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毅
摘要:在新醫改不斷深入的背景下,我國醫療保障制度基本覆蓋了全民,醫保工作質量對醫院服務水平與技術水平具有直接影響,直接關系到醫院的發展。醫療保證制度作為社會保障制度體系中的重要內容,其在實際實施中出現了一些新情況與新問題,需要采用精細化手段來管理醫院醫保工作,充分發揮醫保管理工作的優勢,實現公立醫院的不斷發展壯大。文章對公立醫院中的醫保工作精細化管理問題進行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公立醫院;醫保工作;精細化管理;問題
一、公立醫院中醫保工作精細化管理概述
精細化管理作為一種高效的管理模式,是服務質量與社會分工精細化對現代化管理的基本要求,能夠使常規管理轉向為深入的管理模式及基本思想,有效改進醫療服務的過程,提高質量控制的精細化管理,降低成本,在公立醫院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精細化管理可以通過細化規則,采用最經濟、最優化的手段達到理想的效果,使各個目標都落實到具體環節中,實現整體的執行效果。
通常公立醫院在醫保工作中實施精細化管理,其重要性可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分析:一是有利于獲得群眾認可。當前我國的醫患問題愈加突出,要想使群眾滿意與認可,公立醫院必須要全面落實醫保政策,詳細解釋醫保問題,繼而獲得群眾的理解;同時公立醫院可以在醫保管理工作中采用精細化管理的理念,為患者提供安全舒適的服務環境,明確規定服務行為,保證服務態度的周到熱情,這樣才能簡化服務流程,減少參保病人的住院和候診時間,提高工作效率與患者滿意度。
二是滿足醫保管理部門的要求。隨著新醫改政策的實施,醫保管理機構對公立醫院的監控更為嚴格,加大了不合規醫療行為的處罰力度,這就需要公立醫院積極落實精細化管理,對醫保政策進行詳細解讀,加強內控制度的制定,科學控制醫療費用,對醫療行為進行完善,以便達到醫療保險的要求。
三是推動醫院的發展。由于群眾對醫保要求的增加,公立醫院必須要加快管理改革的步伐,積極實施精細化管理,構建切實可行的組織管理架構,對相關制度規定進行優化完善,進而保證各環節分工的規范化與精細化,促進醫院效率的提高,保證醫院業務的良性發展。此外,公立醫院需要以消費者滿意度為目標,明確工作責任的界限,采用精細化管理的理念,從而為患者提供價廉方便、安全有效的醫療服務,減輕醫務人員的工作壓力,提高醫務人員的個人競爭力。
二、公立醫院中醫保管理工作現狀
1. 醫保管理分工不明確。隨著醫療保險體制的深化改革,醫保工作范圍有所擴大,而政策性工作還涵蓋費用核算、計算機管理、醫保政策宣傳和臨床護理等領域。當前許多醫院將醫保科作為獨立的科目,但是由于醫保工作內容相對復雜,科室的專業人員不足,致使部分醫保工作由其他科室人員承擔。總之,由于醫保管理工作的分工不夠明確,各個科室之間存在重疊與矛盾現象,進一步增加了醫保患者的就醫難度。
2. 醫患矛盾突出。在市場經濟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大多數醫院的工作出發點都是以職工切身利益和自身發展為主,過于注重經濟效益,而忽視患者就醫的經濟條件,導致醫患矛盾愈加突出。通常醫患矛盾產生的原因如下:政府財政投入不足、醫保制度不完善;患者及其家屬沒有全面理解醫院的醫療制度,缺乏相關的醫保知識;醫院在醫務人員的監管與教育方面有所缺失,醫務人員缺乏較強的職業道德操守,出現一些不當行為;醫院為增加收入而多收患者、多做盈利性的診療項目,以此謀求醫院的發展。
3. 醫保政策的宣傳力度不足。有些醫保參保患者對報銷比例、門檻費用、就醫流程等知識不夠了解,沒有全面掌握醫保政策,只對醫保的基本政策有所了解,在就醫過程中極易發生糾紛,損害醫保患者的利益,加大醫保管理工作的難度。同時由于醫保制度涉及農村合作醫療和城鎮職工醫保等諸多險種,這些保險在報銷內容和報銷比例方面存在較大的差異,如果患者不能全面了解醫保政策,則會增加醫務人員的工作量,這就需要醫院對醫保政策進行大力宣傳。
4. 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隨著醫療衛生體制的不斷改革,公立醫院雖然在醫保計算機信息網絡管理方面投入了一定的資金,但仍然無法滿足醫保工作對信息化的要求,信息系統中沒有涉及醫保工作的統計分析,不能為醫保工作提供數據支持,必須要進一步完善信息系統建設。
5. 醫療費用增長速度過快。雖然醫療體制改革有所深化,但依然存在看病貴和看病難的問題,如醫保病人享有醫保報銷優惠,但是只能為患者提供基本的醫療保障,不能報銷諸多檢查與藥品等。此外,過高的醫療費用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醫保工作的管理難度,而醫療費用過高的影響因素包括藥品費用過高、高精尖診療儀器的使用、人口老齡化趨勢加快而使人群患病概率增加、醫療保障體制不完善等。
三、公立醫院中的醫保工作精細化管理的對策
(一)明確各個科室的醫保職能
公立醫院在實施醫保管理工作時,必須要構建系統完善的醫保管理體系,并且該體系應涵蓋醫保管理部門、主管院長、院長等,對各個科室的醫保職能進行明確分工,進一步深化醫保制度的改革。可以說,通過醫保管理體系的構建,能夠優化醫院整體形象和醫保服務質量,保證醫保管理的制度化與規范化,提高患者滿意度,確保各種醫保政策法規的有效落實。
(二)科學處理醫患矛盾
隨著醫保制度的深入實施,醫保、醫院和患者之間的關系愈加緊密,患者是醫療服務的受用者,醫院是醫療服務的提供者,醫保管理部門則是醫保制度的管理者與制定者。醫保管理部門和醫院相互制約發展,在實際工作中是以患者利益為主,對患者的醫療需求加以保障,這就需要醫保與醫院相互配合與理解,進而加強醫院對患者的管理,保證醫保管理部門管理工作的專業化與規范化。
(三)加大培訓力度
由于醫保工作的政策性較強,因此醫保管理部門需要加大政策的培訓工作,使醫務人員學習與了解相關的醫保政策規范,更好地適應醫保制度改革的發展形勢。如醫保管理部門可以每年組織2~3次的培訓活動,將新的醫保政策及時上傳到醫院官方主頁上,以便醫務人員掌握最新醫保政策,繼而豐富醫保知識,規范醫保管理工作,更好地解決患者就醫中存在的問題,促進醫院服務質量的提升。
(四)加快醫保信息化管理建設
公立醫院要想加快醫保信息化管理的建設,可以利用網絡通訊設備與計算機技術,適當收集、存儲、管理各部門收治患者的診療信息,構建科學完善的醫院信息系統。這樣可以為下一科室提供有效的診治數據,有效滿足各部門的功能需求,便于醫保患者醫療費用、藥品管理、臨床等一系列工作的順利實施,促進醫保管理規范化和準確化的提升。
(五)加強醫療質量管理,控制醫療費用
公立醫院在開展醫保管理工作時,應該以相關的要求和標準為主,規范執行診療和藥品等工作,保證醫療管理行為的科學性及規范性,有效維護患者的合法權益,進一步提高醫療質量。在管理過程中,醫院可以采用醫保分科指標的方式進行管理,匯總考核臨床科室的病種,以專業科室的不同為依據進行分類控制;同時實施單病種的付費模式,對某一病種的費用總額進行嚴格控制,以免造成醫保基金的浪費,加快各項醫療服務行為的標準化管理。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醫保管理工作作為一項操作性和政策性較強的工作,公立醫院在實施該工作時還存在一些問題,如醫保管理分工不明確、醫患矛盾突出、醫保政策的宣傳力度不足、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醫療費用增長速度過快等,嚴重影響醫院醫保管理工作的有序實施。基于這種情況,公立醫院必須要從實際情況出發,明確各個科室的醫保職能,科學處理醫患矛盾,加大培訓力度,加快醫保信息化管理建設,加強醫療質量管理,控制醫療費用,從而提高醫保管理的水平,實現醫院的良性發展。
參考文獻:
[1]袁洪斌,邱鵬芳,陳靜平.醫保應對公立醫院改革調整補償機制的思考[J].衛生軟科學,2015(12).
[2]李晶.公立醫院醫保工作精細化管理的探討[J].繼續醫學教育,2016(02).
[3]胡天燁.公立醫院醫保工作管理精細化探討[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6(08).
[4]馬青牧.公立醫院財務精細化管理實踐與探索[J].財會學習,2016(11).
[5]魏俊麗,趙冠宏,嚴松彪,孫樹學,孫晶晶.公立醫院改革形勢下北京市某醫院醫保管理工作實踐探討[J].醫學與社會,2013(05).
[6]郭玉霞.新醫改背景下論公立醫院成本精細化管理的政策和建議[J].時代金融,2014(29).
(作者單位: 山東省千佛山醫院醫保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