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婷婷
【摘要】在大學英語教學中,英美文學學習必不可少,對大學英語教學有著重要影響。構建主義理論重點突出以學生為中心的觀點,主張通過合作、對話等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積極主動的進行學習。本文論述了大學英語教學與英美文學教學融合必要性,然后闡述了在建構主義理論指導下,英美文學與大學英語教學的融合策略,僅供參考。
【關鍵詞】英語教學 英美文學 學習興趣 融合策略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8-0114-01
前言
長久以來,英美文學課程僅在英語專業開設,其他專業的英語教學極少涉及。隨著高校教育的發展,人們對英語教學的目的和人文意義有了新的認識,素質教育背景下,將學生培養成兼具文化素養和人文精神的優秀人才,已經成為當代大學英語教學的目標。建構主義主張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實踐中來,體現英語語言學習的實用性,并在應用的過程中學習英語,英美文學是西方國家文化的縮影,將其融入英語教學,能夠提高大學生的英語學習水平。
1.大學英語教學中輸入英美文學知識的必要性
在大學英語教學中融入英美文學,能夠提高大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并且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文化交流能力。大學英語教學應該加強對英美文學的應用,有機的將英美文學融于教學當中,例如,教師可以適當的為學生英美國家中的著名作家,并為學生推薦優秀的文學作品。將兩者融合,可以改善我國高校英語教學現狀,讓學生更好的理解英美文化,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提高英語教學的質量和水平。
2.建構主義理論指導下英美文學與大學英語教學的融合
2.1英美文學作品背景知識的導入
兩個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進行交流,必然會受到文化的阻礙,學生不了解英語語言的文化背景,在理解文學作品的內容時也會存在困難。所以,大學英語教學,要重視對英語國家的文化背景的介紹,可以具體介紹英語國家的發展史,國家的主流價值觀等,如此,學生才能充分理解文章中隱含的深層次信息[1]。
2.2英美文學作品的閱讀和賞析
將英美文學與英語教學融合,學生可以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閱讀英美國家優秀的文學作品,與作者對話,并從中得到精神上的享受。例如在教學《Waterloo Bridge》時,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引導,從比較文學的角度出發參照劇本,對比中外文化中的價值觀,加深學生對文學作品藝術價值的思考,讓學生更進一步的了解中外文化之間的差異。將劇本中主人公悲慘結局的根源與我國古代的價值觀念進行比較,讓學生產生共鳴。文學作品是一個民族的思想文化的縮影,通過閱讀文學作品,可以加深大學生對英美文化的理解,幫助大學生形成對英美文化的高度敏銳性。英美文學作品中也隱含著作者對人生的感悟,對生活的思考,在英語教學中融入英美文學,也能幫助學生深層次的了解社會,產生自己對人生的思考,同時,還能讓大學生領悟英美文學作品的內涵,感受英語的韻律之美。
2.3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讓學生感受英美文學作品
在構建主義理論的指導下,將英美文學與大學英語教學兩者融合,重在讓大學生感受英美文學之美。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學生對英美文學作品的理解[2],教師要積極鼓勵學生對文學作品進行思考,并與同學和教師分享自己的觀點和感悟。通過閱讀和探究討論的方式,鼓勵學生對文學作品進行提問,運用多種手段激發學生創新思維,提高學生的文學審美意識和文學審美能力,讓英語課堂成為開發學生智力,啟迪學生思想的新時代課堂,讓學生在英語學習中,感受到英美文學的魅力,并在分析鑒賞英美文學的基礎上,開拓眼界。建構主義理論指導下,在大學英語教學中融入英美文學的方式眾多,可以讓學生閱讀英美小說,表演英美話劇,組織課堂討論等,讓學生在學習英語知識的同時,也能夠涉獵英美國家的文學知識,深化到學生對英美文化的認識。
綜上所述,英美文學是英語語言的精髓,也是我國大學生學習英語語言的有效工具。英美文學作品的語言表達更加生動靈活,并且英語詞匯豐富,對文學作品進行閱讀和賞析,可以彌補英語教學的不足。建構主義理論指導下,將英美文學作品與大學英語教學結合,能夠加深大學生對英美文化的理解,從而更好的理解英語知識,還能陶冶學生情操,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大學英語教師應積極探索將英美文學與英語教學融合的方法,提高英語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錢小麗,唐靜靜,李慧芬.建構主義理論指導下英美文學與大學英語教學的融合[J].海外英語,2013,(03):124-126+129.
[2]孫潔.一項基于建構主義的BBS輔助英語寫作教學的案例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