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永萍
摘要:語文作業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能夠幫助學生消化和鞏固課堂上所學的知識,促進學生智力發展和綜合素質的提升。但是,小學語文作業現在卻存在著很多問題,比如,教師布置的作業量很多、內容枯燥,學生只是機械化地寫作業。這種現狀導致學生的思想已經被壓抑了,學習的積極性也被打擊了。如何優化小學語文作業并提高小學語文質量,成為教育者亟須解決的難題之一。主要針對小學語文作業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優化方向,并且提出了幾條能夠提升小學語文作業質量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業;提高質量;對策
語文作業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教師了解學生學習情況的手段,還是學生鞏固所學知識的方法。語文作業不僅能夠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也能夠激發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還能夠提升學生的文化修養和內涵。所以,如何讓學生通過語文作業學好語文,是每一個教育工作者應該思考的問題。
一、小學語文作業中存在的問題以及相應的優化方向
(一)教師設計的作業量和內容都不合理
教師在沒有了解學生對知識理解程度的具體情況之前,也不考慮自己所設計的作業量和作業難度是否能被學生接受。教師在設計語文作業時,大多數情況下對所有學生都是相同的作業量和作業要求,這樣的語文作業不僅讓學生做很多無用功,還不利于學生的發展。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布置的語文作業要適量。語文是小學的基礎課程,想要學生學好語文,就需要讓學生對語文知識進行長期積累。所以,教師應該確保學生能夠高效完成作業,而不是盲目去應對大量的作業。
(二)小學語文作業中重復抄寫作業較多的問題
語文教師布置的作業中,經常包含很多學生已經掌握的簡單知識、生詞、優美語句、重點段落的抄寫任務。這樣做只會讓作業量加大,對學生語文知識的掌握并沒有任何幫助,而且還禁錮了學生的想象力,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下降。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在設計語文作業時,應該增加語文作業的趣味性,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還有的教師喜歡在教學過程中隨意抽查學生的讀寫訓練,導致學生心理上不能接受,對語文作業報以應付的心態。隨意性過大的教學方式,并不能達到理想的訓練效果。
(三)語文作業沒有開放性的問題
開放性是語文學科的一個特點,但是很多教師設計的語文作業并不包含這一特性。針對這種現狀,語文教師設計的作業不僅要與教材內容密切相關,而且也要和社會的發展相聯系。除此之外,教師應該因材施教,針對學生不同的水平,設計不同的作業供學生選擇,增加語文作業的靈活性。
二、提升小學語文質量的策略
(一)培養學生進行多元化學習的策略
教師在設計作業時,應該因材施教,根據學生學習和掌握的不同程度,把語文作業進行多元化設計,幫助學生從課本上的理論知識走向現實生活,擴大學生的學習空間,打破傳統教學模式對學生學習自主性的禁錮。所以,教師在設計作業時,應該因材施教,針對學生不同的水平和需求,設計具有個性化和多樣化的作業供學生選擇。比如,在學習《人民大會堂》這篇課文的時候,教師可以布置作業,讓學生觀察身邊的建筑,比較和人民大會堂設計的不同之處,也可以讓學生發揮想象,寫出自己心目中人民大會堂的樣子。通過這種多元化的作業,培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二)營造趣味性的語文教學
如果學生有厭學情緒和過于被動學習狀況,那么對學生而言學習效果肯定事倍功半,對教師而言教學質量肯定不盡如人意。所以,最有效的學習方法便是激發學生興趣,老師在設計作業時一定要提高語文作業的趣味性。比如,在學習《讓我們蕩起雙槳》這篇課文的時候,教師可以給學生播放這首歌曲,并讓學生討論自己的童年趣事。最后,可以布置作業,讓學生寫自己的童年趣事。再如,《潑水節》這篇課文,教師可以舉行一次班會,讓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描寫潑水節的場面以及傣族人的熱情好客的品質。這樣做不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提升了學生的語文水平,又提高了語文教學質量。
(三)加強語文教學的探究性
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時,不僅要培養學生發現問題的能力,還要引導學生如何分析和解決問題,讓學生能夠采用探究發現、主動參與和交流合作的學習方式,這樣做有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所以,教師在設計作業時,要能夠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意識,比如,教師可以讓學生描述課文中的經典畫面、人物心理活動以及美麗風景等。這樣做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意識,也提高了語文教學質量。
總之,優秀的語文作業不僅能夠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還能促進學生智力的發展和綜合素質的提升。所以,教師設計的語文作業應該具備趣味性和開放性等特點,并且注重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除此之外,教師也應該認真批改每一個學生的作業,及時幫助學生處理學習上的困難,最終達到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