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永平
摘要:隨著我國當前教育的快速發展,對于高校的教育越來越重視全面綜合性的人才培養,對于大學生的創新創業精神以及創業技能的培養是我國現階段高校教育的重要目標。當前許多高校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大學生創業教育的課程效率較低,所以高校需要加強創業教育的整體水平,從多方面促進學生創業團隊的形成。本文從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實施策略進行探討,旨在提升當前我國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促進高校教育事業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大學生創業;創新教育方式;實施策略
隨著世界經濟的快速發展,全球各個高校在教育的過程中都對學生的創業教育進行著重培養,以此來帶動教育的發展和經濟的增長。就現階段我國創業教育發展的現狀來看,必須將創新精神以及創新創業技能作為當前高校教育的基本教學點,從實際教學中對學生綜合方面的能力進行全面的培養,以此來帶動學生今后人生的就業發展。近些年來我國教育部相繼頒布了各項法律,對建立創業教學,培養創新型創業人才投入了大量的資金,樹立了明確的人才培養計劃。許多高校都在政策的扶持下,建立完善的創業教育體系,人才培養的整體質量得到了根本的提升,高校學生的創新創業精神以及創業技能得到了有效地提升,學生在創業實踐中參與度明顯增加。隨著時代的變革發展,要在當前社會主義經濟穩步上升的過程中探索出更多有效的創業實踐路徑,需要高校教育者進行有效的教育教學,為學生今后的全面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當前我國創新創業教育的現狀
近些年隨著我國各個高校實行的人才培養計劃,相應的教育試點在各個高校全面展開。許多高校都將培養創新創業人才教育計劃列入教學的重點內容。各個大學生青年創業學院以及各個創業孵化基地如同雨后春筍般快速生長。雖然當前有諸多高校還是保持原有的教學方式,在教育過程中沒有加大對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進行全面培養。但是許多高校仍然能夠結合當前我國經濟文化發展的形式,根據國家政策的要求,改變原有的教學模式,調整師資力量以及各類資源的分布情況,制定相應的教育制度,在高校范圍內開展各項有效的創業實踐活動,從根本上促進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提升以及創業技能的全面拓展,但是成功率較低仍是當前創業教育不可改變的現狀。所以當前高校的教師要根據教育中的實際情況采取相應的教學方式,切實從具體創業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提高創業的成功率,這對于學生今后的人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從一方面也能有效地提升我國當前高校教育的整體教學成果[1]。
二、當前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實施的具體方法
當前,我國政策以及社會環境為大學生創業提供了充足的環境,在這樣完善的外部環境下,各個高校更應該根據學生發展需要制定出相應的人才培養戰略計劃。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學內容進行相應的調整,加強教師隊伍力量的建設,提升教師創新精神的培育。結合多方面的資源對創新創業教育進行平臺的有效搭建,從根本上提升大學生的創業精神[2]。
(一)調整教學內容,開設創新創業教學課程
自從國家開始重視大學生創新創業工作以來,許多高校都將創新創業精神作為當前教育中的必修課程,有的專業將其設置為基礎課程,旨在教育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讓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以及各項技能得到實質性的提升。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學內容進行有效地調整,在教學過程中開設相關的教學課程,給學生更多實踐創業鍛煉的平臺。創新創業教學課程的內容可以通過日常的競賽活動以及具體的實踐課來開展,讓學生從實踐中感受到創業的內在精神。學校要加大教育培育資金,對教師和學生進行有效的補貼,促進各項工作的具體落實執行[3]。
(二)鼓勵支持學生團隊開展各項創業項目
許多高校在自身發展環境的基礎上設定了各個創業孵化基地以及項目培育基地,為大學生進行自身的創業活動提供有效的場所,讓學生依托學校的內部環境進行更多外部環境的有效拓展[4]。隨著我國當前經濟的快速發展,大學生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要讓學生在就業大潮中提升自身良好的競爭力,就需要在日常教學活動中為學生傳輸更多創業的思想,對于有想法的學生教師要對其進行充分的鼓勵,并為其提出相關的指導性意見。讓學生自發形成相關的創業團隊,在團隊進行協作的過程中,不斷提升團隊的凝聚力,以及創新創業思維能力的全面發展[5]。
三、結語
總而言之,當前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必須要面向當前高校的所有學生,制定出相應的教育計劃,對學生的創新精神和綜合能力進行有效的培育,從根本上提高高校創新教育的實效性以及大學生自身實際的創新創業能力。
參考文獻:
[1]李麗萍.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路徑的優化策略[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6(16):84-86.
[2]曹勇,張丹.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實施路徑探析[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5(7):36-39.
[3]石朋飛.內涵式發展視域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探索與實踐[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6,33(9):204-207.
[4]姬廣凱.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內涵建設實踐與深化[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6,35(8):200-202,206.
[5]石萍萍.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問題及對策[J].教育與職業,2016(24):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