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偉+王忠帥+張運建+魏榮+李敏
摘 要:素質拓展訓練課程是高職院校實施素質教育,提升學生職業素養的一個重要平臺。本文著重介紹了素質拓展訓練課程的定義,素質拓展訓練課程的重要意義,以及如何開設好素質拓展訓練課程,介紹了該課程的教學定位、教學目標、教學內容的選取、教學方法和考核模式的選擇等內容。
關鍵詞:高職院校;拓展訓練;課程建設
2016年衡水市社科聯課題,課題編號2016013
1 高職院校素質拓展訓練課程的概念
高職院校素質拓展訓練課程是一種體驗式的學習,讓學生主動去體會、去解決問題,在參與體驗的參與過程中,讓他們的心理受到挑戰,思想得到啟發,在特定的環境中去思考、發現、醒悟,對個人、團隊重新認識,重新定位,以此來培養和提升學生職業素質,提高學生的社會能力的一些列的,具有規劃性、系統性、科學性、層次性的職業基礎課程
(一)規劃性
高職院校開設素質拓展訓練課程要寫進每年的人才培養方案中,要制定好該課程的運行計劃和長遠的建設規劃,并能夠及時根據社會需求進行相應的課程調整。
(二)系統性
高職院校素質拓展訓練課程不是一門單獨存在的課程,而是由幾門課程組成,甚至貫穿全部教學過程的每一門課程,每一個單獨的教學模塊承載相應的教學任務,而這一個模塊又必須和其他模塊相互聯系。
(三)科學性
高職院校素質拓展訓練課程的教學內容的設置、教學方法的選擇、教學場地與設備的匹配都應遵循教育的規律和職業崗位的需求特點,即能提升學生的職業素質,同時還能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
(四)層次性
高職院校素質拓展訓練課程的開設應遵循職業崗位的層次要求,不同層次的職業崗位對職業素質的具體要求不同,那么該課程的開設也應該體現職業的層次性。
2 高職院校開設素質拓展訓練課程的必要性
高職教育之“職”經常被等同于“上崗”、“就業”,事實上,就業只是對高職教育最基本的要求,高職教育與崗前培訓有本質區別,高職教育并不單純強調專業教育,不是簡單的“基本知識+操作技能”,更不是培養“會干活的工具”。高職教育從培養目標的角度,應包含三個層次的要求:首先是培養人,重點是培養會做事的人,后續是培養會創造的人。只有達到第三層次,高職教育的“職業性”才能體現出“高等性”。
我國當前有相當大一部分高等職業院校缺少系統性的職業素質訓練課程。當前高職院校大學生作為未來社會建設特別是一線崗位的主力軍,社會又對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從學校培養狀況和生產部門反映的情況來看,在自我認知、自信心、誠信度、忠誠度、溝通能力、創新能力、組織管理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感恩意識、執行力、團隊協作能力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距。用人單位不得不再花費較高的時間成本、金錢成本等培養與提升學生的職業素質。
因此,結合國家對職業教育的指導政策、文件精神、教育規劃,在高職院校開設素質拓展訓練課程很有必要。
3 高職院校素質拓展訓練課程的定位與教學目標
(一)高職院校素質拓展訓練課程定位
高職院校素質拓展訓練課程承擔的是培養學生職業基礎素質的重任,因此素質拓展訓練課程應作為職業基礎性課程。《大學》中講“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教育思想,那么作為當今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承載者,我們亦應首先培養學生的職業基礎素質、職業心態、職業意識,這些是一個學生成為合格的社會職業人的基礎。因此,素質拓展訓練課程作為職業基礎課程開設在人才培養方案中、實施在教學過程中就顯得尤為必要。
(二)高職院校素質拓展訓練課程的教學目標
高職院校通過素質拓展訓練課程,以讓學生親身體驗教師設計的各種項目,以此提升學生的職業心態、意識和社會能力,具體如下:
1.通過讓學生參與該課程的學習,提升學生的積極心態、陽光心態、自信心、抗挫折心態、包容心態、舍得心態等在職場上所必備的心態。
2.通過讓學生參與該課程的學習,培養學生的感恩意識、競爭意識、誠信意識、合作意識、時間意思、學習意識等在職場上所必備的意識。
3.通過讓學生參與該課程的學習,培養學生的溝通能力、執行力、團隊寫作能力、組織管理能力、寫作能力、學習能力、創新能力等職場關鍵能力。
4 高職院校素質拓展訓練課程教學內容的選取
素質拓展訓練課程必須打破以知識傳授為主要特征的傳統課程模式,轉變以項目情境為中心組織課程內容,讓學生在完成精心設計的具體學習情境項目的過程中,培養與提高自己實際工作能力。讓學生親身體驗不同的活動項目,以“前期分析——課程設計——場景布置——破冰游戲——項目挑戰——分享回顧——提升心智——改變行為”為邏輯線索。
通過對每年的畢業生的跟蹤調研和對用人單位的采訪,高職院校素質拓展訓練課程應該開展角色認知訓練、自信心訓練、團隊協作訓練、溝通能力訓練、執行力訓練、認真細心度訓練、感恩意識訓練、學習能力訓練、創新能力訓練、思維邏輯能力訓練、領導力訓練和團隊建設訓練等12個模塊的訓練。
5 高職院校素質拓展訓練課程教學方法與考核模式
(一)高職院校素質拓展訓練課程教學方法
高職院校素質拓展訓練課程適用于采用“親身體驗式任務驅動項目教學方法”。親身體驗式是要求所有參訓學生學習的全過程必須全身心投入,并能親身體驗每一個教學項目,參與每一個教學環節;任務驅動的教與學的方式,能為學生提供體驗實踐的情境和感悟問題的情境,圍繞任務展開學習,以任務的完成結果檢驗和總結學習過程等,改變學生的學習狀態,使學生主動建構探究、實踐、思考、運用、解決高智慧的學習體系;項目教學是作為素質拓展訓練課程的授課教師必須能夠根據學生的特點設計、遴選恰當的訓練項目作為教學項目。
(二)高職院校素質拓展訓練課程的考核模式
素質拓展訓練課程不同于任何傳統意義上的課程,因此在考核模式的選擇上也應該區別于傳統課程。高職院校素質拓展訓練課程應該采用“即時考核+過程考核+總結考核”和“自主考核+團隊考核+教師考核”相結合的考核模式。即時考核主要考查學生的出勤狀況、上課表現狀況,素質拓展訓練要求學員必須全身心投入,那么我們必須有檢驗學生投入狀況的環節;過程考核主要考核學生每次課程學習過程的綜合情況,可以以學生的當天學習心得為考核依據;總結考核是對整個課程的考核,可以讓學生在課程學習結束后上交一份課程學習總結作為整個課程學習情況的梳理。另外,素質拓展訓練課程的教學是教師與學生共同全身心投入完成,那么這個課程學業的考核也需要學生自己、學生所在團隊和教師三方共同評價完成。
綜上所述,高職院校開設素質拓展訓練課程需要在開設目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考核模式上進行詳細論證,以便取得該課程所期望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高職學生素質拓展訓練課程體系設計初探》 2016 張紅妮,畢建波 - 《西部素質教育》
2.《高職生素質拓展訓練模式探索》2012周婷,聶文俊,劉曉 - 《中國成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