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農村黨員干部的能力素質直接影響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步伐和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和穩定。因此,提高農村黨員干部思想政治素質,執政能力和水平,是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和鞏固黨在農村的執政地位,推進農村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根本要求。筆者以汾陽市為例,從農村黨員干部教育培訓的現狀、存在問題進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農村黨員干部;教育培訓;問題研究
農村黨員干部是落實黨在農村各項方針政策,維護農村穩定,深化農村改革,加快農村發展的最基層最直接的組織者、推動者和實踐者,是帶領農民群眾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領頭雁。為進一步提高農村黨員干部隊伍的整體素質,統一思想,提高認識,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汾陽市不斷探索干部教育培訓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徑,積極開展新農村建設大規模教育培訓全覆蓋工作。
1 農村黨員干部教育培訓工作的現狀
近兩年來,汾陽市突出“三圍繞”、“三需求”。即:圍繞組織需求,圍繞崗位需求,圍繞干部需求進行培訓,共培訓村黨支部書記、村委主任459人次;培訓農村實用技術人才123人次;培訓農村黨員干部13050人次,取得了明顯成效,有力地促進了農村經濟快速健康發展。農村黨員干部教育培訓工作呈現出幾大亮點:一是通過健全組織領導、約束激勵、經費保障等三項機制,有效解決了教育培訓的保障問題。市委明文規定,不達培訓學分標準的,不得列為支部書記和村委主任候選人。對培訓經費,專門列支,??顚S?。二是突出理論武裝、能力建設、農村實用技術培訓等三個重點,有效解決了教育培訓需求問題。特別是針對幾年來,干群矛盾緊張,部分黨員干部法制觀念淡薄的實際,專門開設法律課程,請律師進行以案談法。三是立足網絡建設、外埠資源、形式創新等三個增強,有效解決了教育培訓創新問題。在創新培訓的形式上,實現了由“單一型”向“多元型”轉變;在充實培訓內容上,實現了由“通用型”向“應用型”轉變,在鞏固基地建設上,實現了由“教室型”向“基地型”轉變;在增強師資力量上,實現了由“理論型”向“復合型”轉變;在嚴格培訓管理上,實現了由“松散型”向“規范型”轉變,逐步形成了主陣地理論基礎培訓與外埠教育基地實際考察相結合、自我教育與開放教育相結合的“三位一體”大培訓格局。
2 汾陽農村黨員干部教育培訓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隨著新形勢、新任務、新情況的變化和發展,農村黨員干部教育培訓工作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是在思想觀念上存在應付和完成任務的傾向。相當一部分人認為:搞好農村黨員干部培訓工作,組織部門發發文件,財政下撥一筆經費,聘請一些教師,基層黨組織安排一批學員,耗費一段時間就算完成了任務。
二是在培訓工作的總體部署和要求上缺乏系統性和計劃性。尤其涉及到鄉(鎮)、村的培訓工作長遠規劃還不夠完善,年度計劃還不夠具體,培訓任務還不夠細化,難以步入經?;?、規范化、制度化的軌跡。
三是在培訓的內容上缺乏多樣性和針對性。對農村黨員干部的實際需要和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各自的文化程度、接受能力的分類等問題還沒有從根本上得到有效解決,以會代訓的“一鍋煮”現象還相當突出。
四是在培訓方式上缺乏創造性和時代性,我講你聽、我說你干的傳統方法多,涉及教育學多,現場示范少;書本學習多,師生互動和學員主動參與少,嚴重影響了培訓實效性。
五是資源不足。在培訓的師資力量、陣地建設上投入精力還不夠。同時,農村經費改革后,鄉村集體財力普遍減弱,維護正常運轉尚且困難,要加大黨員干部培訓投入無疑是雪上加霜。因為經費的不足,一些好的設想和計劃只能成為紙上談兵。
3 汾陽農村黨員干部教育培訓工作的對策與建議
鑒于上述存在問題,農村黨員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應以提高農村基層黨員干部建設新農村的本職為目標,全面加強干部教育培訓工作,為推進新農村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證。
一要科學確定培訓目標和計劃,增強教育培訓的操作性,圍繞新農村建設這一主題,整合力量抓培訓,從培訓觀念、培訓主題、培訓資源等方面進行整體性構建,貼進實際制定培訓計劃。立足造就一批新農村建設人才梯隊的目標,超前規劃,統籌推進;黨校部門要緊密結合新時期黨建要求,落實培訓主體作用,做到年有計劃、季有安排、月有落實,并與績效相掛鉤,保證計劃的操作性。
二要合理設定培訓內容,增強教育培訓的系統性。建設新農村是黨的一項重點工作,作為新農村建設主力軍的廣大農村黨員干部需要在思想上先行一步,在思路上先謀一籌,在建設上先邁一步,這就要求教育培訓要立足解放落后的思想觀念,立足發展經濟這個實際,精選培訓內容,培訓內容要緊貼新農村建設對農村黨員干部隊伍提出的實際要求。一方面要抓好政治理論和法制教育培訓,用先進的理論武裝農村黨員干部的頭腦,提高農村黨員的理論修養,把農村黨員真正培養成遵紀守法、實踐“三個代表”的典范。另一方面突出抓好農業實用技術的培訓,提高農村黨員干部帶頭致富奔小康的能力,解決部分農村黨員干部科技知識陳舊、致富能力不強的問題。再一方面要突出抓好學歷教育,全面提高農村黨員干部的文化知識水平。
三要靈活選定培訓方式,增強培訓的實效性。針對現行農村黨員干部素質普遍提高、廣大農村黨員干部對培訓的需求日益多樣化的實際,教育培訓應盡快實現封閉型向開放型、灌輸式向自主式、傳統化向現代化、單一的靜態形式向動靜結合的形式轉變,把教育培訓與農村黨員干部的思想和家庭生產生活緊密結合起來,把農村黨員干部的政治思想素質和致富本領的提高結合起來。
四要精心制定培訓制度,增強教育培訓的規范性。加強宏觀管理,完善運行機制。落實干部教育培訓工作領導責任制,明確領導責任,落實保障措施。建立培訓質量評估制度,落實干部教育培訓工作與實績考核掛鉤制度,切實把干部教育培訓工作作為新農村建設目標考核的一項重要內容,使“軟任務”變成“硬指標”。注重微觀管理,強化管理機制,積極推行干部培訓學習學分積累制度,保證參訓率和培訓效果。
五是整合師資力量,增強教育培訓的豐富性。要樹立開放式培訓理念,廣泛招攬各方面的人才和專業教師,不局限于從黨務部門安排師資力量。要遵從教育培訓規律,選配那些既有理論水平又有實踐經驗的“土專家”,聘請那些扎根基層對黨的方針、政策有著深刻頓悟力的站所長,充實教育培訓的師資力量,傳真經送真寶,接地氣輸氧氣,使教育培訓課堂豐富多彩又真學真用。
農村黨員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是一項復雜系統的工程,不僅要注重發揮各級黨組織的政治優勢,積極整合各類培訓力量,充分發揮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農村各類專業技術協會的橋梁紐帶作用,挖掘民間培訓資源,網絡千家萬戶,還要加大精力、經費的投入,把農村黨員干部培訓作為縮小城鄉差別,構建和諧社會的一項基礎工作常抓不懈。
參考文獻
[1]楊曉宏,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工程建設及應用研究[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4年版。
[2]農村基層黨員干部教育培訓教材:向全面小康邁進[M].甘肅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3]廉潔齊家——黨員干部教育讀本[M].廣東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4]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M].中國言實出版社,2015年版。
[5]黨員教育工作實務與指南(十八大版)[M].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黨,2013年版。
[6]楊林華,黨員教育管理工作規程與方法[M].中共黨史出版社,2013年版。
作者簡介
武晉美(1984-),女,漢族,山西祁縣,山西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想政治專業,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創新與發展研究。