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培養他們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想象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課文插圖對語文教學質量的提高至關重要,教師一定要充分運用好課文插圖,把插圖和課文內容有機地結合起來。
關鍵詞:插圖;小學語文;教學;有效運用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9-381-01
在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很多課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插圖。這種圖文并茂的教材編排,符合小學生的年齡和認知特點,不僅有利于提高小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而且有利于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培養觀察、想象和語言表達等能力。因此,我們教師在教學時要充分發揮課文里會說話的 插圖的作用,注重對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
一、運用插圖,激發學習興趣
使用插圖的應依據文、圖及其教學目的而有所不同,有的要放在講讀課之前,有的要放在講讀課文之中,有的卻要放在講讀課文之后。放在講讀課文之前主要是為了激趣,把學生帶入特定的情境,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引導學生的情感和態度,使學生對將要學習的課文做好心理上的準備。如,在學習《丑小鴨》這課時,在講課文之前,老師就可指導學生觀察之前的插圖,了解丑小鴨毛灰灰的、嘴巴大大的、身子瘦瘦的等特點。通過課文的學習,插圖中丑小鴨的表情,清楚地了解了丑小鴨離開家后的遭遇。體會丑小鴨孤單、羨慕、驚喜等心情。
二、圖文結合,有利于重點難點內容教學
課程改革后編寫的語文教材中有大量的插圖,這些插圖大都貼近生活,富有情趣,與教材緊密結合。教學中要重視發揮這些插圖的作用,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如在聲、韻母教學中,可啟發學生將聲、韻母的音形與插圖的內容聯系在一起,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單韻母“a”,是韻母教學的重點,而“o”和“e”的發音是難點。根據各自的插圖,我采取啟發聯想的方式,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在教“a”時,可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模仿圖上檢查嗓子的小女孩發“啊”音,并啟發學生觀察女孩梳著小辮子的頭,引導他們將女孩的頭部形象與“a”的形體進行比較。公雞是孩子們熟知的,它的啼鳴也是孩子們樂于模仿的,教“o”的讀音,可讓學生模仿大公雞“喔喔”地啼叫。教學“e”時,可借鵝的名稱幫助記音,并以鵝在水中的倒影促進字形的記憶。如此圖文結合的教學,可以化難為易,使枯燥無味的字母音和形變得具體形象,教師教起來生動有趣,學生學得輕松愉快,效果良好。
三、利用插圖,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
結合插圖理解課文是課文插圖最明顯的作用,它可以幫助學生化難為易,化抽象為具體,直觀形象地理解拼音、字、詞、乃至句的意思。
在課堂教學中,有經驗的教師不但可以利用插圖指導學生具體形象地理解課文內容,還可以用來總結課文,揭示課文的中心。如教學《師生情》一文時,可指導學生看圖后總結:圖中三位小女孩的體態和神態各是怎樣的?她們為什麼透過門上的玻璃,爭著向屋里看?她們在門外深情地看著、等著,這說明了什么?由此體會同學們對老師的真摯情感,使學生受到尊敬師長的教育,將教學的理解能力提到了更高的層面上。
如果老師根據學生的這種心理特點,利用課文插圖來引導學生學習新知就會收到以外的驚喜。如我在教學《難忘的潑水節》這一課時,先指導學生看圖:從周總理的衣著打扮中你可以看出什么?從插圖中人物臉上的表情你又看出了什么?課文題目叫《難忘的潑水節》,讓人“難忘”在哪里呢?由于學生都有好奇心強的心理,可以較好地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學習課文內容上來,也為掌握新知打下良好的基礎。
四、認真分析插圖,有利于觀察力的培養
在課堂上,教師可指導學生認真觀察課文的插圖,這不僅是單純地幫助學生理解課文的過程,也是培養學生觀察能力的過程。教師在指導學生觀察插圖時,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觀察的興趣,培養良好的觀察習慣和觀察方法。要注意教學生觀察的順序、主次、細節等。教師要緊緊圍繞課標要求及本章節訓練的重點,培養學生相應的觀察能力。如從二年級起就要培養有順序地觀察能力。即由遠及近,由人到景,從主要人物到次要人物,從人物的衣著動作到表情神態,從整體到局部等。只要堅持長期、系統地觀察訓練,學生的觀察能力會得很好的培養和較大幅度的提高
五、觀察插圖,培養想象力和豐富的情感
一幅圖上的事物,只有展開聯想才能真正體現圖畫的意思和表達的情感。教師在指導學生觀察圖畫的同時,應要求學生透過圖畫內容想象隱含圖畫背后的事物。同時,使畫面人物活動起來,讓學生的頭腦中有電影場面感。如觀察《游子吟》一課的插圖時,要從圖畫的整體內容教學觀察,指導學生對孟郊和他的母親的表情、動作教學仔細觀察,如何讓學生教學大膽的想象,在激發學生想象他們之間會有怎么樣的對話,從而把畫面的內容豐富起來,并且很好地落實故事的思想內容,實現情感目標的落實。
六、利用插圖,培養小學生的語言表達和寫作能力
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特別有限,口頭表達有時語無倫次或過于簡單,寫作時無話可說,無事可寫。通過課文插圖,可以使小學生的口頭表達及寫作能力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和發展。如教學《十里長街送總理》一課時,引導學生先通過課文插圖大膽聯想和想象,窮盡畫面,然后概括畫意,這樣可以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文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和想象能力。又如某些看圖作文,尤其是漫畫作文是寫作訓練的一種主要形式,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根據插圖選角度、定中心、敘述描繪,再與原作比較,揚長避短,取人之長,補己之短,這樣不斷的訓練,才會提高寫作水平。
小學語文教材中的插圖,是課文的重要組成部分,并非可有可無,它是客觀事物形象的真實再現。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課文插圖對語文教學質量的提高至關重要,我們一定要充分運用好課文插圖,把插圖和課文內容有機地結合起來。讓課文中靜止的畫面有靈動的生命,讓語文教學煥發出藝術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