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偉
摘 要:靜物素描一門高超的藝術,它對學者的要求非常之高,它不僅要求學者手、眼睛、腦的高度統一,同時它還需要學者對物的獨到理解。本文將主要闡述學者在靜物素描中對結構的理解與實踐,達到對靜物素描理解更高的境界,更好的在實踐中運用素描。
關鍵詞:靜物素描;結構;理解;實踐
長期以來,人們都靜物素描有著許多的爭議和誤解,在實踐中的定位于把握不到位。靜物素描作為一門高超的藝術,它有著獨特的魅力,因此,它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為了更好的完成靜物素描和提高靜物素描的質量和效果,需要學者在素描過程中對靜物的結構真正理解。
一、靜物素描教學法
靜物描述包含了傳統素描在內的各種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的綜合教學法。它最大的特色是不要求采取固定的觀察手法,而是讓學生們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方法觀察。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采用引導性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根據自身的愛好選擇靜物進行素描,運用相關的規律和藝術手法對事物的結構進行觀察。除此之外,還可以結合他們運用多樣性等知識去對靜物進行觀察。
二、規則形靜物的理解方式
1.球體類
生活中球體類的事物有蘋果、西紅柿、橘子、檸檬等,但靜物素描的初學者可能很難把握住這些物體的結構和特征。以蘋果為舉例,蘋果是我們常常會吃到的實物,對它也很熟悉,但是學生們卻很難通過繪畫筆把蘋果的立體感表達出來,分析其原因可能有很多種,其中對重要的原因是因為他們沒有認真靜下心來觀察過蘋果的結構。蘋果在陽光的照射下有著非常強的立體感,可球體從明到暗的光線卻很柔和。單從圖片分析比較模糊,學生還是不能完全理解,筆者用刨子從上往下刨蘋果皮,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刨皮所留下的痕跡。如果蘋果的頭部入手,那么在畫的時候就會把蘋果的把兒那兒會凹進去,如果從蘋果底部引一條線條進去,那么蘋果的立體感就會很強了。
2.圓柱類
香蕉、黃瓜、胡蘿卜、酒瓶、陶罐這些外形都是圓柱類的。如果要入手圓柱類的物體,那么就要對它的結構進行清晰的分析了。在對圓柱類的物體進行觀察時,要盡量的從方量從方到圓地理解,以便達到最好的效果。如在對黃瓜進行描繪時,可以先把黃瓜定位為一個長方形的輪廓,再把它由長方形往圓柱形描繪。
在簡筆畫中,可以看出黃瓜中間的橢圓形向兩頭延伸,由大變小,最后消失于兩頭的端點。學生寫生之時,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們認真、細心、安靜的觀察實物特征,分析實物的結構。
三、不規則形靜物的理解方式
我們生活中常見的不規則靜物物體有臺燈、榴蓮、青椒、白菜等。在對這些實物進行寫生時,學生們可能不知如何下手。如白菜,它的形體結構像長方形,也像圓柱形。從外形上分析,白菜的葉子是一片一片包起來的,每片的葉子由葉和莖組成。學生在寫生時,教師可以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找到白菜的這些特征。
四、線條的表現手法
線條在素描中起到的作用非常關鍵,長線條、短線條、橫線條、縱線條的表現形式不一樣,起到的效果也不相同。因此,線條的表現手法在素描中很重要。線條的表現手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用長直線抓大形
在確定所要寫生的圖形結構后,可以先用直線在圖的中心畫一個十字,再用長直線表現單個物體的基本外形,要特別注意物體之間的勻稱性,切不可以讓物體比例失衡,頭重腳輕。
2.線條穿插恰當
實物的結構確定后,可以用橫向線條和縱向線條進行勾勒,要注意物體前后位置的比例,在用線條進行勾勒時,前面的線條力氣要用重于后面的線條,顏色也要淡于后面的線條。如果是物體的明暗交界處,物體的頭部和尾部的地方線條就要畫的重一點,顏色要略微淡些。線條的有輕、有重、有厚、有薄,色調的有深、有淺的表達手法,才能將素描展現的生動、靈活。
五、找準關鍵點
每個物體都有頭和尾,因此要完整的將物體的特征表達出來,就需要抓住物體頭部和尾部這兩個關鍵點,這樣才可以把握住物體的外形結構。在這里,關鍵點就是物體的形體開始和結束的部位,就如我們在描述一個立體的蘋果這個實物一樣,要對實物的特征做徹底認真的觀察,才能形象得把所要描繪的實物表達的淋漓盡致。任何一種要被描繪的物體,都會存在其身上獨有的特征,從實踐中我們發現被描述的物體把頭部或是尾部作為一個關鍵點下手可行性較大。對于物體而言,頭和尾是相對存在、不可分割的。因此,找準物體的關鍵點是素描寫生過程中很重要的入后點。
素描在美術這門藝術中的地位是不容置疑的,在實踐中也為其他行業或學科起到了積極的作用。靜物靜物素描如何教、如何學、如何達到造型訓練目的,值得進一步探索。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們細心觀察的習慣,好奇專注的心理,張弛有度的個性,目的是讓學生們為今后素描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張懷厭.結構素描教學研究[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05(2).
[2]徐小軍.淺談在靜物素描中對結構的認識和實踐[J].藝術教育研究,2009(06):112-113.
[3]唐云,李平.淺談多元化靜物素描教學[J].湘南學院學報,2006(08):87-88.
[4]楊參軍.具體表現繪畫素描教學方法與實踐淺談[J].中國藝術教學探究,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