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子然
【摘要】交際教學法自理論提出以來,經歷著不斷的演變、發展、研究、探索,文章就是針對交際教學法在醫學英語課堂上進行教學實踐提出對未來使用的一些合理化建議,以期找到將交際教學法與醫學英語教學有機結合的新的教學模式。
【關鍵詞】交際教學法 醫學英語 教學
【基金項目】該文系遼寧省高等教育學會“十二五”高校外語教學改革專項2015年度課題成果,課題編號WYZD150023。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8-0116-01
1.引言
針對教育部提出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的規定中,對于較高和更高兩個層次的教學要求,均對大學生專業英語的各方面能力提出了具體的規范要求。對于醫科院校來說,醫學英語教學是我國高等醫學教育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醫學英語教學工作也已經在多方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但是針對交際教學法在醫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仍需進行實踐探索。
2.交際教學法的相關理論
交際教學法是以意念功能大綱為基礎,以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為目標的語言教學法。20世紀70年代初,掀起了一場“交際運動”,美國的社會語言學家Hymes提出的交際能力理論,他提出交際能力不僅指語言系統知識的掌握,還必須培養為達到語言交際目的而恰當運用語言知識的能力。
1980年,Canale&Swain又提出交際能力由語法能力、社會語言能力和交際策略能力構成。交際教學法產生于三大理論根源,分別是語言學根源、社會學根源及理論和哲學根源。語言教學家Richards和Rodgers提出交際教學法應遵循的三條原則:溝通原則、任務原則和意義原則。
3.交際教學法在醫學英語課堂上的應用
以一篇醫學英語文章“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Kidney Stones”為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運用交際教學法進行教學,穿插各種各樣的教學活動,最終達到學生能夠針對特定的情景自由表達的能力。
3.1 課堂匯報
這一部分在教學過程可作為warm?鄄up activity,提前告知學生下個單元的學習主題 “The Urinary System”和學習文章“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Kidney Stones”,學生預習文章及課下準備,上課分小組匯報泌尿系統的主要術語、系統構成及功能的重點詞匯,以此形式可以鍛煉學生作為演講者的各種素質,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更重要的是克服表達的膽怯心理,敢于張口說話。活動結束,教師糾正表達的語言錯誤,在整個過程中只起到輔助作用,體現“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
3.2 角色扮演
對于泌尿系統有了語言的積累后,第二個活動是學生針對所學文章腎結石進行角色扮演,表現醫患對話,從中學習常用句式表達、習慣用語,例如:“What symptoms do you have?”;“I felt painful when I passed water.”等。由于學生的程度不同,在語言表達上會有所差異,因此,教師可以提前進行語言上的指導,確保活動順利進行。活動后,對于常用的詞匯、術語、短語、句式做出總結,便于學生記憶,未來正確表達。此活動既為學生的語言表達提供了機會,又在交際的過程中鍛煉了學生的反應及應答能力,提高了學生的語言綜合使用能力。
3.3 病例分析討論
針對文章腎結石病例進行分析,教師提出諸多問題,包括腎結石癥狀如何表達,如“present with”,診斷檢查的方法,如“urinalysis”,“excretory urography”等。學生根據文章找出相關內容分組討論,自由表達,最后選出代表回答問題,表達小組觀點,同時,其他小組成員對回答問題小組進行評議,得出最終答案,教師在最后給出正確答案,并且回答學生在討論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學習的難點和重點以及總結出需要掌握的內容。此活動使每個人都有自由表達的機會,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交際能力也有較大提升。
3.4 情景模擬
在學生深入學習、理解和掌握后,教師可以播放一段醫學會議視頻資料,讓學生了解會議流程,組織學生以腎結石為主題做國際醫學學術會議的情景模擬,讓學生撰寫會議主題發言稿,在模擬的會議上向學生宣讀,其他學生針對發言學生的內容,用已學到的術語、短語和句式進行學術討論和交流,教師在討論中及時引導,也可作為參與者進行討論,避免學生偏離會議主題。另一種學生參與度較高的情景模式是模擬社區醫院,將學生按科室分組,例如內科、外科、檢驗科等,模擬真實的工作環境,這種情景模擬就是學生未來到國外繼續進修的交際環境的真實體現。
4.未來應用的合理化建議
首先,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中心,教師在課堂上起輔助作用,在未來的使用中應繼續保持好教師和學生的角色定位。其次,找到合適的醫學英語教材來應用交際法教學卻是一個難點,編寫將交際教學法與醫學英語相結合的教材可以作為未來教師科研的一個方向。再次,應更注重醫學英語教師薄弱環節的培養,比如醫學專業畢業的教師更注重提高英語語言能力,英語專業畢業的教師要豐富自己的醫學知識。最后,在教學模式上,應采用20-30人的小班授課,這樣每個學生都有表達自己的機會,將醫學英語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真正在交際教學課堂中提高學生的醫學英語語言綜合使用的能力,培養出適合時代發展需要的復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Halliday, M.,A.McIntosh & P, Strevens. The Linguistic Sciences and Language Teaching [M]. London: Longman, 1964.
[2]Hymes, D. On communicative competency. Philadelphi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3]劉潤清.西方語言學流派[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1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