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志英
摘要: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國內外煤炭市場的競爭日趨激烈。再加上目前國家倡導煤炭企業低碳化發展,以實現環境保護、節能減排,這也在短期內增加了煤炭企業發展的壓力。新形勢下,煤炭企業如何通過有效的成本控制,來實現降本增效,增強企業市場競爭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是當前煤炭企業在轉型升級發展中必須要認真思考和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市場經濟;煤礦企業;成本控制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33-000-01
煤炭企業是我國工業產業中的重要構成要素,是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和支撐,在整個社會經濟發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當前,從煤炭投資和產能建設上來看,國內煤炭產能超前建設,產能供大于求的情況,在短期內不會改變,產能釋放預計在未來三年將放緩。自 2013 年起,國內煤炭市場完全放開,在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中,煤炭企業貿易面臨著采購成本高、客戶縮減、業績增長困難、市場競爭殘酷等多方面壓力;經營管理過程中也有很多問題亟待解決,比如市場管理不完善,監督體制不健全,誠信經營危機重重等。未來幾年,在低碳環保理念下,清潔、無污染的電力能源將得到更加廣泛的應用,基于需求增長持續放緩的態勢下,我國煤炭企業發展將會因為需求不足、減排壓力加大而繼續受到抑制。煤炭企業只有加快轉變企業發展模式和發展理念,堅持走轉型升級、創新發展的低碳發展之路,加強企業質量管理,努力降低企業生產成本,才能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從而實現可持續發展。
一、煤炭企業成本構成與成本控制分析
煤炭企業是以開采埋藏在地表之下的煤炭資源為主要生產對象的,其設備投入比較大,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成本復雜而且變動較大。其他企業相比,煤炭企業的成本構成主要有以下特點:一是煤炭生產環節的成本投入都不形成產品實體,通常來說,材料成本只占了原煤生產總成本的25%,比如,支護用品、坑代品、軌道等一些材料,經過回收加工后,還可以進行二次使用;二是工資成本在總成本中所占比重過大;三是煤炭采掘費用在企業總成本中的比重比較大;四是地質構造、儲存條件及容量等易增加煤炭生產的成本。成本控制是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含義就是企業在具體的生產經營實踐中,從戰略高度,對企業的各項成本支出進行核算、分析、決策和控制等。企業成本控制是全方位、多角度、突破企業邊界的一種管理模式,主要包括成本規劃、成本計算、成本控制和業績評價。它通過充分調動企業成員的積極性,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基礎上,對企業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進行有效管理與控制,實現以最少生產投入來獲得最大的效益回報。全面、系統、科學的成本控制,對于促進增產節支、提升生產效率、加強經濟核算,促進企業管理能力與盈利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我國煤炭企業成本控制的現狀分析
首先,煤炭企業對成本控制的認識不足,成本控制模式相對落后,管理效率比較低。只片面地強調節約成本,一些在短期內可能會增加企業成本,但長期卻利于提高效率、節約成本、實現低碳生產的支出,如設備升級改造、生產技術創新、高端人才引進等,由于成本投入比較高,可能就會被擱置甚至取消;再如,由于片面地降低成本,在相關材料的購進上,也可能會選擇殘次品,導致報廢率上升,變相地增加了企業的成本,浪費了資源。
其次,存貨等資產占用資金比例高,增加了企業成本。在煤炭市場產能還未完全釋放時,企業為了保證生產,未按照存貨最佳訂貨量進行采購,導致大批量采購而占用了企業大量的流動資金;輔助生產成本高,直接生產環節的成本占 30%-40%左右,輔助生產成本占據的比例遠遠超過了直接生產成本。另外,環保升級改造也增加了煤炭開采的附加成本。
再次,煤炭成本控制的市場意識薄弱。在成本核算方面,很多煤炭企業只將成本核算理論應用到礦廠、區隊,而對班組、職工個人卻沒有有效覆蓋到。只將職工的薪酬與企業的成本和效益掛鉤,沒有與節約資源和綠色生產掛鉤,導致生產過程中材料浪費比較嚴重。在成本控制方面,未將“價值鏈”、“網絡優化”、“竟爭協作”等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有效管理方法和價值規律引入企業成本控制中,導致成本控制比較低效。
三、當前煤炭企業提升成本控制水平的對策
(一)樹立成本控制大局觀,提高成本控制效益意識
煤炭企業的成本控制,要堅持以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為核心,從全局和整體出發,樹立全面成本控制理念和意識,將企業的總體經營目標進行細分,使每個生產環節經營環節都有據可依,然后,再將目標任務分解到每位員工身上,建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指標責任制,實行一級考核一級、一級對一級負責的平行管理,這樣才能不斷激發企業的活力,在高效益的基礎上優化成本控制模式。
(二)引進先進的生產技術,通過科技來降低成本
煤炭企業要制定科學的資源開發方案,強化技術創新,來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利用新材料和新技術,來提高一線采掘職工的水平,更新設備,提高放炮、切眼、成巷等技術含量,降低企業生產成本。要建立低碳技術支撐體系,利用低碳技術最大化地節約資源,提高資源的循環利用水平。優化績效考核模式,建立起促進低碳經濟發展的財務評價體系,進行綠色財務核算,使企業在贏得經濟效益最大化的同時,也能實現企業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最大化。
(三)加強煤炭生產過程管理,提高資源利用率
一是通過推廣應用“煤炭高效開采”技術、“保水開采”技術、“充填開采”技術、“煤與瓦斯共采”技術等,提高煤炭資源開采效率。二是采取提高地測精度、改進煤炭生產工藝、科學規劃生產接續、創新巷道布置、降低萬噸掘進率等多種方式,來減少掘進及礦務工程投入成本。三是根據市場需求來制定采掘計劃。如果掘進巷道礦壓整體穩定,可選用掘進速度快、掘進成本較低的設備,以節約費用支出。四是有效盤活存量資產,提高資產利用效率。
(四)建立以成本管控為核心考核評估機制
建立完善的考核評估機制,實行全員全要素全過程成本控制,采取分級式成本控制負責制,按照公司、生產礦井、區隊、班組逐級進行考核評估,每一級都對上一級分配的責任成本負責。定期對落實到各個責任主體的經濟指標進行考核,嚴格兌現,做到獎懲分明,以調動企業全體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責任感。
參考文獻:
[1]崔瑩.淺談市場經濟下如何控制煤礦企業成本[J].經營管理者,2015,32:246.
[2]張文進.強化成本管理,提高煤礦企業經濟效益[J].經營管理者,2016,14: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