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進宏
摘 要:快樂體育教學是把運動中內在的樂趣,作為目的和內容來學習的一種體育教學形式。它強調要以快樂的學習情緒貫穿教學過程,達到讓學生熱愛體育,發展個性,形成積極樂觀的態度為目的。快樂體育尊重學生在體育教學中的主體地位,重視對學生體育運動興趣的激發。
關鍵詞:快樂體育;趣味教學;方法
課堂教學是體育教學的主要渠道,可以激發學生對體育的興趣,使之掌握體育鍛煉的方法,養成體育鍛煉的良好習慣。快樂體育是指從情感的角度出發,以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和氛圍,結合學生的年齡特征,激發學生的情感,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通過教師“樂教”,學生“樂學”,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快樂健康發展。
一、改進教學方法,激發學生體育鍛煉興趣
教師在進行體育理論教學時,應認真備課,在課堂講授中做到語言精煉、生動有趣、板書工整、圖文并茂。充分利用體育運動既能鍛煉身體,又能豐富生活的特點,通過生動有說服力的事例和數據向學生傳授體育理論知識。并結合體育史及歷史典故,講解籃球運動的產生、馬拉松的起源、足球運動的發展,奧運會、亞運會簡況、小型球類比賽的組織方法等,讓學生掌握更廣泛、更深入、更全面的體育理論知識,使學生進一步明確體育的目的、任務,提高學習體育的興趣、帶著明確的學習目的和正確的學習動機上好體育課。定期進行考核,引起學生重視。體育教師對學生定期進行理論考核,全面了解學生掌握體育理論知識的情況,以便更好地促進教與學的配合。
二、優化教學設計,提升快樂指數
(一)教學安排要具有一定彈性。體育教學中,教師應有意識地讓學生自由發揮,營造一個和諧的教學環境。教學過程中,既要預設,又不要拘束于預設。教學過程中的隨機生成有時比預設的活動更加有趣,教師應避免在課堂教學中的各種練習,時間安排得太嚴。每個學生都應該有一個目的性不強,自由發揮的空間,只有這樣,才能讓他們的想像力保持自由發揮,讓他們興趣盎然地實踐,根據他們自然的速度去探索世界。有時我們要放慢教學進度,而不能機械地按照教學計劃組織教學,以使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
(二)寓教于樂。傳統的小學體育中,田徑教學也許是最為枯燥的教學內容。其教學效果最不理想,既影響了教師教學發揮,又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將跑、跳、投這些基本的教學內容進行適當改造,把枯燥、單調的練習融入趣味性的游戲中,這樣教材便顯得新穎些了。比如,許多人認為玩不是技術,現在祖國的民間體育中“滾鐵環”,它們都需要有技術,許多體育游戲,如:障礙跑、十字跑等也有特定的技術,即使再簡單的游戲活動,只要是通過學習獲得的,用于體育活動,便認為它是運動技能。在教學過程中,充分調動教與學的積極性,使教師喜歡教,愛教,學生樂學,使學生與教師和諧發展,并在學習的過程中充滿了運動的樂趣,體驗成功的喜悅。
三、注重教玩結合,提高學習趣味性
小學體育教學,創新是必要的,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這就要求體育教學應該從學生的心理角度出發,提倡“教學”和“玩”有機結合,采取靈活多樣的形式,寓教于樂,從而提高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實現教學目的。如教學二年級的《投擲:持輕物正面投擲》時,可以設計三個“玩”的環節。首先是小游戲:打龍尾。其次是熱身操:泡泡操。最后是高潮游戲:“急送雞毛信”。學生上得非常開心。再比如,跳繩是小學生十分喜歡的一種體育活動,結合跳繩教學,通過“以繩練跳”,使學生掌握多樣化的跳繩方法,就是讓學生充分利用手中的繩子進行多種形式的跳繩練習,如短繩的前搖,向后搖、臂交叉的單腳跳、并腳和交換腳跳以及雙飛跳、雙人跳等,長繩的單腳跳、穿梭交叉跳、集體跳等。
教學中讓學生自由選擇,盡情展示自我,展示技術技能,該方法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同時,為了活躍課堂教學氣氛,教師可以把學生分成若干組,以一個游戲的形式,使學生達到練習“跳”的目標,既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又能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此外,教師應注重創新,將繩子的多項功能發揮出來,“以繩代桿”。在跳高教學中,也可以將繩的兩端請兩個學生握住,在合適的高度,以代替橫桿,這樣使“繩桿”更安全,攜帶方便,更重要的是可以在實踐中減少學生的心理負擔。也可以用繩設計階梯,寬度從大到小,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合適的“階梯”實踐,提高學習興趣,增強信心。
四、讓學生在體育課上戰勝困難,體驗成功樂趣
新課程強調在經歷挫折和克服困難的過程中,提高抗挫折能力和情緒調節能力,培養堅強的意志品質,在不斷體驗進步或成功的過程中增強自尊和信心。在體育教學中,學生會遇到很多問題,有學習本身給學生造成的問題,例如身體鍛煉過程中的體力問題,學習動作過程中的方法問題;也有學習環境給學生帶來的問題,例如人際關系的處理問題,個人與群體的協調問題,個人需要與社會需要之間發生沖突等問題。教師在教學中針對不同的問題采用靈活多樣、富于變化的解決問題的方法。要對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進行創新。毋庸置疑,以往單一的學習方式和教學方式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因此,課堂教學應積極采用探究式學習、研究式學習、體驗式學習等方式,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讓學生能夠在多種多樣的學習方式中掌握知識,培養能力,同時也給學生帶來無限的樂趣。
綜上所述,小學體育教學要不斷努力改進教學方法,讓學生在體育課中體會到體育教學的快樂,讓快樂體育永遠伴隨著學生,使學生在體育活動中更快樂、更自由、更健康,從而真正享受體育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