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宏海
【摘 要】情感因素對大學英語教學有著一定的影響,這些影響體現在英語教學的多個方面。教師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加強對學生口語表述能力的鍛煉,可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文章簡要分析了情感因素對大學英語教學的影響,并具體闡述了進行大學英語教學的相關策略。
【關鍵詞】大學英語教學 情感因素 影響 策略
一、引言
大學英語作為一門語言類學科,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有著一定的聯系。在語言學科的學習中,學生不僅要熟悉掌握相關的語法知識,還應該深入掌握學習方法,并加強對口語表述能力的鍛煉和培養。情感因素可以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更好地融入學科的學習和練習當中,更好地了解文章的重點。在大學英語教學中融入情感因素,可以引導學生更好地掌握相應的大學英語知識,同時還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能力和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二、利用情感因素提高大學英語教學質量的途徑
從目前我國大學英語教學現狀來看,大學生在課堂中的表現不太積極,課堂上大多時間都是教師在單方面講授,師生之間的互動很少,并且師生溝通與交流的效率和質量都很低。這就直接影響了教學質量和效果,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沒有形成相應的英語素養,對學生未來的學習有著一定的消極影響。研究發現,情感因素的融入有利于營造一種開放的學習氛圍,促使學生更好地表達自己的觀點,有效提高大學英語教學質量。
(一)品格培養與素質教育的相結合
雖然大學生的性格已經基本定型,但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仍要加強對學生人格品質的培養。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教師應該明確教學內容,設立相應的評價標準。教學內容應該圍繞著現階段的社會和生活,促使學生更好地認識自己,使學生學會以積極的心態來面對問題。在素質教育背景下,教師應該創新教學方法,要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來選用合適的教學方法,創造良好的教學情境,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的方向,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只有在良好的學習氛圍中,學生才不會對學習產生抵觸心理,能夠更好地投入到學習中。
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科,語言的學習更需要在實踐中練習。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營造一種輕松的學習氛圍,鼓勵學生發現英語學習的樂趣,有效完成學習任務。教師也可以開展一系列的英語活動來吸引學生積極參與,使學生在實踐中學習英語知識。培養學生積極的心態,營造一種輕松的學習氛圍,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接受英語知識,達到品格培養和素質教育的相結合,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和效果。
(二)引導學生排解消極情緒
學生的情緒對學生的學習有著很大的影響。如果學生可以保持積極的心態和樂觀的情緒,就會更有效率地接受新知識。但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很容易產生消極的情緒,這種情緒的產生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有效引導學生排解消極情緒也是教師的任務。由于學生的英語基礎各不相同,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或多或少都會遇到一些困難和問題。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積極發揮引導者的作用,不僅要在學習上對學生進行引導,還要在情緒上對學生施以積極的影響。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重視自身的行為和情緒。只有得當的言語和行為才能給學生樹立榜樣,引導學生形成積極的性格和心態。英語教學過程是枯燥的,教師在教學中應該保持耐心,用積極的情緒來感染學生,鼓勵學生在課堂上說出自己的想法。教師要進一步明確教學的重點和意義,明確教學方向,從而更好地進行英語教學。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學會采用鼓勵式教育,當學生遇到困難的時候,教師應該鼓勵學生進行自主思考,在適當的情況下給學生以相應的引導,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批評教育掌握度和方法
在教學過程中,適當的批評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對知識進行掌握和認知。有效的批評和表揚,能夠對學生起到很好的引導作用。大學生的心智都比較成熟,在學習過程中更希望得到贊賞和表揚,同時也比較抗拒直接的批評。很多學生認為直接的當眾批評更容易挫傷他們的自尊心,無法讓他們更好地看待問題和解決問題。研究也發現,受到當眾批評的學生不愛與教師進行溝通,從而影響到整體的上課效果。情感因素對于大學英語教學有著深遠的影響。在積極情緒的影響下,學生可以更好地完成日常的學習和工作,能正視自身存在的問題并及時進行改正。因此,教師在批評教育過程中應該掌握度和方法,更好地對學生起到引導的作用,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在學習過程中教師應該與學生進行充分的溝通,實時觀察學生的狀態和心理變化,及時對學生進行疏導和教育,有效培養學生的品質和能力。
(四)鼓勵學生學會運用英語
由于英語是第二語言,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次數較少,并且也無法構成相應的語言環境。這就會直接影響到語言運用的效果,無法對學生進行良好的教育和指導。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該鼓勵學生用英語來表達自己的觀點,長期下去就會形成相應的英語環境,也會提高學生的英語素養。在這樣的英語環境下,學生可以更好地利用英語來表達自己觀點,同時也可以培養語言應用意識。不僅要使學生掌握相關的語言知識,還要讓學生明確怎么運用語言知識,這才是語言類學科教學的最終目的。教師可以利用廣播等媒介來對學生的聽力進行訓練。在課余時間,教師要鼓勵學生之間多交流,鼓勵學生與教師交流,鼓勵學生多看雙語類的文章,培養學生的語感,提高學生的英語素養,營造良好的語言應用環境。
三、結束語
在教學過程中,教學方法、教學模式、教學目的等都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影響整體的教學質量。因此,在進行教學中教師應重視教學方法的選擇和運用,要結合學生的特點和學科的特點,采用恰當的方式,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從根本上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對于英語學科而言,引導學生在實踐中運用英語知識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在教學中融入情感因素可以提高整體教學效果,有效推動英語教學的發展,提高教師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付星.大學英語教學情感因素研究——基于建構主義的視角[J].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02):118-120.
[2]胡燕琴,何奕嬌.談大學英語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策略[J].教育探索,2013(01):146-147.
[3]孫楊淼,于紅英.輸出理論視域下大學英語教學中批判性思維能力培養研究[J].當代教育科學,2015(19):62-64.
[4]范菲.情感教育法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5(06):214-215.
[5]劉虹.試論大學英語教學中情感目標的設定與實現[J].科教文匯,2014(23):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