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鮮萍
摘 要:小學是人生成長的關鍵教育階段,對小學生將來的發展與成長影響深遠,尤其重要。小學班主任是班級管理活動的主體,也是管理學生的主體,在管理過程中與學生之間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十分關鍵,是提升管理質量的有效途徑。鑒于此,對小學班主任管理中如何與學生構建良好關系進行著重探討,并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議。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管理;學生關系;構建
小學班主任在管理活動中和學生之間是否能夠構建良好關系,對平常的教學活動與管理工作來說相當重要。在小學教育階段,由于學生正處于關鍵的身心發展時期,心理狀態容易起伏,情緒變化明顯,班主任對他們的影響較為深遠。所以,小學班主任應以身作則,多給學生灌輸一些和諧向上、積極健康的理念,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一、小學班主任管理中班主任和學生之間存在的主要問題
第一,小學班主任和學生缺乏有效的溝通,由于小學生的認識能力不強,喜歡詢問班主任問題,而且有的問題與學習關系不大,部分班主任可能缺乏相應的耐性,并不完全回答他們的問題,彼此之間的有效溝通將會逐漸減少。第二,班級管理制度不夠規范,部分小學班主任在平常的管理活動中,以自身為主體,缺乏基本的平等、和諧師生關系,導致大部分小學生對班主任存在一定的畏懼心理,而且很多管理工作都是親力親為,沒有培養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依賴心理較強。第三,不少班主任的管理理念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一般以學習成績來判斷學生的優劣,忽視對后進生的管理,沒有關注他們的優點,對他們的管理不夠重視,導致整體學生發展不均衡,還會引起這部分學生對班主任的抵制、厭惡與不滿,影響良好師生關系的構建。
二、小學班主任管理中班主任和學生關系構建的合理建議
1.班主任應樹立正確的師生觀
在小學教育階段,班主任是學生步入學校之后的第一任啟蒙老師,不僅對他們在小學階段的學習影響較大,還會對其將來的價值觀、人生觀與世界觀產生一定的影響,可謂對小學生的發展與成長來說至關重要。因此,小學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和學生構建良好關系,具有較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影響。在這樣特殊的背景下,班主任樹立正確的師生觀相當關鍵,對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來說具有積極意義。如果小學班主任在平常的管理活動中,仍然以高高在上的地位自居,必然不利于正確師生觀的培養,還會導致學生對自己產生畏懼心理。所以,班主任在開展日常管理工作時,應把握好度,要緊中有松,該嚴格管理的時候應嚴格,該適當放松的地方應放松;與學生一起管理班級,組建班委會共同參與管理,不僅能夠體現出其班級的主人翁地位,還能夠培養他們的管理能力。
2.與學生進行更多有效的溝通
小學生由于心智不夠成熟,各個方面的認知能力發展不完全。此時,班主任應站在他們的立場思考和分析問題,多與小學生進行更多的有效溝通,為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做好鋪墊工作。因此,小學班主任在日常管理活動中應深入班級內部,與整體學生接觸和溝通,把他們當成自己的孩子,多交流、多互動,與其聊學習、聊生活、聊愛好、聊追求和聊理想,從多方面了解小學生,根據其學習情況和生活狀況制定相應的管理策略。需要注意的是,班主任在與小學生進行交流的過程中,應充分發揮個人的語言藝術魅力與人格魅力,做到行之有道、為人師表,在道德修養和言談舉止方面都應得體。同時,班主任應更多地采用鼓勵性語言,做到以情動人,特別是對于那些心理較脆弱的學生,更是不能采用嚴厲的態度與他們溝通,而要以和藹、親切為主,促進師生和諧關系的構建。
3.日常管理工作中全面貫穿“愛”
“愛”對于小學生來說是最好的教育方式,小學班主任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應給予他們更多的呵護與關愛,并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做到公正嚴明。對于小學生所犯的錯誤,班主任不能直接嚴厲批評他們,而是應以寬容對待和思想教育為主,找出犯錯的原因,循循誘導,指引他們走向正確的道路,以后避免犯類似的錯誤。同時,小學班主任不能僅僅關注優等生,還應細致關懷中等生和學困生,特別是對于學困生更應賦予更多的關心和愛護,讓他們充分感受到班主任對自己的重視與關愛。因此,小學班主任應將愛貫徹到整個管理活動中,用心呵護學生的成長。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班主任并不能一味表揚或獎勵他們,會阻礙其正常發展。所以,應對小學生進行一些適當的指導與批評,將“愛”與“嚴”相互融合,合理應用,以此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
在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與學生之間構建良好關系十分重要,是教育教學活動的關鍵構成部分,應引起班主任的高度重視與著重對待。因此,小學班主任在日常管理活動中,應從不同角度和方位出發,全力構建和諧師生關系,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楊春波.論小學班主任管理中和學生關系的構建[J].課程教育研究,2015(15):220-221.
[2]布瓊.小學班主任與學生和諧關系的構建[J].中華少年,2015(17):210-211.
[3]董鳳蓮.小學班主任與學生和諧關系的構建[J].中華少年,2015(20):187.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