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幫秀

【摘 要】 目的:探析兒科護理特點及應用個性化護理的臨床效果。方法:選擇2015年7月-2015年12月期間我院兒科收治的400例患兒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其中給予對照組常規護理,而觀察組則運用個性化護理,比較兩組護理效果。結果: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組間比較差異顯著(P<0.05);同時,兩組住院時間對比有差異(P<0.05)。結論:兒科患兒往往配合度不高,容易哭鬧,運用人性化護理,能夠縮短住院時間,提高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 兒科 個性化護理 特點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兒科2015年7月-2015年12月期間收治的患兒400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每組200例。對照組年齡8個月-11歲,平均(5.6±3.1)歲,其中112例為男孩、88例為女孩;觀察組中90例為女孩、110例為男孩,年齡9個月-10歲,平均(5.5±3.2)歲。入選標準:①符合兒科疾病的臨床診斷要求;②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③患兒家長知情,且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合并嚴重肝、腎、心等重要臟器病變者;②不愿意參與研究者;③嚴重認知功能障礙或者精神異常者。兩組患兒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對比無差異(P>0.05)。
1.2 方法
1.2.1 兒科護理特點
通常情況下,兒科護理特點包括以下幾點:①患兒的特殊性:因為患兒年齡較小,認知功能尚未發育完全,再加上對護士產生懼怕感,不容易溝通,配合度也不高;②病情觀察的特殊性:兒科患兒具有起病急、病情變化快、并發癥多等特點,再加上患兒表達能力弱,無法正確描述病情變化;③護理操作特殊性:兒科患兒用藥頻繁、輸液分布多,再加上用藥劑量小,增加了護理操作的難度。
1.2.2 護理方法
1.2.2.1 對照組
對照組患兒接受常規護理,包括病情監測、病房護理以及病房巡視等。
1.2.2.2 觀察組
觀察組則運用人性化護理:①環境護理:護理人員要調節好病房內的溫度和濕度,運用紫外線對病房空氣進行消毒,房間內光線盡量柔和,對患兒的病房進行精心布置,可以在墻壁上張貼一些卡通圖片,將患兒喜歡的動物玩具、圖書、畫冊等擺放在桌子或者病床上,盡量為患兒營造一個溫馨、舒適、安靜的病房環境;②心理護理:因為患兒年齡較小,尤其是一些嬰幼兒,其心理承受能力差,護理人員要給予患兒愛撫、照顧以及關愛,并且在對患兒進行撫摸時,動作熟練、輕柔,增加患兒的安全感,減輕患兒的焦躁、恐懼情緒。同時,對于年齡較大的患兒,護理人員應該主動與患兒進行交流和溝通,根據患兒的性格特點和興趣愛好,有針對性的給予患兒心理疏導和安慰,拉近與患兒之間的關系,緩解患兒的緊張、焦慮情緒,使患兒的配合度提高;③對癥護理:根據患兒的實際病情,采取針對性護理措施,對于傷風感冒、鼻炎患兒,護理人員要對患兒進行穴位按摩,即協助患兒保持仰臥位或者坐位,運用拇指對患兒的印堂穴進行推擦,對合谷穴進行輕輕按摩,不僅可以減輕患兒的痛苦,還能改善口干、頭痛等癥狀;④健康教育:護理人員可以通過開展講座、播放視頻、發放宣傳單以及一對一交流等方式,加強與患兒家屬之間的溝通和聯系,耐心給家屬講解疾病的相關知識,包括發病機制、誘因、臨床表現、危害、治療方法以及注意事項等⑤出院指導:出院前,護理人員要對患兒及家屬進行健康教育,告知家長相關注意事項,指導家長嚴格按照醫囑要求,給予患者藥物治療,叮囑患兒多注意休息,適當參與一些戶外運動,比如跑步、做體操等,增強機體抵抗力和免疫力。同時,護理人員還要定期隨訪,通過電話的方式了解患兒的恢復情況,及時調整護理方案,并且叮囑家長定期帶患兒到醫院復查,確保治療效果。
1.3 觀察指標
運用自制護理滿意度調查表評價兩組護理滿意度,總分為100分,其中81-100分為滿意、60-80分為基本滿意,<60分為不滿意。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4.5統計軟件分析數據,其中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運用t檢驗組間住院時間對比,并且運用百分率(%)表示計數資料,組間護理滿意度比較行t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明顯。
2 結果
2.1 兩組平均住院時間比較
觀察組的住院時間為(10.01±2.14)d,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6.49±4.81)d,組間對比差異顯著(P<0.05)。
2.2 兩組護理滿意度對比
相比較對照組而言,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較高,組間比較有顯著差異(P<0.05),見表1。
3 討論
通常情況下,兒科疾病具有來勢猛、病情復雜、發病急、變化快等特點,再加上患兒家長寵溺、兒童合作新差,這些都增加了臨床護理和治療的難度。個性化護理主要指的是堅持以人為本的基本理念,根據患兒的實際病情,充分考慮到個體差異性,給予患兒全方位、舒適、溫馨的優質服務,給予患兒關愛、尊重和理解,從而提高護理質量的一種服務模式[2]。有研究發現,在人性化護理中,充分體現了護理人員對患兒的真實情感,能夠增加護理人員的愉悅感和滿足感,獲得患兒家長的理解和支持,使醫療質量提高,從而減少護患糾紛[3]。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為98.5%,高于對照組的82.5%,并且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的住院時間短,這一結果與黃春琴[5]研究報道一致,提示個性化護理運用在兒科護理中可以獲得滿意效果。
參考文獻
[1]虞蓉. 個性化護理方法在兒科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 人人健康,2016,16(20):212.
[2]楊婷,候燕. 個性化護理在提升兒科佩戴二維碼腕帶依從性中的應用效果[J]. 中國農村衛生,2016,16(12):46.
[3]王瑩. 兒科護理工作中細節管理的應用效果觀察[J]. 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5,28(9):5899+5902.
[4]張尚莉. 個性化服務在兒科病房管理中的護理作用[J]. 中國衛生產業,2015,17(12):11-13.
[5]黃春琴. 個體化護理在門診兒童輸液中的應用效果[J]. 中外醫學研究,2015,32(18):12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