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樂然
【摘要】在基于當代社會可持續發展背景下,養成我們高中生自主學習能力逐漸成為時代需求。因而,在高中物理學習活動中,應用于探索學習方式的改變和創新,重新審視學習內容,在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中,自覺養成自主學習能力和習慣,且更為積極地投入到課堂學習活動中。本文從自主學習能力的主要影響因素分析入手,并詳細闡述了“自主學習”能力的具體養成路徑。
【關鍵詞】高中物理 自主學習 養成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8-0191-02
前言:就當前的現狀來看,我們多數的學習動機主要來源于外界因素的影響,而由于目前我們物理課堂自主學習意識較為薄弱,即在學習過程中,缺少自我計劃、自我調整能力、自我監督能力、自我總結能力、自我評價能力等等。因此,在高中物理課堂學習期間,應采取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方法,建立其我們的自信心和興趣,進而自覺養成自主學習習慣,提升我們的整體學習效率。
一、自主學習能力的主要影響因素
在課堂學習中,影響我們自主學習能力養成的因素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從外部因素角度來看,如若學習環境輕松且愉悅,那么將有利于我們自主學習能力的養成。同時,物質因素和社會因素也是影響我們自主學習能力發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在高中物理課堂學習期間,應從我們學生發展角度出發,科學選擇資源,并組織適宜的學習環境。此外,在我們自主學習能力養成過程中,由于知識的獲取是在原有知識經驗基礎上進行的,因而,學習基礎越好的學生,其知識的同化、吸收能力就越強。為此,應根據我們的個體差異,進行科學的學習。
第二,從內部因素角度來看,注意力、記憶力、想象力、觀察力等智力因素,是決定我們自主學習效果的決定性因素。同時,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認知水平也會有所差異。如,我們在學習過程中,已經具備自覺的形成策略、自覺的運用、調節學習策略等能力。而從我們非智力因素角度來看,興趣、好奇心、信心、意志力、責任感等,是我們自主學習能力養成中關鍵性影響因素。即只有當我們在興趣、好奇心的驅動下,深入到學習環境中,不斷反思、調整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才可達到自主學習目標。
二、高中物理課堂中“自主學習”能力的養成分析
(一)創造良好課堂環境
在我們高中物理課堂學習過程中,為了更好的養成自主學習能力,應注重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首先,在課堂物質環境創造過程中,應聯系我們生活實際,提取教材內容和學習資料。然后,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通過使用實驗器材、圖書館、多媒體等資源,搜集學習信息,滿足我們自主學習需求。其次,在課堂心理氛圍創造過程中,應加強我們與老師間的聯系,而后,以和諧、平等、融洽課堂氛圍創造方式,緩解我們在物理課堂學習中產生的束縛感、焦慮、害怕等消極心理,最終在進入到良好學習氛圍中后,進行自主學習,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1]。
(二)轉變學習方法
在高中物理課堂學習活動中,為了實現對我們自主學習能力的養成,需轉變學習方法。首先,在課堂中,為我們提供充足的自主支配時間,并在物理問題解決時,我們可采取與同學合作與交流方式,體會問題解決過程,且在問題交流過程中,提出自身見解,最終由此獲取自主學習能力、合作能力等等。其次,在物理課堂學習時,通過我們對于問題探索的好奇心,創設問題學習情境,而后,指導我們自主反思、完成課堂問題,最終在問題探索期間,掌握物理學知識難點。除此之外,在高中物理課堂布置時,可設置小發明、小制作等學習任務,由此實現對我們自主學習能力的養成。
(三)改革學習內容
在物理課堂學習中,應注重向我們提供自主學習資料。如,教材、輔助資料等等,且保證自主學習材料與日常生活經驗的貼近性,由此調動我們學習興趣,促使我們自主學習物理學內容。此外,為了更好的養成我們自主學習能力,也應讓物理學更為生活化。如,將物理運動與“踢足球”聯系、電路設計與電飯煲電路圖聯系,繼而更好的激發我們學習興趣,滿足我們自主學習習慣養成需求。
結論:綜上可知,由于高中物理學習知識較為抽象。因而,在物理課堂學習中,為了提高我們物理知識掌握程度,合理的運用我們在課堂學習的主體地位,對其“自主學習”能力進行養成。即從創造良好課堂環境、轉變學習方法、改革學習內容等層面入手,促使我們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且在“自主學習”能力調動下,積極探索物理知識,并改變遇到問題時,急于求助老師和同學的學習現狀,提升整體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黃景秋.高中物理實施“問題驅動課堂”的學習實踐[J].教育學習論壇,2014,12(02):73-7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