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圣鑫
【摘 要】《電工基礎》是中職教育工科類專業的必修基礎課程,電工基礎所涵蓋的知識內容也是該類專業學生走上社會實踐必備的專業技能。目前,《電工基礎》課程教學存在很多問題。針對學生興趣不高、學習效率差等問題,文章對《電工基礎》課程教學方式與教學內容進行了改革探索。
【關鍵詞】中職《電工基礎》課程 教學現狀 教學改革
一、中職《電工基礎》課程概況
《電工基礎》是中職教育工科類專業的必修基礎課程,其主要內容包括直流電路、電磁的基本知識、正弦交流電路、變壓器與三相異步電動機、簡單機床電路、安全用電?!峨姽せA》課程主要用于電類專業人員的電工知識培訓,也可用于機械等其他非電類專業人員的培訓或供讀者自學使用?!峨姽せA》課程離不開大量的實踐與實驗,因此部分學校單獨開設了電工實踐課程。
二、中職《電工基礎》課程教學現狀
目前,我國中職學生普遍存在入學基礎差,理解能力弱等問題。再加上《電工基礎》課程內容本身較為抽象,學生學習起來普遍感覺吃力,導致對課程缺乏興趣。并且《電工基礎》課程多以理論、公式、概念等內容為主,缺少實用性與創新性,傳統的教學模式致使理論與實踐相脫節,使得學生參與性差,主動學習能力弱,最后導致學生對概念性東西掌握不深刻,而且無法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所以《電工基礎》課程在傳統教學模式中所呈現的實際效果很不理想[1]。
三、中職《電工基礎》課程教學改革探討與實踐
針對學生興趣不高、學習效率差等問題,筆者采取了以下措施進行改革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培養學生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只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使學生主動學習。中職學生由于入學基礎差,所以存在一定的自卑感,對于較難掌握的課程有畏懼心理。針對這一狀況,教師應多給予學生理解與支持,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對課程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學習中收獲成就感,重塑自信。教師可以調整教學內容,多教授一些實用性較強、學生感興趣的內容。例如設計家用燈的安裝、廣告燈的設計、彩燈的設計、門鈴電路制作等實踐項目,在項目實踐過程中教師可以講授理論與概念。這樣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把枯燥抽象的概念轉換成生動形象的實例,讓學生更容易理解。在項目實踐中,因為學生全程參與,不僅可以提高動手能力,還能從中收獲成就感[2]。
(二)優化教學內容,培養專業技能
《電工基礎》課程教學內容是電類專業人員必須掌握的電工知識,其他非電類專業的培訓或者讀者也會用到這門課程的知識。培養學生分析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是本門課程的基本要求。教師應針對這一要求對《電工基礎》課程教學內容進行優化,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對于理論性強實際應用較少的理論概念可以適當弱化,著重講授安全用電,并且在整個課程中把安全用電貫穿其中。多安排實用性較強的實驗,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專業技能。
(三)鼓勵學生開發思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中職學生雖然入學基礎較差,但是思維活躍。教師應培養學生的自信心,鼓勵學生敢于表達自己的想法,并且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為學生提供實踐操作的平臺,讓學生把自己的想法付諸實踐。學生也可以自行設計實驗,在實驗過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樣,在實踐過程中,學生的思維得到了發散,動手積極性得到了激發,創新能力得到了培養。
(四)運用項目教學法,強化學生專業技能,培養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
傳統的教學方法都是以教師為主,學生為輔。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參與性都很差。項目教學法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在旁指導,共同創作完成一個項目,通過對操作性、實用性強的項目進行操作,不僅把理論和實踐結合在一起了,還可以培養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強化學生的專業技能[3]。
(五)運用問題式教學法,引導學生主動學習
問題式教學法就是圍繞一個理論概念提出問題,這個問題既可以是教師提出的,也可以是學生提出的。在問題式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只是學習探討中的組織者。在問題式教學中,讓學生主動思考,分析探討并解決問題,既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與學習興趣,又提高了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結束語
《電工基礎》課程教學內容是電類專業學生必須掌握的電工知識。針對當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只有進行教學改革,才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與創新能力,使學生更好地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
【參考文獻】
[1]劉學普,邵長.項目教學法在高職“計算機網絡技術”課程教學中的設計與應用[J].教育與職業,2013(24):151-152.
[2]郭志雄.電工電子實踐教學改革的探討與實踐[J].教育與職業,2013(02):155-156.
[3]王革思.探討式教學在數字電子技術試驗課中的應用[J].教育探索,2014(01):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