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筱
摘要:目的 探討循證護理在牙體牙髓病治療患者感染控制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選擇2014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75例牙體牙髓病患者,將收治的患者隨機分為常規組和循證組。常規組采取常規護理;循證組采取循證護理。比較兩組患者總體護理滿意度與牙體牙髓病治療術后感染發生率。結果 ①循證組患者總體護理滿意度顯著比常規組高,P<0.05;②循證組術后感染發生率顯著比常規組低,P<0.05。結論 循證護理在牙體牙髓病治療患者感染控制中的應用價值高,可有效控制術后感染的發生,提升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值得推廣。
關鍵詞:循證護理;牙體牙髓病患者;感染;應用價值
牙齒是人類健康的保護神,擁有一口結實、完好的牙齒是身體健康的保證。然而牙齒疾病現在卻困擾著越來越多的人。據資料表明,目前我國牙病率約為92%,牙病也是繼心血管、腦血管疾病后又一個影響人類健康的重要疾病。其中牙體缺損、牙髓感染、牙周病、牙列缺失、牙齒畸形是人類的常見病、多發病。隨著人口老齡化,牙科患者的比例相應增多,患者的術后護理變得日趨重要。但牙科患者具有特殊性,術后容易出現牙齒功能失調和并發感染,需加強手術護理,控制術后感染的發生。循證護理是一種新型護理措施,其通過結合患者特點,分析術中感染的因素,查閱相關文獻,并尋求最佳證據指導臨床實踐,對牙體牙髓病治療患者的護理進行優化。本研究探討了循證護理在牙體牙髓病治療患者感染控制中的應用價值,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的對象是2014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所收治的75例牙體牙髓病患者,將收治的患者隨機分為常規組和循證組。其中常規組共37例,男24例,女13例,年齡43~75歲,年齡均數(56.73±5.21)歲。牙體牙髓病患者28例,牙體牙髓、牙周聯合病變患者9例。循證組共38例,男25例,女13例,年齡43~77歲,年齡均數(56.10±5.46)歲。牙體牙髓病患者29例,牙體牙髓、牙周聯合病變患者9例。兩組患者上述基本資料差異不顯著,無統計學意義
1.2方法 常規組采取常規護理,主要為牙體牙髓病治療常規準備,指導患者遵醫囑用藥,給予常規飲食指導,加強牙齦及牙體監測。循證組采取循證護理。檢索相關文獻,結合患者情況和臨床經驗進行護理實踐。①牙齦及牙體監測:牙科患者受口腔環境的影響牙齦表面性能降低,容易出現感染,治療會加重其代謝紊亂,導致感染風險增大,影響傷口愈合。治療前囑患者使用漱口液漱口,可降低感染風險。②消毒滅菌:治療前將牙科用設備、器械進行消毒滅菌處理,保證一人一用一消毒。③無菌技術:治療中保證診室環境整潔,一醫一護一患,嚴格執行無菌操作,預防交叉感染。④口腔黏膜護理:牙周聯合病變患者術后可使用口靈進行涂抹傷口,口靈主要由茶多酚、黏膜保護劑、甘油等配制而成。茶多酚具有抗氧化功能及抗菌作用,能促進口腔黏膜細胞增生加快,特有的黏膜保護劑,覆蓋在術后表面,可阻止唾液中的消化酶對口腔表面的刺激,有效的提高殺菌和抑制作用,減少細菌及毒素對口腔及術區的侵襲,增強口腔黏膜抵抗力[1]。⑤健康指導:治療結束后指導患者正確刷牙方法,保持口腔健康。
1.3觀察指標和相關標準 ①總體護理滿意度;②術后感染發生率。滿意度評價患者對護理人員服務態度和各項護理操作的滿意度,總分數為10分,總體護理滿意度高于9分代表滿意;總體護理滿意度7~8分代表一般;總體護理滿意度低于7分代表不滿意。護理滿意率=(滿意+一般)/每組患者總例數×100%[2]。
1.4數據處理 數據采用SPSS21.0軟件處理,總體護理滿意度、術后感染發生率采取χ2檢驗(%表示),統計學意義判定標準:P值低于0.05。
2 結果
2.1總體護理滿意度比較 循證組患者總體護理滿意度顯著比常規組高,P<0.05,見表1。
2.2術后感染發生率比較 循證組術后感染發生率顯著比常規組低,P<0.05,見表2。
3 討論
循證護理是隨著循證醫學而出現的一種以科學結果為依據,提出相應問題并查找實證,實施最佳護理服務的一種護理措施,其結合了患者的實際情況和醫護愿景,充分考慮醫院和護士的臨床經驗和技能,并以科學合理的護理證據作為依據,為患者提供個體化護理[3-4]。將循證護理用于牙體牙髓病治療患者感染控制中,通過應用牙齦及牙體監測、器械消毒滅菌、無菌技術、口腔黏膜護理、健康指導等循證措施,有效控制感染的發生。
牙體牙髓病患者病菌感染后,在側支根管、根尖孔位置中細菌會大量繁殖,從促使根側位置和跟尖周發生病變。所以,牙體牙髓病臨床治療過程中想要獲得更優良的效果,護理人員應該準確了解患者實際情況,為患者實施有針對性的治療。現階段,在牙體牙髓病治療過程中大部分都是應用根管治療技術,能夠徹底清除感染物和根管壞死物,利用消毒的方式進行處理,可以防止損傷根管異物影響根尖軟組織,進一步抑制根尖周的病變,促使快速愈合病變組織。根管治療過程中患者若出現局部腫脹的現象,后期護理中能夠自行消退,所以不需要進一步金進行處理;患者護理正如果根尖軟組織存在非自愈性腫脹或者疼痛,此時應該對患者患處進行處理干預。此外,在牙體牙髓病治療時,如果護理人員不能準確掌握患者情況,容易出現感染的現象,嚴重的可能出現尖周病變,嚴重影響患者日常生活質量。為提高臨床治療牙體牙髓病的效果應該配合有效的處理措施,循證護理應用于牙體牙髓病治療過程中可以顯著提升臨床護理效果,促進患者早日恢復康復。
本研究中,常規組采取常規護理;循證組采取循證護理。結果顯示,循證組患者總體護理滿意度100.00%顯著高于常規組的81.08%,術后感染發生率顯著比常規組低,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說明循證護理在牙體牙髓病治療患者感染控制中的應用價值高,可有效控制術后感染的發生,提升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翟曉存,毛良君.口腔科種植手術院內感染的控制管理措施[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6,24(36):311-312.
[2]晏在有.口腔植入術患者圍手術期預防用抗菌藥物干預前后的用藥分析[J].抗感染藥學,2015(2):278-280.
[3]王冬梅.心理安慰及就醫環境對牙科手術患者愈后的影響[J].吉林醫藥學院學報,2015(6):467-468.
[4]張玉民.根尖感染臨床特點分析及控制技術探究[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6,16(12):12-15.
編輯/安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