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善橋
[摘 要] 近年來多媒體技術迅猛發展,給基礎教育教學帶來了更多便利。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我們要充分發揮多媒體技術的優勢,使之與初中英語教學完美融合,更好地服務于英語的課堂教學。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整合:豐富英語視野,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優化教學環境,激發英語學習興趣,運用媒體設備,創設口語鍛煉機會;拓展思維訓練,突破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關鍵詞] 初中英語;多媒體技術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科技的飛速發展,多媒體技術設備廣泛應用于學校的課堂教學中。多媒體技術給初中英語的課堂教學帶來了很多便利。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教師要將初中英語的學科特點與多媒體技術的應用方法有機融合,讓初中英語教學煥發出新的生機。筆者認為,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整合。
一、豐富英語視野,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英語是一門語言,我們就可以借助它去探索更多未知的世界。在以前,國人學習英語往往采用寫信的方式來提升自身的英語水平,由于國際信件來往不夠頻繁,學習的效率極為低下。而且,很多國人學習英語也會通過與國際友人交友,這種互相幫助的方式來進行學習,可是,這種方式畢竟受眾面較小,只有極少數人會獲得這樣的好機會,更多的人學會的都是一些考試專用英語,一些啞巴英語,違背了語言自身的功能特點。然而,在互聯網多媒體技術的幫助下,每一位英語學習者,都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尋找到世界上任何一個角落的交流者,互聯網技術將大家非常容易的聯系起來,大家可以在互聯網上交流學習心得,共同提高,共同進步。互聯網多媒體技術的發展,給學生們打開了更多的大門,豐富了他們的視野,在他們的面前,世界異彩紛呈,充滿了未知和新奇。作為教師,在平日里,也可以從互聯網上尋找到更多新鮮的歐美國家的資訊,尋找到更多原汁原味的英語學習素材,讓英語學習與國際信息接軌,這些都是可以做到的。
中國在傳統英語教學中,語言學習跟其他學科一樣,以教師課堂講授為主,即“粉筆加黑板,課本加筆記本”,培養了一代又一代啞巴英語學習者,學習者只是被動的接受者,教材甚至學習方法都由教師控制。學生們缺乏真實的語言環境,缺乏真實的語言輸入。學生沒有選擇學習進度的自由,教師是課堂的操縱者,也是學習進度的控制者,忽略了學習者的個體差異,導致學生對英語產生畏懼、焦慮、厭煩甚至絕望等一系列負面情緒效應,從而學生之間的英語水平差距越來越大。如今,借助互聯網多媒體技術,教師可以在備課的時候將互聯網上搜集的多媒體資源整合成與現實相接近的情境,讓學生在逼真的語言情境中學會英語交流。英語不是我們的母語,脫離了一定的語言環境,是很難在較短的時間內迅速掌握的。接近現實的教學情境的打造了更多的自主學習的機會和挑戰,讓學生們全身心投入到語言的學習中,而不是像以前那樣只是簡單的考試機器。因此,作為教師要認真研究教學教法,根據教學進度安排,給學生充分的自由權,讓他們具有主觀能動性,愛上一門學科和語言。
心理學研究結果告訴我們,只有學習主體者真正參與到學習中,學習才真正發生了。教師可以深入研究參考國內外常用的情境教學方法,學習同行先進的經驗,創造條件為我們的學生呈現出更加精彩的課堂,更加逼真的情境。我們也要讓學生認識到,他們自己才是學習的主人,要改變以前被動接受的角色,主動的去學習英語,應用英語。關于這一點,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進行專門的宣講,進而改變學生的認知。由于長期受傳統教學方法的影響,學生們的主動性還需要老師進行調動,否則,將會很難起到成效。在豐富的語言環境刺激下,學生們的積極主動性更容易激發出來,這對于他們今后的學習也是大有好處的,他們的自學能力都將會得到很大的提高。
二、優化教學環境,激發英語學習興趣
語言的抽象性是英語的特點之一。在課堂教學中往往有一些事實、現象是老師難以用語言表達清楚,學生不能親自實驗、感知,用講授法教學效果不好。若能利用多媒體課件表現時間、空間、運動和靜止狀態的技術特征,將不易觀察到的事實、現象、知識發生的過程展現到學生面前,幫助學生通過感知學習、掌握和運用知識。將有利于突破教學難點,啟迪學生思維,節省教學時間,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可以做到高密度、大信息量知識傳授,大大提高課堂效率。
與以往的傳統教學相比,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可以借助視頻、音樂、圖片、動畫等方式讓教學內容變得更加活潑生動,學生們可以保持較長時間的注意力,引發學生對英語的興趣。在多媒體的幫助下,我們可以刺激學生的多個感官,在聽覺視覺等感官的共同參與下,去學習英語,感受英語,運用英語。初中學生的自控能力往往比較差,學習的動機如果是起源于興趣就會更加持久,所以,我們要努力啟發學生對英語學科本身的興趣。例如,我們可以事先做一些互動性的課件,當學生們答對的時候就給予大大的贊賞,包括鼓掌聲以及鮮花獎杯等圖片,讓學生感到驚喜體會到成就感。互聯網多媒體技術可以把老師和學生更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便于師生和生生之間的溝通。如果大家盡可能用英語來進行溝通的話,既給了學生努力學習英語的動力,也增強了他們對英語應用的體驗。
根據教學目標的要求,我們可以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將教學環境不斷優化,通過打造模擬英語母語的教學情境,創新教學方法。初中學生思維活躍,喜歡新奇的事物,他們對歐美的文化充滿了探索的興趣。因此,在優化教學環境的同時,學生們也可以了解到更多的未知世界,這本身就符合他們的心理特點。借助于多媒體輔助教學,初中英語可以變得更加豐富多彩,也有可能嘗試各種新的教學方法,英語課堂教學也將變得更加高效生動。
三、運用媒體設備,創設口語鍛煉機會
口語能力是學習一門語言的關鍵所在。運用多媒體系統設備和直觀教具進行英語教學,能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大幅度地增加學生語言實踐的機會,擴大課堂的活動面,從而減少了教師對學生的控制和束縛。學生擺脫了被動局面,積極地加入整個課堂操練當中,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我們可以根據某一個教學主題,用多媒體進行相關主題的情境設計,從而豐富主題,促進口語的練習。比如,一個機場的主題,我們可以提前準備一個介紹機場的小視頻,再加上一些圖片,這些環境的有意設計就可以讓學生適時進入狀態,從而達到口語訓練的目的。另外,互聯網多媒體技術也可以讓學生采用一些優秀的軟件,在線進行實時的口語練習,或者與同樣的英語愛好者或海外的友人進行口語交流,達到口語鍛煉的目的,這些在以前都是無法實現的。
四、拓展思維訓練,突破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初中學生的邏輯判斷思維、想象思維、發散思維等都處在快速發展之中,不過由于個體差異的不同,也呈現出了早晚的差別,這就需要教師在了解學生特點的基礎上,進行教學設計和安排。比如一些學生抽象思維發展相對遲緩,就需要教師用多媒體技術將抽象的知識內容用直觀的形式呈現出來,這是一個很好的解決辦法。當前,在素質教育的指導下,每一個課堂應該都要盡可能地使學生的能力得到多方面的訓練和提高,多媒體技術對聲光電等元素的綜合運用可以讓學生更專注的投入到課堂教學當中,跟隨教學內容的安排,獲得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
教師準確合理地處理教材是影響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如何將教材重點突出,難點突破是關鍵點。而多媒體就是教師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手段之一。一般來說,做到準確發音是每一個學生都應該掌握的,也是英語這門語言學習的基礎。傳統教學中,往往是教師用一臺錄音機在班內播放語音,離得近的學生可以聽的很清楚,學習效果相對較好,而離得遠的同學就很難挺清楚了。并且,單純的“聽”也難以引發學生的興趣。初中學生有自己喜歡的漫畫作品和人物,以及一些流行的電影等作品,所以,教師也要注意多關注他們的喜好,借助多媒體術將他們的喜好加入到課堂教學當中來,這樣也使得重點和難點的教學由于興趣的介入,變得更加容易突破。
總之,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可有效增加課堂知識的容量和信息密度,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有效地訓練學生的聽、說、讀、寫等各項技能。其改變了傳統枯燥乏味、費時低效的教學模式,培養了學生的動手、動腦和積極思維的能力,從而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的效率。但多媒體輔助教學也不是萬能的,應當將它與教師的實際教學相結合,提升英語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孔文,李清華.語言教學觀與計算機輔助語言教學[J].外語電化教學,2002,(02).
責任編輯 陳 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