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學坤
摘 要:合作學習方式是培養人的學習能力和合作能力,提高人的素質的重要途徑,是我國新課程提倡的一種現代學習方式。當前高中政治教學中合作學習存在著合作學習小組的搭配過于隨便;學生在合作學習中缺乏基本的技巧等問題,對此需要培養學生形成強效的合作意識;合作學習應以能力為導向;充分發揮教師在合作學習中的作用;在合作學習中應堅持實踐性的原則,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
關鍵詞:新課改;合作學習;現狀;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12-0054-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2.031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合作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面對五彩繽紛的多元化社會,不少專家與學者認為:“在社會交往中合作與競爭相比,能發揮更大的作用。”因此,新時代的學生應掌握合作學習的技巧,但是合作學習的技能并非天生就有,而必須通過后天的教育實現,將合作學習的理念在教育界大力推行是完全符合時代發展的潮流的。但是一些教師由于自身對合作學習的理論掌握得不是很透徹,從而導致在實施過程中出現很多不當之處,主要表現為過于注重外在的表現形式,而忽視了實質性的內容。我們完全可以想象,這種外表光鮮亮麗,而無任何實質性內容的合作學習對學生究竟有何幫助。那么針對這一現象我們應何去何從?筆者對此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問題分析
(一)合作學習小組的搭配過于隨便
當前一些教師在安排合作小組時過于隨便,僅是根據座位隨意安排,缺乏周全的考慮。而另外一些教師在開展合作教學時完全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意愿進行組合,這樣操作雖然充分尊重了學生的民主權利,可是學生在隨意組合中僅是根據自己個人的愛好,卻沒有充分考慮到每小組同學知識水平與能力的均衡性。可是合作學習的理論強調:形成合作小組時,組內成員的學識與能力要形成互補,組與組之間的實力要保持均衡。可見這種讓學生完全根據自己的意愿隨意組合成小組的方式也是不可取的。
(二)學生在合作學習中缺乏基本的技巧
在開展合作學習時,經常出現這樣的情況:每當教師組織合作教學時,教室里熱鬧紛呈,學生議論紛紛,僅是根據自己的興趣不停地高談闊論,而對他人的意見卻毫不在意;有的小組中則是成績優異者占據絕對的主體地位,幾乎所有的討論與發言都是他們在進行,而其他學生則成為欣賞優等生“表演”的觀眾,或是附和優等生,鸚鵡學舌,人云亦云,毫無主見。此外,不少學生的思維總是不能脫離教師的思維模式,因為每小組的組長往往都是教師思維模式的代言人,他們負責將教師的思維方式傳達給本小組的成員,在無形中禁錮了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原本一些學生對問題的看法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但這種獨到的見解在小組中卻不能得到認可,從而抹殺了這些學生求異思維和創新思維的發展。在組與組之間進行交流時,不少學生在表達意見時總是用“我”自稱,而不知用“我們”來稱呼自己,表達意見。凡此種種都充分說明了學生缺乏必要的合作學習技巧,所謂的“合作學習”僅是名義上的合作,而根本無“合作”之實,究其本質是一種鬧劇,學生則在這場鬧劇中浪費了大量時間,學習效率十分低下。
(三)合作學習的教學內容缺乏實質性的意義
不少教師在教學中開展合作教學,僅是為了創設熱鬧非凡的課堂氣氛,或是為示范課裝點門面,認為合作學習是一種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學習方式,不管是學習什么內容,也不管是何種教學情境,更不管教學內容是否適合合作學習,用“一刀切”的方法,均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最終導致合作學習的內容缺乏實質性的意義。從客觀角度而言,如果用合作學習的方式討論一個簡單的問題,那么合作學習的內容將完全失去實質性的意義。
(四)忽視教師的引導作用
合作學習的方式雖然是以學生為主體,但絕對不是學生“主宰”一切,教師應在其中發揮主導作用。但在實踐教學中,一些教師對學生合作學習沒有提出明確的目標,開展合作學習時,學生七嘴八舌,從外在形式上看熱鬧不已,其實教學秩序非常混亂,教師的主導作用在合作學習中蕩然無存。
二、解決措施
(一)培養學生形成強效的合作意識
那么教師應怎樣培養學生形成強效的合作意識呢?這需要教師在教學時充分聯系現實生活,從學生喜聞樂見的事物和已掌握的知識出發,讓學生參與豐富多彩的活動,在活動中讓其深刻體悟到合作的重要性。此外也可開展一些團體性的課外活動,讓學生在集體性的課外活動中充分感悟到合作的實用價值和無窮樂趣,這樣就能有效培養他們的合作意識。
(二)充分發揮教師在合作學習中的作用
教師一定要在合作學習中發揮正確的導向作用,具體可如下操作:首先,在合作學習中教師不要讓自己的思維模式鉗制了學生的思維,只是在學生探究問題有困難時進行方向性的指導,這是尤為關鍵的。唯有讓學生在沒有任何模式的情況下自行思考,然后針對難點進行點撥方能獲得良效。其次,須引導學生在合作學習中表達意見時要善于把同伴的意見與自己的意見綜合起來表達,尤其是組間交流發表見解時,要綜合概括本組成員的意見,并以“我們”自稱,這樣就能有效幫助學生形成強效的合作意識。再次,教師須為合作學習的方向把關,不能過于注重外在表現形式,而應重視實質性的內容。合作學習的開展不能一味追求課堂氣氛的熱鬧和教師上公開課的個人需求,而應以教學內容為導向,簡單的內容無須開展合作學習,完全可讓其獨立思考,只有那些難度較大的內容才有必要開展合作學習。最后,教師在合作學習中不能放任自流,而應在學生遇到困難時主動予以指導,如此方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對于這些問題教師須仔細斟酌,不能隨意而為之,否則將會讓學生對合作學習喪失應有的興趣,最終影響到教學效率。
(三)在合作學習中應堅持實踐性的原則
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在合作學習中還應堅持實踐性的原則,在實踐活動中開展合作學習,讓學生在課外廣闊的空間也能發展自身的合作能力。因為從本質上而言,課外實踐活動能給學生提供一個輕松自由的環境,在這種開放式的環境中,學習的時間、目的、內容都較為機動靈活,能讓學生的心情更為放松,有利于激發他們的內驅力。讓學生在輕松的合作環境中互相討論、互相學習,能極大地鍛煉那些害羞的學生,促進其表達能力與思維能力的發展。另外在寬松的實踐中也能發揮優等生的帶動作用。
總之,在新課改時代的今天,教師必須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樹立新課改理念,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為導向,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創設合作交流的環境,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合作探究,定能激發學生興趣,提高高中政治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 李朝輝.有效合作學習的策略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3.
[2] 謝蘇燕.合作學習的探索[D].南京師范大學,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